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軍平
摘? 要:當代技術的發展讓信息傳播更加便捷,課堂教學也在不斷變化。微課是信息高速傳播的重要產物之一,通過有趣簡短的內容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高年級數學的知識點已經變得復雜和多樣化,由于立體圖形知識點的掌握需要學生對抽象的圖形具備基本的想象力,是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在學習前期僅靠平面的知識點不足以培養學生這樣的思維能力,需要借助視頻的立體性和情境性,將抽象的知識點用更加形象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關鍵詞:微課? 小學數學? 立體圖形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5(c)-0165-02
國家在逐漸強大的道路上越來越注重人才的培養,小學生作為祖國發展的棟梁在整個受教過程中更受關注。為了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與時俱進,將傳統的課堂變得有趣和創新,利用多媒體廣泛傳播的性質將視頻、文字等各種材料結合搭建微課教學平臺,擴展學習渠道。如何將這種微課模式更好地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成果,是每個教師在進行改革創新時需要考慮的重點。該文主要結合微課的優點闡述微課在立體圖形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1? 強化微課的“實物感”,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與傳統課程教學模式不同,一節微課的時間更短,講解的知識點更加單一和集中,由于其時長短的特點,在保存和傳播過程中也不會占據太大容量,讓微課資源使用起來更加便捷。沒有耐心是小學生上課時表現出的通病,45min的一堂課無法保證學生百分百地利用,導致傳統課程資源浪費,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1]。微課時間短的特點剛好彌補傳統課堂這一缺點,在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內讓教學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另外,和傳統教學課堂相比微課的載體和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能打破課堂的限制,讓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為了更好地發揮微課的優點,推進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發展,在進行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微課設置時要采用更加科學、直觀的方式。立體空間不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公式變形規律,更重要的是建立學生的空間感、立體感,讓學生通過例題的分析融會貫通,掌握整個類型題目的解答技巧。
因此,關于立體空間的微課設置需要表現出“實物感”,例如,學習立體圖形的面積表達式時將知識點中的圖形經過處理,在微課視頻中用立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輔助學生建立空間實物感。除此之外,也可利用學生生活中接觸到的立體實物進行演示,通過真實有趣的物體不僅能保證學生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本質,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意識,并鼓勵學生自主實踐探究。將微課的整體基調設置得輕松,讓學生有興趣學習,并跟隨課程的指引自主進行探究。微課能及時收到學生的反饋,教師在建立有“實物感”的微課時實時歸納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讓微課的內容更有針對性。這樣既能保證微課與學生產生緊密的聯系,也能有效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提高教學成效。
2? 豐富微課的表現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外界環境永遠比課堂更吸引學生,導致學生在一件事物上專注度的時間不會太長,面對“瑣碎”的數學知識點時更容易因注意力不集中而錯過學習的最佳時機。還有一種現象是學生因某一節微課的畫面、語言表達方式等方面而喜歡上這一節的知識點[2],也會因為某一節微課的表現形式不夠吸引人而放棄學習,十分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小學數學立體圖形的相關內容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在腦海中將二維圖像勾畫成三維立體圖形。這種訓練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奠定基礎,教師在進行微課的制作工作時可以從畫面、語言兩方面出發,通過課程多樣化的表現方式,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持續保持對數學課程的熱愛。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體積表達式時,首先,在畫面上可以采用動畫感較強的立體圖形,讓學生像看動畫片一樣,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鞏固知識點,開發學生的思維,擴展學生的思考方式。通過動畫的趣味性將立體圖形各個不同的面都展示到學生面前,讓學生全面感受空間結構和不同面的視圖變化。其次,通過地方語言、動畫人物的語音等方式增加微課的語言表現形式,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兩個方面受到和傳統課堂完全不同的沖擊,保持學生對數學教學的新鮮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 抓住微課的時效性,加強“教學”環節的互動
數學知識點相較于其他文字類的學科更加統一和規范,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時不容易推陳出新,將數字與空間的變化用更有趣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同時,傳統課堂的教學時間短、教學任務重,教師沒有機會和時間在每堂課結尾及時接收學生的反饋信息,而當學生有問題和不解時又難以找到教師,形成知識點信息傳播渠道的閉塞。對此,微課不僅能改善教學模式[3],還能通過設置教學問答的模塊突出其及時性,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在完成溝通環節時教師還能有針對性地給出相應的習題,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傳統的數學教學評價基本在期末,教師收集學生的意見和看法的過程太長,不利于學期內教學活動的改善。而利用微課的即時評價模式讓學生在每節微課學習后留下自己的評論,對微課內容和上課方式做出評價,有利于教師積極改善課程設置。例如,當學生學完立體圖形表面積的相關內容時學生可以就自己的感受進行評價,有效引導微課的創新方向。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能及時和教師在線互動,保證學習的時效性,讓知識點的傳播更加有效。
4? 設置在線課后作業,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目前“家長做作業”的現象十分普遍,為了保證學生作業習題的準確率常常自己扮演做作業的角色,沒有給學生足夠自我思考的空間和機會,不僅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點,讓學生更加依賴外界的幫助[4],不會主動思考答題思路。對此,教師需要利用有效的方式既保證學生的作業完成率,也要保證學生作業的真實性。基于此,在學習立體圖形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利用搭建微課的平臺布置在線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在某個時段內完成作業,并進行人像檢測,保證作業的真實性。當然,為了保證基礎薄弱的學生也能有信息完成作業教師需要對完成作業的時間進行區別設置,保證時間的合理性,不能因時間限制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最后,通過微課的自動化功能讓學生自檢自測,及時發現不足。這時利用微課的重復性繼續學習自己不足的知識點,不僅突出學生的重要學習地位,也能讓學與問兩個環節有效閉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5? 結語
微課的教學模式更加新穎、有趣,改善教學場所,讓教學氛圍更加輕松,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并通過教學的趣味性持續保持對學習的興趣。立體圖形是教師教學的重難點,利用微課模式不僅讓學生更加有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減少了教師工作量,讓教師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互動,而不是將時間花在圖形繪制上。
參考文獻
[1] 殷海燕.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立體圖形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學周刊,2018(1):148-149.
[2] 張雅麗.微課在小學中段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華夏教師,2019,122(2):54-55.
[3] 呂興海,劉廣學.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的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8,98(14):90.
[4] 王愛紅.淺析“微課”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的應用[J].情感讀本,201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