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業迅速發展,對于空乘人員的服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為了滿足社會多元化的用人需求,各高校逐漸以企業具體化需求出發,開展校企合作,航空服務禮儀課程也不例外。校企合作是指高校同企業共同對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的方案,聯合進行專業課程設置、實踐實習環節建設等。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校企合作作為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方式,逐漸受到高校以及企業的重視,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校企合作;航空服務;現狀;建設
一、航空服務禮儀課程校企合作模式構建的必要性
我國于2019年1月發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中明晰了職業教育改革舉措,是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指引,對于校企合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空前發展,成為職業教育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航空服務禮儀課程設置應基于企業用人需求,以就業為導向,既要具備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校企合作是院校企業共同實施人才培養、進行學術科研、提供技術服務等合作。能較好處理院校與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聯系和融合,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途徑來建設學校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進一步加強院校與企業的聯系,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
但是,相對于國外較為成熟的校企合作體系,我國校企合作起步晚、發展慢,目前還存在作模式單一,合作層次不深,研究領域較窄,合作機制體制不完善的問題。除此之外,學生在校企合作中主體地位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問題之一。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學生對校企合作的具體情況不了解,對自身實習安排不清楚,更談不上參與到校企合作的建設工作中去。因此,對航空服務禮儀校企合作課程建設的改革與創新是非常必要的。
二、航空服務禮儀校企合作課程建設的改革與創新
校企合作涉及院校、企業以及學生等方面。校企合作需具備健全的合作機制,在符合多方利益的基礎上,深入合作。首先應充分了解院校在學生培養中的需求以及企業的人才培養需求,在明晰雙方權利義務的基礎上設置合作項目。校企雙方應積極就學生的情況展開討論,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中既要考慮到學生的課程成績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在企業的表現。
(一)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對于人才培養計劃、實施過程具有指導意義,是教育價值觀的具體體現。院校航空服務禮儀專業,在辦學中應以服務禮儀水平的提升為重點,結合企業就業要求,培養綜合素質高人才。校企合作中人才培養目標由院校、企業共同制定,即滿足院校航空服務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同時考慮了企業的用人需求。充分發揮院校同企業的優勢聯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二)做好專業、教學內容設置
高校的專業設置應以社會用人需求以及學生就業為導向。因此在專業設置、教學內容設置以及培養方式的選擇上應轉變觀念,改變以往學科導向設置模式,充分認識到專業的針對性以及通用性關系。保障學生專業服務禮儀技能突出的同時,促使學生“一專多能”,從而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因此,在專業、教學內容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企業的崗位情況。調整好基礎知識、實踐教學內容比例,由于航空服務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應正確處理好基礎知識、實踐課程的關系。院校理論課程的設計應保障足夠的理論知識用來指導實踐過程,但同時應盡量避免理論課程過于繁雜。在理論教學中應重點指導學生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促進服務禮儀能力的提升,即教會學生怎樣學以致用,而不是引導學生對理論本身進行探索。
(三)校企合作共享教育資源
教育濟源共享的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高校由于資金有限、教室有限,航空服務師資能力、教育手段有限。實訓設備不足有礙于院校教學水平的提升。校企合作中,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在解決院校實訓設備問題的同時,還能夠將企業員工發展為經驗豐富的實訓教師,彌補了在校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提升了實踐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校企教育資源的共享,還有助于學生角色的轉變。促使學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逐漸成為一名合格的工作者。除了硬件教育資源的共享,院校還可以通過聘請企業專業人才到校上實訓課程、技術指導等。
三、結束語
校企合作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符合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高校以及企業應充分認識到這種模式的前瞻性以及科學性,不斷地創新與改革航空服務禮儀校企合作課程,實現學院、學生、航空企業、社會多方面共利共贏。
參考文獻
[1]王艷霞,譚秀梅.“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下的人才培養模式現狀與分析——以山東旅游職業學院航空服務專業為例[J].科教導刊,2010(07):153-154.
[2]吳曉影.航空服務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建設[J].海外英語,2016(04):41-42.
[3]劉玉龍.淺談航空服務專業校企合作的幾種形式[J].吉林教育學院學報,2015(06):45-47.
作者簡介
李東陽(1986.12-),女,漢族,吉林省長春人,助教,研究生,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研究方向: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