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揚揚
摘要: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學校的責任就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電工電子作為一門應用技能較強的學科,已經成為各個院校設立的主要專業課程之一。如何增強電工電子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以滿足社會對此專業人才的需求是各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從電工電子培養創新人才的意義、現狀出發,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策略,以期為相關教學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電工電子 創新創業 培養策略
高校教學對創新人才的培養有關鍵作用,電工電子專業是一門對理論基礎、技術水平、實踐能力要求都較高的科目,學校在進行專業教學時,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綜合素質,以滿足社會用人需求。
一、培養電子電工創新人才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電工電子專業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因而,理論知識教學也應該圍繞實踐操作來展開,但是傳統的教學舍本逐末,忽略了實操教學,導致學生面對枯燥的理論課程毫無學習興趣,甚至還有抵觸情緒。而采用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的經過改革的多元教學模式,則能根據學生需求和教學目的進行授課方式和授課內容的調整,從而增加課程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投身于教學活動中。
(二)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影響下,學生課堂參與度低,學習主體地位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觀念的轉變,這樣有利于和諧教學氛圍的營造,也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實操能力的提升,符合素質教育要求,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電工電子教學的發展現狀
(一)教學理念和方法較為落后
目前,一些學校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都比較陳舊,不利于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總是以完成教學任務為首要目標,利用“填鴨式”方法一味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而沒有有效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不考慮學生的需求和接收程度,這不但降低了教學效率,也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牢牢把握著課堂的主動權,而學生的主體地位卻常常被忽略,被邊緣化的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自然受到打擊,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認同感和參與感越來越低,進而導致其自主學習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無法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很多高職學生本身基礎就較差,對自己學習能力和電工電子這門專業課程學習缺乏一定信心。因而,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始終處于迷茫、發怵的狀態,學習總是不在狀態。還有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學習壓力下降了,積極性也跟著下降,學習效率自然也受到影響。
(三)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由于教師應試思維根深蒂固,在電工電子專業授課過程中,以理論知識授課為主,且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很少安排實踐課程和實踐項目,致使學生也產生了錯誤意識,認為只要掌握了理論知識就完成了學習任務。再加上學校以及教師評判學生學習成果的依據就是理論考試成績,這就更具有誤導性,使學生盲目加入單純學習理論的大軍中,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就無從提升。
三、電工電子創新人才培養策略
(一)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要想培養出電工電子創新人才,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深刻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充分發揮教學的積極主動性。其次,教師要通過培訓學習,不斷提高自身職業技能,在貫徹教學大綱的同時,深入研究教材,實時了解電工電子行業發展現狀和技術創新情況,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并輔以現代化的教學工具、設備等開展教學工作,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帶領學生積極參與生產實踐活動,提升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實踐印證和豐富理論知識,更好地把握行業發展動態。最后,教師要不斷給自己充電,積學結合,時刻保持自己的先進性。
在不斷提升自身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同時,教師還要豐富教學方法,運用有創造性的方法進行啟發式教學。一方面,要確立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從填鴨式方法轉變為引導式方法,以情境教學法或者翻轉課堂法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積極提出問題,使其在思考過程中打破思維定式,培養創新意識。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實踐課程占比,豐富學生課堂內外的實踐經歷。如,定期組織學生到電器實訓室學習或者加強校企合作,讓學生半工半學,到實際工作崗位鍛煉,做到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在實踐中實現創新。
(二)做到因材施教,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高校學生由于知識背景、學習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電工電子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速情況不同,各有優缺點,只有想辦法發揮學生的優勢,才能幫助其克服學習中的難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能力、學習需求、學習興趣等基本信息,做到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可以通過摸底測試、日常課堂表現、實踐動手操作技能等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其分為A(優秀)、B(中等)、C(較差)三個級別,并根據分層情況制定提升措施,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動手能力培養,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注重開闊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努力使C級學生向B級轉化,慢慢進步。或者將學生分為學習小組,小組內包含各個層級學生,使學生通過交流和互助學到更多知識,從而創新思維。
(三)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
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能夠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舶身創新能力,因而,學校和教師必須不斷完善考核評價體系。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以理論考試分數作為評判學生好壞標準的現狀。因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培養其創新發展的能力,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原理和公式。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要重視考核評價體系構建,將創新思路融入考核的各個環節,構建集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各方面能力為一體的系統考核體系。其次,要豐富考核形式。教師可以用成績考核的方式,在期末考試成績中加上日常課堂表現、實訓操作熟練度、創新實踐活動等項目,合理配置各個項目的比例;在設計理論試卷時,減少客觀題和定義式的題目,增加分析和解說類題目的比例,甚至可以設定加分題目,即邏輯題,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在進行理論考試審閱時,突破標準答案的束縛,對有創新思維的答案也給予肯定性的評價。最后,要加強考核評價后的反饋溝通。在每一次考核評價之后,教師都要對學生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進行分類,并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讓學生對教學工作提出意見也對自己進行反思,教學相長,師生共同進步。
四、小結
總之,為了滿足社會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培養綜合實用性人才,在電工電子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通過教學理念和模式的改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并輔以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進行系統的教學改革,以期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陳頌韶.培養創新人才在電工電子教學領域中的應用[J].內燃機與配件,2019(12).
[2]曹愛紅,王來華,代世勛.在電工電子教學中培養創新人才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34).
[3]李學洋,朱洪波,沈進中.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J].教育進展,2019(9).
(作者單位:南陽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