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霞
摘要:教師要審視以往的講授方式,找到其中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去改進,恰當地穿插游戲環節,幫助小學生簡化書本中的重難點,在游戲中理解所學知識,可以獨立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其綜合能力得到鍛煉。實踐中教師探索著新時期對自身的要求,運用多樣化的講授手段配以游戲內容,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愿意了解更多的知識,形成自主性,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游戲教學;融入策略
小學數學知識的掌握,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還應靠學生的努力,但以往陳舊的講授方式燃盡了學生的熱情,使之隨著年級的增長對數學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出現思想“拋錨”、參與度不高等情況。面對這種形勢,教師需及時轉變理念,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將游戲融入平時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成為游戲參與者,更好地打開思維空間“吃透”所學內容,提升授課質量。小學生在游戲環節中,放松心情,更好地參與進來,掌握知識的同時產生全愉悅的體驗,釋放出自身的潛能,運用所學內容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產生成就感,促使自己緊跟講授節奏去探究更多的內容,鍛煉了綜合能力,做到全方位的成長。
一、數學游戲融入小學課堂的原則
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環節,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緊張的氣氛,使學生放松心情并擴展自身的思維。為了保證數學游戲能有效地融入小學課堂,教師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以滿足學生真實的需求。首先,教師要帶有較為明確的目標,選用與講授內容緊密相關的游戲,避免學生思維偏離主線,造成知識結構混亂。然后,教師應找準切入點,在恰當的時間段融入游戲,講解相應的規則和要求等,使學生更好地參與進來,充分地把控講授時間,提升教學的效率。最后,游戲的融入應滿足全體學生的需求,應通過游戲的方式邀請每位學生參與,優化其對所學內容理解的成效。
二、數學游戲融入小學教學的策略
(一)動手游戲,重燃熱情
中高年級的小學生有著好玩的心理,在一堂課剛開始時仍回想著課間的游戲,很難緊跟講授節奏,教師應及時融入游戲,創設出有趣的動手環節,拉回學生思緒,將興奮點放在課堂,通過參與游戲掌握新的知識,提升授課質量。例如,在講授四年級上冊認識梯形的這部分知識時,需要教師讓學生通過親自參與的方式去探究該形狀的特點,那么可以適當地選用一些簡單而又需要動手的游戲。教師在上一堂課前讓學生按要求準備好多種形狀的圖形卡片,在講授新知識時,教師先讓學生將圖形分類,然后,教師說:“現在我們來做一個變形游戲,看看怎樣才可以將平行四邊形變成梯形。”學生紛紛開始研究手中的圖形,教師接著說出要求:”第一,讓每個圖形分2份,但并不是等分;第二,只能用一條線去分割圖形使之變成梯形;第三,想法越獨特越好,盡量不要分割出兩個類似的長方形,那么在這三個條件下會有幾種辦法呢?我們可以在圖形上用不同顏色的線畫出來。”學生馬上飽含熱情地拿起筆和尺子進行嘗試,課堂上也開始熱鬧地討論,相互詢問各自所使用的辦法。親自動手的游戲讓學生在已學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鮮明對比下加深對新知識的記憶,掌握梯形與其他四邊形的異同,在游戲中提升了教學質量。
(二)多樣化的游戲練習,加深記憶
中高年級的小學數學愈發的抽象,學生感到吃力,教師可以將游戲融入進來,使之在多樣化的練習中加深記憶。游戲的融入并不適用于所有內容,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去選擇,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到樂趣,思維快速運轉去解決周圍的生活問題,想象力更加豐富。適當地將游戲與練習結合,能幫助學生在參與中鞏固所學知識,構建出一個較為系統的知識框架,使紛雜的內容變得清晰,選用正確的技巧去完成練習。例如,在進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練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動畫人物來設計游戲,提出問題:“灰太狼的跑步速度是162米/分,紅太狼則是105米/分,懶羊羊在距離它們3570米的地方睡覺,那么灰太狼和紅太狼從相同的地點出發,跑15分鐘可以抓到懶羊羊嗎?”,鼓勵學生運用所學方法去計算。學生融入游戲中,迫切地想知道懶羊羊能否躲過一劫,立即回想計算方法以解決心中的疑惑,通過計算鞏固了乘法知識,也知道灰太狼跑15分鐘并不能到達目的地。教師通過游戲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時間,讓其愉快地參與進來,明白三位數乘法的特點和計算方式,加深記記。
(三)互動游戲中,讓學生深入探究
教師在運用數學游戲時,應注重與中高年級學生的雙向互動,使之按照游戲規則去參與,保證教學的質量。實踐中,教師通過游戲巧設多個問題,將書本中的重難點分解,在雙向互動時幫助其去理解,從而聯系到生活現象。例如,在講授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教師先運用生活情境導入問題:“學校開運動會,要求每個班級都要拿氣球入場,現在梅冬同學去辦公室領氣球,但這里只有80個氣球,如果每班分20個,幾個班可以分到呢?”,學生開始嘗試并探究出80-20-20-20-20=0或20×4=80等。教師接著提問:“8÷2=4,那么計算80÷20=4,我們可不可以把80看成8個10,那么20又能看成幾個10呢?”,學生馬上明白20可以看成2個10,那么看出8÷2=4和80÷20=4的異同點,在問題的引導中輕松突破知識的難點。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看清未來發展趨勢,認識到數學也一門藝術,通過游戲與課堂的結合向學生展示出數學的魅力,使之在游戲中看到知識在書本中的真實存在,激發出對數學的熱情,更好地參與進來,提升授課質量。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恰當地選用多樣化的游戲,使教學過程貼近學生的心靈,促使其在游戲中理解所學知識,在互動環節下打開思維的空間,也輕松地開發了智力,朝著健康的方向成長。實際授課時,游戲的融入滿足高中年級小學生的真實需求,也是教師追求的創新方式,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使學生積極地進行互動,在游戲中形成團隊合作的精神,做到共同進步,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支迎蘭.游戲教學結合情境教學在培智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內蒙古教育,2019(24).
[2]謝建英.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的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
[3]李文林.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8(1).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