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和碧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積極的構建高效課堂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師提升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重要一招,小學數學教師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積極的重視起對高效課堂的構建工作,并在具體的高效課堂構建實踐過程中進一步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效的對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大幅度的改進和完善,從而真正地構建高質量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為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綜合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索
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師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全面地強化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地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貫徹和落實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并積極的以構建高效課堂為依托和指引,全面的對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改進和完善,以進一步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環境,全面喚醒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能動性,繼而真正實現高效施教,為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有效組織合作學習
目前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依然沿用傳統化的被動灌輸模式開展教學,使得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內容的過程中積極性不夠高、自覺性不夠強,進而使得課堂教學的生機不足、活力不足,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的擺脫以往那種“口授+板書”的傳統化教學模式,合理地引入小組合作模式開展教學,以進一步帶動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參與熱情和參與積極性,讓數學課堂真正的充滿生機和活力,進而助力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在學習“條形統計圖”模塊知識內容時,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要做好準備工作,如,要積極地為學生提供各種資源,像條形統計圖應用模型、相應的課外資料資源、知識框架圖等,并為學生設計相應的討論學習任務,如,討論條形統計圖的基本特征、制作方法、數據讀取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等,為后續的合作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要讓每個小組積極協作,認真地對以上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和研究,并積極梳理解決的思路,將最終的答案進行記錄,而教師則要給予適當的討論學習指導,此外,還要帶領學生進行總結和歸納,積極進行經驗分享和交流,繼而在開放式的合作學習中帶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不斷地提升教學的效能。
二、用心開展分層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數學課堂教學中更加注重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與發展學生的個性,小學數學教師要全面的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進一步的強化課堂的因材施教,并合理地引入分層化的教學模式,有效地實現精準施教,助力每個學生的發展和提升。例如,在學習“分數乘法”模塊知識內容時,一方面,需要數學教師精準把握班級學生情況,如要認真的對每個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態進行把握,對于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基礎知識量進行把握,對班級中兩極分化情況進行了解,并結合這些情況來合理地將班級學生進行學習層次劃分,如可以劃分為基礎和提高兩個學習層次,為后續的精準施教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按照“一人一策”的基本教學實施原則,為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生設計差異化的學習任務,如,對于基礎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以下任務: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理解分數乘法的算理和算法;了解分數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等,對于提高層次的學生,數學教師可以設計更具啟發性和拓展性的學習任務,并給予學生差異化的學習指導,從而實現精準施教。
三、緊密聯系日常生活
積極地將數學課堂教學和日常生活進行聯系,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的形象性和具體性,另一方面,可以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出發開展教學,進一步降低學生在理解上的難度,自然有助于提升總體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的在教學中緊密聯系生活,為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助力。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模塊知識內容時,一方面,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生活,如向學生列舉生活中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案例,像某直角形的菜地,兩邊長各為9米,那么它的面積是多少?并結合這個生活化的案例來進行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學習和理解。另一方面,還可以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如讓學生自主查找生活中包含三角形的物體,并試著測量其邊長和高,同時進行面積的計算,繼而讓學生在完成生活化作業中強化對該節課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學習。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要全面認識到該階段數學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積極的提升對數學學科課堂教學的重視力度,并有效的聯合數學教師同行,一起對有效施教的規律、手段和具體策略進行全面化的探索和研究,并在具體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積極組織開展合作學習、有效實施分層教學、緊密聯系日常生活等,進一步把握小學數學課堂高效施教的規律,讓數學課堂真正地成為小學生提升數學能力和培養學科素養的樂園。
參考文獻:
[1]吳善滔.基于素質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構建高效課堂對策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30+32.
[2]柳平.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