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宇
摘要: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形成正確三觀、道德品質、思想的重要階段,中華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十分重要。隨著我國時代的不斷發展,文化也在不斷的進行融合,許多的外來文化、價值觀念等也在逐漸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因此,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做好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工作呢?便需要所有小學語文教師共同努力,制定可實施的策略,使小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教學;意義與實踐
雖然外來文化和價值觀念會對一學生的學習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從好的一面來說能夠豐富學生的眼界,壞的一面便是會使得傳統文化無法再進一步的發展和繼承。而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宣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能夠加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傳統文化的融入,積極尋找可融入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1 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1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我國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經過無數次的優化才發展至今,而且在此基礎上還融入了現階段的精華。“詩經”“唐詩三百首”等等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具有不可磨滅的意義和情懷。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不僅能夠讓學生對國學經典有一定的了解,還能更好地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拓展學生的精神世界。另外,在小學語文教師正確的帶領下,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1.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對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傳統文化作為古代先人的智慧結品,是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也有一定的幫助。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還能讓學生對歷史文化有所了解,并從中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增加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學生在學習和鑒賞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若是學生能夠一門心思地去學習,定能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行為準則,為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
2 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2.1 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首先必須要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上課前五分鐘讓學生朗讀唐詩宋詞,或者四書五經中某段落進行誦讀,也可以在每周晨會時進行角色扮演,比如我校就長期有國學小劇場的活動,該活動就是在每周的晨會上讓學生表演一些比較經典的國學故事,從而使學生能夠分析這些古詩詞、四書五經、經典國學故事中的傳統元素,進而了解文章中的含義和價值。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將一些比較經典的傳統文化、著作、讀物等引入到語文課堂中,比如《弟子規》《百家姓》之類的傳統著作。另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誦讀的過程中,對其配樂或者齊讀、背誦等方式,以此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到傳統文化和經典著作的魅力。當學生朗誦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背誦的傳統文化、經典著作進行相關的講解,也可以將其中的一些優秀美德,為人處世的道德講解給學生,使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
2.2 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
想要更好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便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并通過教材內容引出語文課木中隱藏的傳統文化,以此來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提高學生弘揚傳統文化的精神。例如:《從軍行》這首詩,教師可以在課前搜集作者的背景資料,之后在教學中為學生講解作者的背景和愛國之情,同時,教師可以將古詩中的內容和語文課木中比較相似的內容對比,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也能讓學生較好地理解古詩詞中所傳遞的愛國情懷,從而增加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愛國精神。
2.3 結合多媒體設備
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借助多媒體設備,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傳統文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便是傳統節假日了,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傳統節假日的相關習俗,并以此來向學生宣揚傳統文化教育。例如,端午節教師便可在上課時給學生播放端午節包粽子、戴香囊、劃龍舟等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時體會到民族風俗。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解端午節的來歷,為什么要包粽子、戴香囊、劃龍舟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無形中了解傳統文化。
2.4 積極開展生活化教學方式
生活化教學便是結合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將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融合,從而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而且生活化教學還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需要積極開展生活化教學方式,從而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入。傳統文化來自于生活,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生活化教學方式非常適合于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素材,構建相關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能夠自主地進入到傳統文化的學習環境中,將生活實際與傳統文化相對比,拉近傳統文化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積極開展中華傳統式生活教學,這樣才能將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
3 結束語
總之,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不僅需要教師關注傳統文化知識、思想,還需要了解傳統文化中所隱藏的精神財富,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充分地了解我國的文化歷史,了解古代先人的智慧結品,并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結品、文化思想、精神文明。
參考文獻
[1]甘茂娟.淺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與途徑[J].才智,2018(17)60-60.
[2]陳永.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與踐行[J].小學時代,2019(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