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治軍
摘要:多元識讀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中會運用不同途徑、不同模式汲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在此過程中能夠實現思維轉換,增強思維活性和轉化能力。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越來越重視聽力教學有效性的實現,強調對學生多元識讀能力的培養,致力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多元識讀能力;培養策略
就當前英語教學現狀來看,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比較機械,能力和思維的發展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聽力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注重對學生多元識讀能力的培養,主要是由于這種能力是學生綜合學習水平的表現。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革新教學方法,進而使教育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使學生不僅能聽懂英語,還能獲得思維上的發展。
一、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逐漸摒棄了傳統教學中的滯后思想,重視學生課堂中主體地位的體現。在實際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多元識讀能力得到較好的發展,需要教師積極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課堂中體現主人翁的意識和地位。例如,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2(必修)》Unit 4“Wildlife protection”一課的聽力教學時,教師先為學生播放聽力錄音,然后讓學生將聽到的內容講述出來。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聽力,也能讓學生在思維上得到發展,實現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除了運用學生復述的方式之外,教師還可以在為學生正式播放這部分內容之前,為學生講授一些這一單元會涉及到的重、難點知識,運用PPT的方式為學生呈現,讓學生在聽錄音時找到聽力部分涉及到的課程重、難點知識,實現對知識的查找與強化。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多元識讀能力。
二、豐富教材講授內容
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使用的教材聽力內容比較少,并且覆蓋面相對狹窄。因此,在開展聽力教學培養學生的多元識讀能力時,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使聽力教學能充分體現出時代屬性。在選擇內容時,要盡量使內容與學生的興趣點相契合,進而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狀態參與到聽力學習中,為學生多元識讀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條件。教師可以選擇歷史、人物、科學、軍事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汲取自己感興趣的資源。另外,教師還要注重拓展聽力內容與教材內容之間的整合,使英語聽力教學更具趣味性。例如,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3(必修)》Unit 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一課的聽力教學時,教師除了為學生播放與節日相關的內容,還要為學生播放文化、信仰方面的內容,并且在播放這部分內容時結合視頻一同為學生講授。在此過程中,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多元識讀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聽力學習獲得更好的效果。
三、創新英語教學模式
為了使學生的多元識讀能力得到培養和增強,教師要基于教學實際創新聽力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思路,使教育路徑得以不斷拓展。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化的方式。例如,教師將每五名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進行“你畫我猜”游戲。游戲時,用耳機為學生播放聽力內容,聽力的時間設置在十秒鐘左右,然后讓學生將耳機中聽到的內容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由小組中的最后一名學生說出答案,在規定時間內答對問題最多的小組獲勝。在此過程中,學生要考慮情境、人物等多種條件,盡量還原聽力內容。通過讓學生運用聆聽、感知、理解、表演、觀看等多種形式進行聽力學習,進而實現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促進其多元識讀能力的形成,同時也能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能動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進而為英語聽力課堂的有效構建創造良好條件。又如,在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4(必修)》Unit 4“Body language”時,教師便可以運用游戲聽力的方式。這部分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小,在學習時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與吸引,能夠在聽力學習中收到較好效果。
四、結束語
為了使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并且將學生對聽力的實際需求作為依據,整合教育資源,豐富英語教材內容。同時,在教學模式上不斷進行創新,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加強對學生多元識讀能力的培養,提升英語核心素養,使英語聽力教學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盧熙.淺析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多元識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9(3).
[2]姚娜.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多元識讀能力培養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8).
[3]李美瀅.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多元識讀能力培養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4).
[4]劉江艷.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多元識讀能力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