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艷娜
【摘要】經濟效益社會的高速發展讓社會大多數人無法跟上快速發展的時代腳步,在思想道德觀念上有所缺失。而如何加強初中生道德與法治教育,從根本上加強這一代人的道德法治綜合素質,成為了我們應當探討的問題。利用模擬課堂的方式嘗試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是下文中將要展開的內容。
【關鍵詞】模擬課堂? 初中高效課堂? 道德與法治
【中圖分類號】G63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2-0066-02
一、模擬課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中的作用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總是會遇到種種問題,初中生思想觀念大多已經成型,培養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觀念,怎樣做到讓學生既不反感又有深刻的感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一般的教學課程大多枯燥無味,讓學生興趣缺乏沒有辦法有更深的感觸和新的體會。而模擬課堂可以在進行正式講課前讓老師通過測試各種教學方式來尋找有效的、讓學生能夠高效學習的、樹立道德與法治觀念的教學方式。通過不斷的反復探究測試找出一條對初中生有效的教學方式。模擬課堂既可以用來尋找對初中生高效課堂的教學方式也可以用來不斷的完善老師在教學方式中所出現的問題,讓老師從自身查缺補漏不斷的完善自身,從而更好的面對學生,以一種更好的姿態去對初中生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工作。
二、模擬課堂與真實課堂的異同點
(一)相同點
最終目的相同。模擬課堂和真實課堂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建立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應有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最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提高我國的全面素養。教學內容相同,無論是模擬課堂還是真實課堂教材和教學內容都一致,老師通過模擬課堂對教學材料進行不斷的整合最終在真實課堂中有效的讓學生進行學習和體會。讓學生在課堂中高效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知識,明確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樹立法治意識,讓學生都能夠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二)不同點
對象不同。在模擬課堂中老師需要面對的對象不同,真實課堂中老師需要面對的是初中的學生,而模擬課堂需要面對的是資深的教師和專家評委。模擬課堂是為了查找糾正老師本身教學中的問題,在資深教師以及專家評委面前查漏補缺,然后以更好的姿態去面對學生。而真實課堂是直面學生,用最好的方式和狀態去教導學生。通過對教材的理解,讓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和學習。
教學過程不同。在模擬課堂中,老師只需要通過十幾分鐘的時間去展示自己所準備的教學流程,而在真實課堂中則需要仔細的完成四十分鐘,模擬課堂是為了探究教學的方式,而真實課堂則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全面的對課堂內容有所認知學習。
三、模擬課堂的開展策略
(一)明確教育教學目標
在模擬課堂開展前,老師需要首先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再依據教學目標安排課堂的內容進行備課。例如在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與社會》中,首先要明確讓學生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提高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的教學任務。然后再根據明確的教學任務進行教學方式研究和實驗,通過模擬教學尋找出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的高效課堂方法。
(二)深入了解學生學情
在模擬課堂開展中除了要明確教學目標之外,對學生情況的了解也必不可少,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然后進行有效的調整和教學才能夠達到最佳效果。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是統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關鍵。在模擬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備課,然后再應用在真實課堂中,往往能夠得到不錯的效果。例如統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做情緒的主人》,只有結合學生的性格才能夠有效的進行課程的安排,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為自己的情緒做有效的管理約束。
(三)科學設計課堂環節
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建設離不開課堂環節的科學設計,只有有效的利用課堂中的每一分鐘才能夠讓課堂的效率達到最高,才能讓學生對課堂中的知識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和學習。道德與法治的高效課堂教學才能夠進行下去。在模擬課堂中探索課堂環節的科學設計是主要目的之一。一節課程的設計要從開始到結尾都完美的銜接上,在課堂最后更要留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例如在統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第三課《發現自己 認識自己》中,在上課前可以先給學生一段時間來讓同學進行互相評價。通過同學的談論和評價來正確的認知自己,而在最后的課堂結尾也同樣可以留給學生一段時間進行總結和自我思考,在正確認知自己的情況下,如何讓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規范自己不斷進步,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
四、結語
模擬課堂是為了讓老師在面對學生前有更充足的準備,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更完善的教學過程。初中生道德與法治的教育也更應當得到重視,在模擬課堂的幫助下建立高效課堂讓學生得到良好的素質教育,提高綜合素養,從而實現下一代人整體國民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水宜.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