許盛盛
摘 ?要:體育課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有著全面促進作用。但長期以來,這種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正視。目前,時代的發展正在扭轉這種局面,社會各界對體育課程開始重視起來,客觀上要求教師采用更加豐富有效的教學手段。本文即以體育游戲為切入點,從趣味性與教育性、游戲難度、游戲教學評價和學生參與度等幾個角度探討初中體育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體育游戲 ?初中體育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a)-0147-02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plays an all-round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But for a long time, this role has not been fully faced up to.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s changing this situation. All sectors of the society begi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ly,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adopt more abundant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this paper, sports games as a starting point, from the interesting and educational, game difficulty, game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ports teach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Sports Games; Junior high school sports; Application strategies
游戲形式在體育課程中并不少見。從小學開始乃至到大學,體育課上都會有游戲成分,可以起到鍛煉身體、培養團隊意識等作用。問題在于,部分體育教師沒有真正意識到體育游戲的作用,以上效果都是自然發生的,這就導致部分教師沒有想辦法把握好平衡,產生過于側重游戲性等情況。由此造成的一系列問題,需要著重解決。
1 ?兼顧趣味性與教育性
體育游戲應用最難把握的一點就是趣味性與教育性。其中比較困難的是教育性的合理掌握。而體育課程的其中一個教學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這就形成了教育場景與教育目的之間的矛盾。教師應該根據游戲的形式,確定游戲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點,不能為了學生的意愿就無原則地妥協。
以“拉人角力”游戲為例。游戲過程中,學生要兩兩分組,雙方的一只腳要互相抵住,能夠鍛煉學生的手臂和腿部肌肉。有的學生可能會“耍小聰明”,突然把腳挪開,利用對方腿部力量的突然放空贏得游戲的勝利。學生自己可能不太在乎,但教師一旦發現,必須進行批評,不能視而不見。因為如果大家有樣學樣,鍛煉肌肉力量的作用就蕩然無存了,還非常容易產生摔倒受傷的情況。
2 ?游戲難度方式要適中
初中正處于小學與高中之間的過渡期,也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他們對體育游戲的需求是比較復雜的。從促進其成長的角度來說,體育游戲需要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難度過大,學生又很容易在游戲中遇到太多的挫折,刺傷比較敏感的自尊心,導致部分學生從此對體育游戲敬而遠之。為此,教師一方面在游戲前要做好準備,認真設計;另一方面則要在游戲中加強指導,幫助學生渡過難關。
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漁網抓人”的游戲。首先劃定一個區域,除了一個抓人的同學,其他同學可以隨便跑。抓住一人之后,2人拉手組成漁網,游戲繼續,以此類推,直到把大家全部抓住為止。這個游戲不僅考驗學生的體力,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智慧和團隊合作意識,對初中生來說難度適中。教師也可以指點一二,比如先抓誰、再抓誰,加快游戲進程。
3 ?體育游戲也要有評價
體育游戲既然是教學的一部分,就需要有總結和評價。部分體育教師忽略了這一點,總是“玩完就算”。在適當的體育游戲教學中,學生肯定會有所成長進步,但如果沒有評價總結,這種成長就是一個個容易被遺忘的“點”,沒辦法對學生造成深刻且長期的影響。教師應該在每次游戲結束后,趁學生的印象還比較強烈的時候,帶領學生進行總結,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幫助學生實現認識上的升華。
以上文提到的“漁網抓人”游戲為例。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是先抓跑得快的提升“漁網”的抓人能力,還是先抓跑得慢的盡快把“漁網”變大呢?這個問題涉及的是從哪里找到對手突破點的問題,其思考方式在很多運動項目中其實都能用得到,決定了學生在今后的體育競技中是否能做出合理選擇:“一力降十會”還是“四兩撥千斤”。
4 ?適當提升學生參與度
這里所說的提升學生參與度,是要讓學生盡可能參與到體育游戲的全程中去。比如體育游戲的形式、規則,都可以讓學生參與決定。在剛開始體育游戲教學時,教師可以作為主導,逐漸教會學生怎樣做出比較合理的體育游戲安排。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可以慢慢把主導權讓渡給學生,自己只起到引導和糾偏作用。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控能力都能得到顯著增強,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會日益鞏固。
仍以“漁網抓人”為例。在學生玩過這個游戲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還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學生A提出游戲時間太長,可以在一開始安排2個學生自由抓人,在抓到人的時候再3個人結網,速度會快很多。如果大家都同意,教師可以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試一下。又如,學生B提出不如直接安排跑得快的學生一直擔任第一個抓人的角色,教師要表示反對并說明原因:這種方式不公平,也不能讓大家都得到充分鍛煉。
綜上所述,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雖然不是一個新話題,但時代在發展,不論什么教學策略,如果不注重與時俱進,都會有失效的那一天。希望廣大初中體育教師能夠堅持對體育游戲的重視,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勇于開拓創新,以越來越好的教學效果來回應社會各界對初中體育課程越來越高的期待。
參考文獻
[1] 黎懷生,唐斌.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8(24):177.
[2] 宋雅芳.淺談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23.
[3] 顧正玉.探討初中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