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要: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對學生個人和家庭甚至整個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而營造這個有力環境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藝術相關的教育教學對塑造學生健康人格的促進作用日益凸顯。 本文對書法和國學相關的藝術熏陶對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方面進行了一定的論述。
關鍵詞:書法和國學;健康人格塑造;思政教育
根據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文件教育教學方面的精神,青少年的教育越來越重視藝術教育,而大學生的教育則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的其他教育。如何讓藝術融入思政,并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很重要。立德首先是培養學生成為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有著健康人格,為家庭和社會做出自己應盡的義務,也為自己謀幸福。人格是個體在行為上的內部傾向,它表現為個體適應環境時在能力、情緒、需要、動機、興趣、態度、價值觀、氣質、性格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而健康人格是各種良好人格特征在個體身上的集中體現。其中特征之一是有自由感并具有極高的創造力。一個健全的人格不僅是自身的一種幸福,也能給周圍的人帶來歡樂,健康的人格對自身有著一種深遠的影響。 從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多年,從所接觸的大量學生的實際情況看來,大學生健康人格塑造的環境需要我們國家、社會、家庭、學校、管理者、學生自身共同營造有意義的環境。而書法和國學相關的藝術熏陶對學生的健康人格塑造有著獨特的效應。
教育部、國家語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高校學生應具有一定的書法鑒賞能力;具有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在這份意見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高校學生應具有一定的書法鑒賞能力。這不僅凸顯出對高校書法藝術的重視,也是一種教育責任。但是青少年的書法鑒賞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從接近地氣的實踐長期的培養和實踐。2017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期間談傳統文化教育重點指出傳統文化國畫、書法、戲曲要進入校園。教育部的文件對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做了明確要求,針對書法文字方面的從小學低年級、高年級到初中、高中階段都有明確的導向,針對大學階段,“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為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化創新意識,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現在各地許多高校已經開始普及和開展這項活動。但是目前好多院校的學生現狀是:因為手機和電腦的頻繁使用,提筆忘字,寫字很不正規的現象普遍存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孩子們普遍寫字水平要好過高校學生的水平,在學生寫個心得或者讀書筆記的時候,紙面上書法的狀態明顯是高中之前的水平,來到大學后書法水平,通俗的講寫字水準的進步微乎其微。大學生的書法更需要開展繼續學習的課堂。他們要面臨成年后進入社會的職場,就業前的思想上的準備就包括自信心的樹立,無論是專業技能的訓練,還是展示自己的外在的各種表現,都需要針對性的提高和充實。從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和學生生活輔導角度看,學生的個人這拿得出手的字,出口流利有條理的問答,都需要日積月累的功夫。在如同半個社會的大學校園里,學生的人際交往是個很大的鍛煉。當面對一些公共集體活動,讓大家互相交流和發表簡短演說時,好多學生缺乏自信。私下講話侃侃而談,公開講話則底氣不足。根本原因是腹中缺乏文字積累。也就是我們談到的國學為基本的文學修養需要在大學中繼續的加強。
以此我們總結,書法和國學相關的藝術熏陶在高校青少年中必須重視,并有著積極的實踐意義。如何落實有效的方法很重要。首先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眾多藝術中普及面最廣的藝術。涉及世界很多國家,包括亞洲和歐洲等國家,無論老少都有喜歡的人群。中國書法是中國的國粹,在高校普及書法,加強書法熏陶,有利于激發愛國情感,無論是紙面的還是碑刻、石刻,各地的人文景觀都有著書法的身影,鼓勵學生游歷名山大川,欣賞各種書法人文,提高修養的同時也培養了民族自豪感。我們在學校開始書法選修課,不分專業皆可選修,而且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認識文字,理解文章,有益于增進學識修養,也從毛筆書法的練習帶動學生硬筆書法的水平,學生日常書寫會進步很大。另外,用書法交流友誼,寄托情思,抒發情懷,有著獨特和高雅的品味,在大學里,針對各種主題團日,各種國家的國際的紀念日活動,我們號召學生書寫一定的作品,印象更加深刻,定期來個書法展覽,在學生中有著積極正面的影響。例如雷鋒活動月期間,學生寫一些相關的書法作品,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也一字一句的把積極的思想進行了切身的體味。這種和打印社打印出的印刷字符營造的宣傳效果有著一定的不同,其獨特性更吸引人。大學生的手機微信新聞,宣傳媒介介入的時候,這種親自動手,紙面的傳達,更顯示學生的內在修養的提高。另外,書法和國學的結合方面,在學生書法的練習中,美文美句更讓學生喜歡,寫的時候自然要讀寫文辭文意,比如《論語》、《大學》等中的某句經典文字,在認識、記憶和釋義的過程中,會更加充分的消化理解。通過閱記古今中外的名人名篇,書寫名言警句,引導學生學習國學的內容和教育意義,是其他教育方式不能隨意替代的。這個練習的過程除了學生對字形體美的感受、塑造和追求,也進而培養了學生優美的心靈審美趣味,提高國學素養。無論是硬筆書法還是毛筆書法,學生在習字的過程中,安靜的環境、凝神靜慮、全神貫注、投入地進行這項練習,這個過程中可以除去煩躁抑郁、去不安、悅身心。當作品完成時感到滿意的瞬間,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會增強。
總之,通過在高校開展書法和國學的學習,除了陶冶學生性情,提高文學修養外,也很有利于輔助我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立德、育人、成才這個過程和書法、國學結合在一起,讓思政教育也有著更加溫情的一面,在民族感情加強的氛圍下,我們的青年一代的思想教育的開展更加高效和有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潔.淺談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的人格塑造[J]. 海峽科學,2008(02):80-82
基金項目
本論文屬于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研究)“運用融入藝術熏陶的思想政治教育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J17ZC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