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生禎
【摘要】數學這門課程之所以和其它學科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因為數學更注重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雖然對于部分學生來講,數學這門課程學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希望學生始終不要忘記,數學始終還是來源于生活。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試著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授課,相信對學生來講會更有幫助,而本文則是就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為議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144-02
1.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另外書本上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的生活是有很大的聯系的,在學好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將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出來,不但生活中的問題得以解決,還可以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可謂一舉數得。
1.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標的實施,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將一些生活內容融入到課堂中,并且能夠讓學生結合書本上的知識來探索相關的問題[1],這對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很有幫助的,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會越來越強。
1.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數學是一門理科課程,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讓學生把數學知識帶到日常生活中,這樣可以不斷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感性認識,對其數學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2.1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通常情況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停留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個階段,這對學生來講,不僅課堂內容單調、乏味,還不能夠將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所以,教師要對此有個深入的認識,在一些課程學習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一些課后練習,這些練習的難度一定要適中,這樣才能有一定的實效性。在此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2]。比如,教師在講解《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這節內容時,在有關的內容講解完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項課后任務,就是讓學生回家尋找一個長方體的物品,來測量它的表面積,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將有關的知識內化,還可以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鞏固知識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模擬生活化場景,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的學習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為了使得小學生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學的模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一個好的切入點,與所學的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為學生創建一個適合的生活化情境,在此氛圍中,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對其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極大的幫助。以《認識圖形》這節內容為例,如果教師只是對有關的概念進行講解,學生很難理解,畢竟在他們腦中對形狀的概念很陌生,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課桌上一些常見的物品來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情境,比如尺子、課本、橡皮等,學生在理解有關形狀概念時,可以對這些物品進行觀察,根據其差異性來區分有關的概念,加深記憶,不僅思維得到拓展,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
2.3整合教材內容,賦予其更多的生活化內涵
現如今,小學數學教材在不斷創新,之前一些枯燥的教材內容經過改革后變得更加貼近生活化,為了能夠進一步完善生活化的教學體系,教師需要對數學教材進行整合,這樣的話才可以使得教學內容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夠進一步被激發。此外,數學教師可以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引入到教學中來,這樣學生就不用只是一味對著書本或者是教案,加上教師單一性的講解,學生一定會感到枯燥,利用信息技術則可以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學生也可以通過觀看教師下載的有關內容的生活化影像資料來加深對知識的了解,提高課堂實效性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對知識多樣性的分析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讓學生能夠對有關的知識有更深層的了解,一定要實現生活化教學,這對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有很大幫助,教師可以通過整合教材內容,賦予其更多的生活化內涵,也可以模擬生活化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最終能夠學會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其之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福祥,牛生才.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159.
[2]薛金友.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