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波
摘要:物理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就是要從復雜紛紛的現象中揭示規律,以便有效的預測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一是物理課堂中滲透安全教育,二是物理實驗中滲透安全教育。從而保障學生學習順利和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安全教育;物理教學;物理實驗
一、物理課堂中滲透安全教育
我們的學生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學習物理知識的根本目的就是幫助初中學生形成有關物理知識的科學觀念,理解物理與人類文明的關系,學習物理課堂教學中就要教給學生相應的知識,有效的預測和控制事故的發生。
如在講解慣性現象時,講述行駛中的汽車和自行車剎車時,由于慣性不能立即停止,即使緊急剎車也要向前運動一段距離才能停下來,因此慣性是造成許多交通事故的原因,對機動車輛的實施限制,騎自行車要中速行駛,都是為了避免由于來不及停車而造成交通事故,教育學生騎車要中速行駛。在講解杠桿平衡時,把樓梯欄桿作為杠桿來講解,當發生擁擠或用力過大時,會破壞欄桿的平衡,容易使欄桿變形或折斷,導致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由于擁擠導致踩死踩傷學生。例如發生在山東省定陶縣的教學樓欄桿被擠斷,死傷學生17人的惡性事件等,通過講解教育學生下課后不要擁擠,不要多人用力推欄桿,提高安全意識,避免類似事故事故重演。在講解電路發生短路時,講述電路的短路,短路時電路中電阻很小,電路中電流很大,超過電路中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容易引起火災,例如1980年11月21日美國內華達州的高美高梅飯店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大火,因火災死亡85人,傷679人,經濟損失大約一億美元,起火原因就是電線短路,1994年12月8日在新疆克拉瑪依發生了悲劇,造成師生325人死傷,130人重傷,教育學生在連接檢修電路時正確操作細心謹慎,避免短路現象的發生。在講解用電常識時講述電擊傷的原理,通過人體的電流超過30毫安時,會使人感到劇痛,甚至神經麻痹,呼吸困難,有生命危險,電流超過100毫安時,只要很短時間就可以視人呼吸窒息,心跳停止而死亡,造成電擊傷的原因多數情況是直接或間接接觸火線引起的,因此教育學生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用手誤觸各種帶電體的裸露處,不用濕手接觸電器開關,不在電線上晾曬衣物等。在講解光的反射時,講述當夜間乘車時車內不開燈的原因,在夜間行駛的汽車車內開燈,車內的物體就在司機的前擋板玻璃上成像。司機若把像當成是車前的物體,且看不清車前的路,那么就會造成交通事故,為保證行車安全,因此汽車在夜間行駛,車內不允許開燈。
又如:在講述電磁學知識時,天然的電磁有雷電、火山噴發、地震和太陽黑子活動引起的磁爆都會產生電磁干擾,他們對短波通訊的干擾特別嚴重,強大的雷電會擊壞電器,有時一棟樓里凡沒裝保護器的電視機一起被雷擊壞,會對人畜造成傷害。人為的電磁主要有火花放電,本質上與雷電相同,如人民常用的電視機、手機、電腦、微波爐、日光燈等燈帶能帶來電磁污染。大功率電機、變壓器射頻電磁輻射等它們頻率范圍廣,影響區域巨大。如城市中電車線附近的家庭,每過一輛電車,電視機屏幕上就出現兩道閃動的雪花,嚴重影響收視質量,它常使人出現頭暈,記憶力減退,睡眠不好,乏力,頭痛,血壓升高或降低等癥狀,已直接威脅了人類身體健康,為此要教育學生注意防電磁污染,雷雨天不在大樹下躲雨,微波爐正常工作時不要靠近,看電視要保持適當的距離,看完后要及時關閉電源等。
二、物理實驗中滲透安全教育
物理實驗常常伴隨著危險,應該竭盡全力防止事故的發生,為此必須注意吸收前人的經驗教訓,避免重犯同樣的錯誤,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1、實驗前必須做好周密的準備,實驗前不僅要對所用的實驗裝置及藥品等進行認真的檢查,而且還必須按照實驗的要求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進行物態變化實驗時,為了避免在著火時,防止尼龍或的確良等衣料熔化,衣著必須要盡量做到合適,使之既不露出皮膚又能靈活的進行操作,同時實驗必要時,并戴手套或防護面具。
2、教育學生要遵照教師的指導進行實驗,絕不可隨意蠻干,采用不合適的操作方法或使用不安全的裝置進行實驗,常是發生實驗事故的根源,因此實驗時千萬不可蠻干。
3、必須經常顧及到實驗的危險性,實驗事故雖不可預測,但其危險性的大小是可以估計到的,即使對不大了解的實驗,也必須推測其危險程度,而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
4、實驗教學過程中降低噪聲強度,避免噪聲污染,在有些力學的分組實驗中,可以用海綿,泡沫塑料等材料進行緩沖,避免發生撞擊聲,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應盡量采用無毒物質進行實驗,例如可以用醫療針筒來演示大氣壓強的存在和大小,課外可以利用水和長塑料管在教學樓的走廊上組織學生測定大氣壓強的大小,研究物質的溶解和凝固可用海波代替奈進行研究,避免奈對空氣的污染,有些實驗,如“研究碘的升華和凝固”,可以到化學實驗室借用封閉的玻璃裝置進行實驗,這樣碘蒸汽就不會擴散到教室里,從而杜絕碘蒸汽對空氣的污染。有些實驗不可避免的要產生少量的有害氣體,應加強實驗室的通風或增加必要的換氣設備。同時,在實驗時加強對學生的紀律教育,討論聲要盡量小,保持實驗室安靜的教學環境。
三、結論
總之,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材內容,運用具體事例滲透安全教育,是學生既深刻理解了物理知識又加強了自我防范意識,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培養了安全意識有效避免的校園傷害事故的發生,讓安全教育從課堂抓起,讓安全意識從小樹立,讓安全思想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