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飛 梁勁峰
摘? ?要:目的 運用OSCE考查高職高專醫學類院校臨床畢業生實踐技能水平。方法 采用在醫學模擬人上實際操作的“六站式”OSCE考試,對我校2018、2019屆共計627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進行臨床實踐技能考核,并隨機抽取兩屆部分考生與考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考生實踐技能成績呈現負偏態趨勢,表明經過一年的生產實習畢業生個體差異不大,臨床醫學專業各個班級的學生大部分已經掌握了臨床基本技能操作。調查問卷顯示,學生非常接受這種新型的考試模式。結論 OSCE考試具有很好的客觀性、真實性,能夠全面評估畢業生的臨床基本技能,具有可信度高,可操作性強等優勢;OSCE 對于強化與提高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臨床實踐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進作用。
關鍵詞: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 實踐教學? 促進作用
現代臨床技能測評工具經常采用的是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al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又稱臨床技能多站考試[1](multiple station examination)。OSCE在1975年,由Hand首創,本身具有真實有效的特點,在各類醫學考試中被廣泛應用。OSCE的考核方法是通過模擬臨床真實環境考查醫學生臨床實踐技能操作是否規范,是目前評估臨床實踐操作能力的有效評價體系。OSCE的考核方法要求考生要通過多個考核站點。臨床技能考核有利于檢驗實習生的實習效果,并且實習效果可以反映出實習醫院對實習生的管理程度。自我校單獨招生和高職擴招以來,在校生和畢業生數量普遍增加;更值得關注的是醫患關系緊張、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大多數患者不接受實習生進行常規體格檢查;市縣各級醫院為減少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發生,降低實習生進行各種診療操作的參與率。基于以上情況,在校實踐教學面臨窘境。學校臨床教學資源不足,教學需要不能充分滿足,高職高專醫學教育面臨挑戰,尤其是實踐操作能力怎樣提高亟待解決,改革考核方式,完善技能考核制度勢在必行。目前來看,國內眾多的高職高專院校采用OSCE在臨床實踐考核中。按照國家助理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大綱要求,臨床醫學系從2018年正式采用“六站式”OSCE考試,目的是全面檢驗臨床畢業生的“三基”即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本文通過2018屆、2019屆兩屆學生OSCE考試成績分析,分析后發問卷調查,意在了解我系臨床畢業生實習期間臨床實踐技能的熟練程度,以便為臨床實踐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案提供一定依據。
以臨床醫學系臨床醫學專業2018屆畢業生334名,2019屆畢業生293名為調查研究對象,采用兩種方式收集數據:包括對照組學生考核成績進行分析、考核后進行問卷調查。
1? 考站的設計
臨床醫學系考核領導小組擬定考站,評分標準和實施方案主要由內、外、婦、兒、預防教研室具有豐富臨床經驗教師參照國家助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實踐技能部分要求制定,經過教研室主任初審,上交系教學副主任復審,合格后交教務處備案。評分標準和實施方案遵循全面客觀的原則,考查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實操能力和綜合能力。經過六站式考核,制定一套完善的臨床考核程序,為臨床實踐教學服務[2]。其次是要公平公正地評價。每站考試內容都力爭突出執考考綱,突出重點難點,評分標準要嚴密、保證可行,減少主觀因素,使監考教師在打分時容易執行,以便公正公開。考試前隨機抽取考核教師,對初步選定的考題及各項權重做認真研判,每站負責打分教師應對知道考場布局,嚴格做到評分標準統一,不偏不向,減少誤差。臨床醫學系成立實踐考核小組,由系主任擔任組長,系副主任擔任副組長,教研室主任擔任組員,整體規劃,統一安排,避免出現差錯和組員之間推諉。臨床醫學系辦公室和繼續教育學院共同安排考場監考人員及配置考場。
2? 實施方案
臨床醫學系參考國家助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要求,設定OSCE為6站(時長90min)。第一站病史采集,共計10分。運用SP,考驗臨床醫學生的病史采集技巧,畢業生在10min內完成病史采集即問診。第二站病歷書寫,共計10 分。根據詢問的病史15min內完成病歷書寫,注意書寫是否規范。第三站體格檢查,共計20分。考核診斷學中常規的體格檢查是否規范、正確,包括查體手法和查體順序,為做到公平,由學生抽簽決定考題,在10min內完成。第四站內、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學生現場抽簽決定考題,共計20分,醫學生在15min內完成。考核分兩部分即內科和外科,內科部分包括基本技能操作: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等。外科部分主要包括術前準備和外科基本技能,考場教師按照學生操作情況,并結合臨床常見操作提出問題,嚴格按照評分標準打分,以保證公平公正,保證學生全面知識和技能考核。第五站為輔助檢查。包括心臟聽診、肺部聽診、心電圖(由附屬醫院循環內科出題)和X線片分析(由醫學技術學院醫學影像教研室出題)4部分,20min內完成,共計20分。畢業生抽簽決定考題,采取多媒體展示,有學生口頭回答。第六站為病例分析。由主管教學副主任出一道綜合題,共計20分,醫學生在20min內完成。
3? 考核結果
本次OSCE考核有臨床常見18種心電圖、X線閱片,病史采集、技能操作、體格檢查等,覆蓋面廣,針對性強。經過認真組織,周密部署,保障實施,運用OSCE 檢測臨床畢業生實踐技能水平。方法:采用在醫學模擬人上實際操作的“六站式”OSCE考試,對我校2018、2019屆共計627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進行臨床實踐技能考核,并隨機抽取兩屆部分考生與考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考生實踐技能成績呈現負偏態趨勢,表明經過一年的生產實習畢業生個體差異不大,臨床醫學專業各個班級的學生大部分已經掌握了臨床基本技能操作[3]。調查問卷顯示,學生非常接受這種新型的考試模式。本次采用OSCE考核是六站式考核,為與國際接軌,嘗試增加站點和考試項目,已全面考核學生臨床技能掌握情況,同時還要加入人文考核、思政元素考核。本次各站點間密切相關、相互聯系,考試前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場地布置符合執業助理醫師考核標準,各站點直接輪換符合程序要求,考試秩序井然有序,讓學生將所學的實踐知識得到充分的發揮。
4? 應用結論
OSCE 考試具有很好的客觀性、真實性,能夠全面評估畢業生的臨床實踐技能,具有可信度高,可操作性強等優勢,為學生考證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萬學紅,歐陽欽,劉文秀.醫學生臨床技能的多站考試.[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1994(1):6-7.
[2] 陳方軍.OSCE在醫學專科生臨床能力考核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425-427.
[3] 丁夢揚,蔣波.關于測驗成績正態分布與偏態分布的思考[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教育科學,2008(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