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丹
【摘 要】 在小學數學的復習中,教師要深刻體會《課標》,既要引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更要以培養學科素養為出發點,挖掘學生的能力,在數學學習中逐步形成和提升數學素養,從而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習打好基礎。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復習 ?學科素養
數學素養是指“在學習和實踐中獲得和形成的數學知識、技能、能力、觀念和品質的素養”。《課標》指出,小學數學課程應從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出發,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以后接受初高中教育夯實基礎,也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做好準備。我們在小學數學課程的復習中,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要關注重學生的發展,在實現三維目標的過程中深化、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然而在六年級這一學年中,既要教授新課,又要全面復習,時間很短,任務繁重,如何進行高效復習、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呢?本人覺得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明確課標要求,把握數學觀念
《課程標準》提出的數學課程理念和目標對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起著指導的作用,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和組織教學活動時應當遵循這些基本理念和目標。《標準》是小學數學教材編寫、教學和考試命題的重要依據。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當按照《標準》的要求,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教師只有理解有關的目標和內容,把握數學觀念品質,才能有利于復習活動的設計和組織。
如在復習“統計與概率”時,根據課標要求所要達到的復習目標,需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使學生在作出判斷前能有意識地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與問題相關的數據,理解和掌握有關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思維方式。
因此,我們要以《數學課程標準》作為依據、以課本為參照、以具體學情作為出發點,深研課標,明確復習要求,以數學觀念和品質為指向,既要面向全體,又要針對不同的學情區別對待,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
二、構筑學習體系,形成建模意識
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小學數學一共安排了四個學習領域:“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與綜合應用”。小學數學復習的知識依托主要就是這四個學習領域的基礎知識,課標內容要求的系統性決定了各個知識點不是分散孤立的,因此,我們要指導學生讓他們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將復習內容系統化、體系化,這是一種數學建模的初步過程,有助于學生掌握數學學科的思維方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復習第二學段“空間與圖形”時,首先讓學生縱向聯系,回顧以前的內容,并把它作為材料以便進行知識結構的歸納;接著引導學生按照知識的系統性去整理“空間與圖形”的相關內容,使學生的知識系統有序化;最后教師對學生的概括進行評價、總結,這樣學生就會對這部分內容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利用知識的鏈接點,加強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與綜合,使學生全面系統又重點突出地掌握復習內容,利用相關的數學知識,構筑完整的學習體系,初步形成數學建模,這將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整體認識。
三、設計教學情境,深化探究參與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堅持能力立意,深化探究參與,這是我們在小學數學復習過程中要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它能夠全面地體現小學數學的學習目標與要求。因此,我們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及技能的掌握程度,然后在此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運用學科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關注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發展潛力;在復習中要適當體現開放性與探究性,提高學生參與社會實際生活的能力,以及在探究和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我們可以這樣設計情境,如現在有以下幾種規格的長方形、正方形紙皮(6×8dm, 4×6dm, 4×8dm, 6×6dm),要從中分別選擇6張,做成兩個紙箱(一個正方體,一個長方體),應該選用哪種規格的紙皮?
學生通過觀察,對問題進行多方面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這也就是算法多樣化、思考問題的策略化),然后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設計方案進行答題。得出:長方體三種方案(1、①②③各2張;2、①4張,④2張;3、②4張,④2張)、正方體一種方案(④6張)。
探究參與的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有利于學生探究數學規律。因此,我們在復習中要不斷地體現出開放性、探究性和創新意識,要指導學生加強探究參與,嘗試著要多角度開放式地看問題,深化提升自身能力,形成數學基本素養。
四、加強方法指導,提高解題能力
小學數學復習是對六年來所學數學知識的系統鞏固,是學生掌握和運用數學基礎知識的保證。然而,六年12本數學書,內容多,時間短,學生學習方法及解題技巧的掌握直接影響到復習效果,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特別是解題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獨立運用進行數學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在復習應用題的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靈活運用解題方法:應用題要歸類復習,數量關系是基礎,結合線段圖、分析法等幫助解答,并進行適當的專項訓練。
在復習過程中,我們注重要求學生用語言表述其分析思考的過程。如果學生能說清楚,就說明他的思維是有條理性的。既要重視學生的計算結果,更要重視學生表述的分析過程,學生的解題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總之,在小學數學的復習中,我們教師要認真學習、深刻體會新《課標》,用《課標》指導整個復習過程,既要引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更要以培養學科素養為出發點,挖掘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逐步形成和提升數學素養,從而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習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