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濠源
摘要:針對互聯網背景下街頭籃球明星對籃球文化的影響,在專家訪談和查閱文獻的基礎上,提出街頭籃球明星的技術打法具有更崇尚個人能力、戰術配合相對較少等特點。街頭籃球明星對籃球氛圍的影響體現在,有利于氛圍的營造、具有榜樣作用、對基層籃球發展的貢獻、提供了網絡籃球學習資源。分析指出街頭籃球明星在助推籃球文化方面要注意,技戰術打法應全面化、發布網絡資源應科學化、明星應傳遞正能量等。
關鍵詞:街頭籃球明星;籃球文化;影響研究
引言
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網絡視頻資源的主要媒介之一,網絡短視頻軟件熱度空前。抖音,快手,微博等app有著巨大的流量,在此背景下,網絡籃球視頻資源也是籃球運動愛好者獲取資訊和籃球比賽視頻的主要方式。大量的訓練視頻以及籃球各方面信息充斥著網絡,特別是大數據背景下,網絡會根據用戶瀏覽習慣進行內容推送,使得籃球網絡資源在用戶面前呈現得更加廣泛。與此同時,網絡籃球運動員的主角除了職業籃球運動員以外,來自街頭籃球、校園籃球中的佼佼者更多地進入到籃球愛好者的視野,也已然成為了草根籃球明星,這些明星的出現以及所帶來的籃球活動給籃球文化的發展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本文對街頭籃球明星在籃球傳播中的作用以及影響進行分析,為廣大籃球愛好者更科學地看待此文化現象提供參考,也為籃球運動的傳播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一、街頭籃球明星的角色定位
街頭籃球與職業籃球有著明顯的差別,街頭籃球比賽并不需要在正規的籃球場上進行,在城市廣場或街邊開闊地劃出半個籃球場大小的平坦硬地,樹立一個籃球架,即可進行比賽。街頭明星即是在此類籃球運動中比賽能力各方面相對有名氣的球員,這些球員有來自普通高校大學生、籃球特長生以及一些籃球愛好者,通過一些比賽和活動展示出了較高的籃球技術,又通過網絡媒介的傳播被廣大籃球愛好者所熟知,像來自北京工業大學的大學生曹芳、街球手周銳等。
二、街頭籃球明星的籃球技術特點
街頭籃球比賽打法風格與職業比賽有很大區別。職業籃球運動員一般從小就接受系統訓練,同時需要具備一定的身體天賦,所以無論身體條件還是籃球基本功都比較扎實。所以,職業籃球比賽的對抗專業化程度很高,比賽會有大量的戰術配合。而相比之下街頭籃球則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街頭籃球明星不拘泥于身高,打法也比較多元化,球風也帶有很大的個人特色,街頭籃球比賽更注重身體的對抗和個人能力的展現。街球比賽身體對抗激烈,球員打法硬朗,有適合自己身體條件的高超技術,在街球比賽中不乏出現個人持球強攻的精彩場面。
在街頭籃球比賽中復雜戰術相對較少,比賽節奏較快,個人持球進攻的比重稍大。通過對街球比賽的觀察發現,無論是外線隊員還是內線隊員都有一定的持球能力,這是街球的一大特點。這也就進一步加劇了比賽推進過程中經常個人直接強攻,比賽中不乏出現單打振奮士氣的場面。但是很少出現職業聯賽中的戰術配合。
三、街頭籃球明星對籃球氛圍的影響
(一)有利于街頭籃球氛圍的營造
隨著這些明星球員的加入,街頭籃球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競技性和對抗性,比賽整體競技水平的提高,加之網絡媒介迅速的傳播,使得街頭籃球比賽逐漸在國內籃球領域嶄露頭角,提高了曝光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籃球愛好者的關注,街頭籃球文化的氛圍增強。并且相比于職業籃球比賽,街頭籃球無論是球風打法還是場地等都更加貼近大眾籃球的實際情況。這些實際的影響是職業籃球所不可替代的。以北京和西安兩城市之間的一場對抗賽為例,來自北京和西安的兩支球隊的比賽吸引了當地眾多籃球愛好者的關注,由于到場人數太多,現場限量觀眾人數,同時比賽的視頻點擊率迅速超過百萬,明星的效應和網絡的力量也使得比賽成了當日國內籃球圈議論的熱點。這種街頭籃球的氛圍在此之前都是不常有的。這些隊員對街頭籃球文化氛圍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二)街頭籃球明星的榜樣作用
隨著這些明星的名氣和曝光度不斷提高,這些人已然成為了廣大籃球愛好者的榜樣。特別是對于很多青少年籃球愛好者,這些草根明星打球的氣質和能力成為了他們追趕的目標。有些球員運球嫻熟,例如街球手趙強的運球被廣大籃球愛好者稱贊,其運球速率之快令人稱道,很多籃球訓練者在其影響下不斷自我訓練。有些隊員外線投籃能力強,例如曹芳總是在對抗中命中一些迎著防守的高難度三分球,見到其進球的觀眾總是發出驚呼和尖叫,于是很多隊員也夢想能有此投籃能力,除此之外,街球明星的扣籃也是最大的一個榜樣亮點。過去,在人們心目中扣籃是那些職業運動員在具備身高和身體天賦下的動作,一般人不可企及,但是在現實中很多身高有限卻完成各種扣籃動作的隊員讓廣大籃球愛好者感受到身邊近距離扣籃的親切,更重要的是傳達了非職業球員,經過自己一定訓練也可以完成扣籃動作,很多人希望自己也能像這些街頭明星一樣完成扣籃,榜樣的作用展現得淋漓盡致。
(三)對基層籃球發展的貢獻
在網絡媒介的傳播下,這些明星隊員隨著名氣的提高,也逐漸具備了商業價值和經濟收入,在此經濟基礎上,這些隊員除了改善自我生活以外,對基層籃球的發展和推廣也起到了助推作用。過去,籃球的訓練只是在體校、專業隊開展,很少有非官方的籃球從業者,但現在隨著很多街頭明星可以依靠籃球獲得經濟收入以后,籃球成為了其主業,職業籃球訓練機構增多,填補了業余籃球訓練的空缺,這些培訓機構幫助更多的籃球愛好者提高技術水平,進一步增加了其對籃球運動的熱愛和信心,這對籃球的推廣和普及具有很大助推作用。這些機構除了培訓籃球技術外,也會更多地參與籃球對抗比賽,越來越多的孩子通過籃球培養運動興趣愛好,錘煉意志品質,這正是體育價值與功能的體現。
(四)提供了網絡籃球學習資源
如今,像抖音、微博、B站等都受到了人們的關注,這些網絡APP是收看網絡視頻的主要來源。在具有了名氣和號召力以后,很多籃球明星都開通了自己的網絡賬號,發布了大量訓練和比賽視頻供人們觀看,并通過視頻講解自己的籃球成長之路,分享自己的一些實戰籃球技巧以及接收到的各種籃球訓練等等,這些也是籃球愛好者喜歡的網絡資源,有些人也確實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例如國內籃球街球明星去國外接受專業訓練師的動作技巧,這些平時在學?;@球課是無法學到的,這些資源擴寬了籃球練習者的眼界和學習籃球技術的途徑。據調查有很多大學生專門收集這些籃球技術知識并加以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水平。
四、街頭籃球明星應注意的問題
(一)技戰術打法應全面化
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街球明星很注重個人能力的訓練,很注重人動作技巧,這些技術會傳遞給廣大球迷,很多打籃球的人也會受其影響。國內很多社會比賽也同樣有著這種導向作用,例如虎撲路人王,這是一場純粹個人能力的對抗,例如3對3籃球賽等等?;@球運動在不斷發展,對于目前存在的街球比賽太過偏重個人能力的情況,作為國內街球的高手應該不斷提升自我,在個人技術加強的同時,應該增加比賽的戰術運用。這樣不僅能增加籃球比賽的觀賞性,也能提高籃球競技的技術含量,使籃球運動更上一層樓。與此同時,也可以引導廣大球迷相應地均衡發展。
(二)發布網絡資源應科學化
很多球迷通過網絡資源了解了籃球內容,有些練習者會跟著視頻進行學習。這些內容會無形中影響著人們的籃球思想和對知識的理解。目前的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的籃球網絡教學視頻,有些內容新穎,和籃球比賽實戰相關,但有些內容質量較差,完全憑發布者的個人感受在講解。作為街頭籃球明星,如果有網絡教學需要分享和發布,就應該對發布的內容充分把關,多從實際去檢驗,然后再傳遞給其他籃球愛好者,便于他們學習和理解。通過對網絡視頻的觀察,以投籃為例,隨機以投籃為關鍵詞在抖音APP中進行搜索,發現關于投籃的講解內容五花八門,多且亂。隨機翻閱兩個用戶,發現在其所有作品中有較多個視頻都涉及投籃,每個視頻之間沒有照應和邏輯,且各執一詞。通過對網絡視頻資源的研究發現有些網絡籃球教學內容過于復雜,明明基本功都沒有練好,可是網絡教學都在講各種高難度動作。這些動作在真正高水平的籃球比賽中是很少見的,即使學會了這些動作,如果動作幅度和動作速率上不去,依然是華而不實。
(三)明星應傳遞正能量
籃球從根本上講是一項體育運動,其功能價值是增進健康、享受樂趣、錘煉意志等等。很多人通過籃球結交了朋友,找到了偶像等這些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事情。作為國內籃球界的小有名氣的隊員,應該是助推籃球文化的發展,給喜歡自己的球迷在比賽中傳遞出做人、打球等各方面的正能量。而不能因為籃球本身是對抗性運動就變得性格張揚、桀驁不馴,甚至目中無人。比賽中拿球說話,可以把對方打得心服口服,但是比賽結束也要互相尊重。目前,從個別隊員的表現中可以看出自身具有很多問題,性格也比較耿直,比賽中有大量小的動作和臟話,場下更是作風散漫、酗酒等。這對于喜歡這些隊員的年輕青少年球迷來說是一種不好的引導和感染。對此,有隊員表示,自己打球本身就是圖個歡樂,沒有義務為別人做出榜樣。但問題是,對于已經成名且不斷有籃球活動的隊員來說,自身無形中已經具有了人氣,國內大多數的青少年對于職業球員都是不敢企及,但是對于這部分街頭籃球明星的看重和效仿是客觀存在的。作為一名籃球人理應為籃球貢獻自己的力量。
結語
籃球是一項熱門的體育運動,為了有更好的籃球運動體驗,所以很多人在刻苦訓練以提高球技。過去國內籃球基本職業化和業余化水平差異較大。但是街頭籃球明星填補了兩者之間的差距縫隙,有著紐帶作用。街頭籃球明星的出現對籃球文化的發展是一件好事,但是對于街球籃球明星傳遞出的能量也應該正確審視和辯證分析。對于好的方面,例如硬朗的作風,適合自己高超的技術應該多學習,但是對于一些蠻橫的打法不能一味追求,準確來講,就是應該認清籃球的本源,若想提高球技應該從基本功做起,扎實簡單的全面發展,籃球本身就是一項團隊運動,不可忽略戰術配合。
參考文獻:
[1]孫民治.現代籃球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馬進榮,宮士君.第28、29屆奧運會中國女籃若干問題對比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6):55-58.
[3]鄭鑫.第16屆男籃世錦賽中國隊與前三名球隊位置效率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2(5):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