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
【摘要】所謂美術,是一門以美為基礎的可視性藝術。它來源于生活,融入于生活,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科。美術展示了學生們對文化的理解,對形象的表達,以及描繪物象的能力和技巧。但在實際教學中,初中美術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因此需要分析現狀以及研究對策。
【關鍵詞】初中教育 ?美術教育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214-01
習主席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作為中學生,對于美的認知和創造初出萌芽,所以初中美術是美術教育的尤為關鍵時期。但是在真正實施教學過程中現狀和理想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一、初中美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1.管理層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當今社會大環境下,教育行政部門和大部分學校還是追求升學率和六科合格率,以考試成績為主,不夠重視美術教育。很多學校一周只有一節美術課,甚至僅有的美術課也被其他科目的老師占為己有。這樣,熱愛美術的學生們幾乎是沒有多少機會去接觸、去深入學習,更別說研究了。
2.家長思想觀念滯后
很多家長對美術的認識不足,單純從中考角度來判斷美術科目的作用,認為學習美術會耽誤學習,會影響考試成績,是不務正業。從思想和價值觀方面對孩子沒有正確引導,也沒有給孩子應有的支持。
3.教師思想懈怠
在學校,家長思想中,美術是副科中的副科,可有可無,上好上不好都無關緊要。美術教師的工作也得不到學校的充分肯定,在工作量核定、年度考核、評優選先和職稱評聘等方面都不能和語數外老師相提并論,導致美術教師教學積極性受挫、思想懈怠。
4.教學形式單調
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之下對美術教育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 不但要求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與創新, 教師還要意識到教學地點以及課外活動對學生學習質量的影響。大多數學校還是在固定教室,利用多媒體、圖片、圖冊等來教學,沒有開放性的場所供學生寫生,去感悟美、發現美、描繪美。更沒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刺激學生們的創造力。
5.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不濃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美術學科感興趣,才愿意主動學習。現實中,學生們只注重主科成績的好壞,并不關心德、智、體、美、勞的全方面發展。很難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甚至同學們還會厭煩。所以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老師上面講,學生下面玩或做其它作業。
二、對策策略
1.教育行政部門重視美術教育
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首先要有素質教育的意識,重視美育教育。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培養“十”字形人才而不是“T”字形人才。另外對初中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符合新課改的發展要求,應適當增加美術課程,并且落實,不能夠讓僅有的美術課程名存實亡。
教育局在年終考核學校時將美育工作納入考核范圍。教育局的年終考核,關系到學校總體排名,也關系到校長的評優選先,所以考核項目就是指揮棒。如果在考核項目上,美術教育活動和成果不能得到體現,或者處在無關緊要的位置,那么素質教育的口號提得再響也沒有作用。
2.提高家長認識
通過家長學校,給家長普及美術知識,了解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通過辦美術作品展、請美術名家講課,讓家長領略美術的魅力,從而提高家長對美術的認識,從而獲得對學生學習美術的支持。
3.提高教師積極性
制定美術教師考核制度,在考核項目上做些調整。將美術教師在學校美化亮化、社團指導、美術活動承辦、美術比賽輔導等方面做的工作計入工作量,將學生平時美術作業和學生美術比賽成果作為學期美術成績依據,將美術教師參加各級美術作品展和發表美術作品作為教研成果考核依據。在評優選先和職稱評聘時,根據人數比例給美術教師分配一定比例,要讓美術教育工作者有希望、有信心。
4.學校在美術課日常管理中,根據美術教育特點,靈活對待,不要將美術課固定在教室內,每學期安排適量的寫生實踐課。學校利用自身條件,建立美術寫生教室和校園寫生點。教育行政部門發掘本地優勢和特色,建立校外美術寫生基地,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發現美、認識美、體悟美。
5.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每個人的美術天賦不同,學習難度也就不同。天賦好的學生因學起來容易,興趣就大。天賦不太好的學生因學習起來困難,興趣就會越來越小。因此需要因材施教,對不同天賦和基礎的學生安排相應難度的學習內容,也可以實行小組幫扶,分組合作,將美術天賦、基礎好的學生和基礎弱的學生分在一起,這樣可以提高基礎弱的學生的自信心,使其慢慢對美術產生興趣。
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們發現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從而進一步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質的教育。美術來源于生活,是把生活中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形象化。它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人格魅力。初中美術和初中整個課程的學習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我們應該重視美術教育,發展美術教育,讓美術課程擁有它應該有的五彩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