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瓊
摘 要:閱讀教學作為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其教學模式也應該隨之發生改變,需要語文教師能夠摒棄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個性化閱讀教學指導方式,幫助學生開闊語文閱讀眼界,豐富其精神世界,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基于此,本文以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為例,對個性化閱讀教學指導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教育 語文課程 個性化教學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1
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其已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以及閱讀能力,在對其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如果采用傳統閱讀教學模式,不但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還會導致學生失去閱讀興趣。因此,就需要語文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特點以及閱讀需求,為其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指導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為其個性化發展提供保障。關于小學語文高年級個性化閱讀教學指導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
在開展小學語文高年級個性化閱讀教學指導活動的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對教育主題進行明確,要知道教育主體不僅是學生,同時也包括教師自身以及所用的教材。只有教師能夠對所開展教學活動的三大主體進行明確,才能夠順利開展個性化教學指導活動。
另外,語文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比如性格的差異、認知能力的差異等,從而為個性化教學指導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英國著名文學家莎士比亞曾說過:“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正如不同人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一樣,即使具有相似的思維方式,其表達形式也會存在差異,因此,語文教師不能以同樣的標準去要求學生,也不能通過一種教學模式教育所有學生,不但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也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基于此,語文教師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指導活動時,應該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充分考慮,將“因材施教”教學原則落實到位,從而促使每一位學生的潛力及才華都能夠得到充分展示。[1]
二、強化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所謂個性化閱讀教學指導,就是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采用該方式進行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也就需要語文教師能夠對閱讀教學的趣味性進行強化,使得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夠與語文閱讀相融合,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從被動閱讀學習轉變為主動閱讀學習。
例如,在進行小學統編版五年級下冊必讀書目《西游記》閱讀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本劇改編比賽,并將改編的課本劇表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表演,會對《西游記》進行仔細閱讀,并對其中的角色進行深入探究,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該書籍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更好地融入閱讀教學活動中,課本劇表演也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發展。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為突顯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優勢,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活動時還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推動學生個性化
發展。[2]
例如,在進行小學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這節閱讀內容教學時,首先,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該文進行瀏覽,使學生明確該文的大意是蕭紅女士對自己快樂童年的一個回憶;其次,引導學生找到文中所用修辭手法,如排比句“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并進行仿寫;再次,讓學生帶著問題“為什么祖父的園子能夠帶給我無窮快樂”對該文進行精讀;最后,當學生精讀結束之后,語文教師可為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共同談一談閱讀感想,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本文內容。
四、為學生營造閱讀競賽氛圍
為了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不僅需要通過上述閱讀方式對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指導活動,同時還需要通過為學生營造閱讀競賽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斗志,使學生能夠在閱讀競賽中發現自己、完善自己以及發展自己。
在開展閱讀競賽活動時,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采用自己的方式進行閱讀訓練,比如多看看往期閱讀競賽活動視頻,從中吸取比賽經驗,并將其融入自己的閱讀風格中,并將這種個性化閱讀能力運用到比賽中,使得自身優勢能夠凸顯出來。[3]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有效地培養和鍛煉,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以及上臺演講能力,鍛煉學生的膽識以及競爭意識,使學生能夠在這種氛圍中不斷超越他人及自我,從而使其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養。
五、將閱讀與實際進行有機融合
學習的終極目標是將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雖然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促使學生掌握大量優美語句,但這并不是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為其個性化發展提供基礎。因此,也就需要語文教師能夠將閱讀與實際進行有機融合,促使學生學以致用。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這篇內容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本中的優美句式進行分析,比如:“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然后要求學生掌握該句式中的修辭手法,并能夠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通過該種方式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能夠對學生的分析能力進行有效地鍛煉,為后期開展寫作教學活動奠定基礎。[4]
結語
在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想要促進其全面發展,就需要語文教師能夠對其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指導。首先,語文教師需要明確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其次,語文教師在進行指導時,應該將教學三大主體的地位突顯出來;最后,通過開展多元化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指導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以及核心素養,實現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曉琴.小學語文高年級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才智,2020,(02):16.
[2]梁細勤.小學語文高年級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20,(02):54-55.
[3]李昱.小學語文高年級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9,(27):64-65.
[4]鄧乃霞.個性化閱讀方法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