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勇
摘 要:主題班會已成為職業學校學生德育教育的必修課,針對這堂必修課的設計與組織,以2019年湖南省主題班會集體在線備課大賽中的《我們都是追夢人》為例,從主題班會的選題選材、框架設計、表現形式等方面,以“痕”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總結探索主題班會應找準源頭、深化成效、創新形式,以此進一步優化班風,培育新時代職業生的責任與擔當意識,提升思想政治及道德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職業學校 班會 活動教學 案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2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黨的作風建設會議中強調,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同樣,作為班級德育管理主陣地的主題班會,也要以找準“痕”源、深化“痕”跡、創新“痕”路,從而帶動班風建設,促進班級各項管理工作有效落實,強化形成學生新時代應有的責任感、自信心和創造力。目前主題班會已成為職業學校學生德育教育過程中的必修課,良好的主題班會效果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直接起著沖擊作用,而主題班會的效果與班會的選題選材、框架設計、班會活動的表現形式等方面又有著直接的聯系。如何讓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課真正走進學生的心、深入學生的腦、植入學生的行,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這是每個德育教育工作者一直所期盼的。結合多年開展主題班會的實踐,下面我以2019年湖南省主題班會集體在線備課大賽中的《我們都是追夢人》的案例為背景,從主題班會的選題選材、內容框架、表現形式三個方面進行研究與分析。
一、找準“痕”源——主題班會選題選材貴在精準
主題班會是德育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等方面為主題而進行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主題班會的選題選材是影響班會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基本決定主題班會活動的開展形式。
在選題選材前,我們首先要清晰職業學校主題班會的幾個特點:首先,考慮學生群體的身心特點,學生剛剛成年,身心發育及社會閱歷尚不成熟,選題選材不能太高深;其次,主題班會開展的時長一般是45分鐘,大多是非連續性的主題教育活動,故主題選材要比較具體,不能太寬泛,以便做到有的放矢;第三,選題要“頂天立地”,頂天的意思是要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順應時代的特點,立地的意思是要結合學生的學情、班情特點去思考分析,真正達到主題班會的目的,立意有新意又接地氣。
因此,在職業學校主題班會的選題選材具體實踐中,前期對學情班情要進行摸底、分析,結合時代特色在選題選材上給主題班會定位、定型、定色,猶如美味有酸、甜、辣、咸等,但始于第一感覺的“賣相”。
二、深化“痕”跡——主題班會內容框架重在活力
內容是主題班會的血魂、框架是主題班會的梁柱,要分別從宏觀和微觀上進行把握,它的設計直接貫穿整個班會的走向,也直接決定主題班會的整體效果和學生的收獲。職業學校主題班會的內容到底怎樣設計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深入學生的腦、植入學生的行,這是內容框架設計的關鍵。
1.內容框架設計要切合學生成長痕跡
主題班會的內容框架并不唯一,但三維目標、主題、內容、形式、過程、總結延伸等基本要素一定要完整。其中三維目標是關鍵,從認知目標上講,一般是理解主題的內涵和意義,厘清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內因與外因的影響即可。對于職業學校學生來講,重點在情感態度價值目標及能力運用目標,情感態度價值目標主要是激發學生的某種興趣和熱情,明確其目標和方向,培育并增強某種信念情懷,這部分是主題班會的重點也是難點。其次是能力運用目標,這是主題班會的難點,難點中的關鍵點是怎樣使主題班會的效果落地并能持續的產生影響,以《我們都是追夢人》的主題班會為例,為了使學生能持續地追尋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在班會的第一個環節便設計了讓學生把夢想寫在“藍墨云班課”的APP里,最后一個環節又設計了讓學生將自己的夢想寫在便簽條上,并懸掛在夢想樹上,這個設計就是為了提醒、監督學生不忘初心,鞭策激勵學生砥礪前行,達成能力運用目標。
2.內容框架設計要切合時代發展痕跡
時代在變化、國家在發展,職業學校學生思想及成長要緊跟國家和時代的步伐,那么主題班會的設計一定要融入時代的元素。如何使主題班會的內容設計貼近時代特征和國家發展規律,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境界,我的做法是除了平時潛移默化地把學生的事兒、老師的事兒與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相聯系起來外,在主題班會中也會特別融入時代、國家的概念。如《我們都是追夢人》主題班會的導入環節,開門見山地播放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的一段講話“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一個國家的發展與強大離不開對我們每個人對夢想的追逐,從中國夢的啟迪引入到祖國夢想的實現歸根結底離不開我們每個人對夢想的追逐,讓學生清晰認知個人夢與中國夢的關系同時,生動地把個人的“小夢想”和祖國的“大夢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也無形中激發、喚醒學生的家國情懷意識。
3.內容框架層次要切合德育管理痕跡
職業學校學生,不管是在生活習慣還是在學習習慣上均存在一些劣勢。因此,在內容的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德育教育盡量遵循“三貼近”原則,即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繼而產生共鳴。如《我們都是追夢人》主題班會中的尋夢環節,教師從自己的實際成長講述自己的追夢故事,再過渡到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夢,采取“藍墨云班課”手機同屏這樣一種切合學生生活、切合學生實際的技術手段,讓學生很積極、很自然地說出了自己的夢想,既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氣氛,也充分了解學生夢想尋找、選擇和確立的情況,為后面的圓夢規劃及措施制定奠定良好的意識基礎。
4.內容框架流程要切合學習思維痕跡
職業學校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缺乏興趣,二是自我鉆研能力欠缺。因此,在內容框架設計的流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要注意深度和難度,既不能把主題班會當成是學校安排的政治任務去完成,也不能把它當成是一場批評教育課。如何把握深淺,如何讓班會留“痕”,我的做法是:一是民主選定主題班會負責人,一般兩兩搭伴,能有商有量,不會在困難或關鍵時刻無助無奈,以學生的名義和角度準備一堂完整的主題班會課,便于教師從中收集信息、采納觀點、適時調整;二是流程盡量精簡,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如借用圖片的方式代用文字的效果,如采用圖片、視頻等視覺的沖擊方式將學生逐步引入到班會中,重點知識具體化、生動化。三是在互動討論環節多巧用、借用學生的能量,教師節省時間及精力的同時,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他們的潛能,其實也順便留了“痕”。如在《我們都是追夢人》的主題班會中的第三個逐夢環節的名人故事講述、繪制夢想
思維導圖時,教師把任務適時分解給學生、把要求布置給學生,中途稍加修整,到最后班會呈現中,學生的表現的及作品的質量遠超老師預期的想象,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親身經歷的遠比老師所灌輸的效果好,主題班會順理成章的在學生身上留了“痕”。
三、創新“痕”路——主題班會表現形式難在適度
班會的組織形式直接關系到各個環節的氛圍和效果,傳統的主題班會以教師講為主、學生做為輔;傳統的主題班會以內容為重,形式為輔,這些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新時代職業生的需要。關于主題班會的組織形式,我個人認為其實就是一種教法。一般來講,主題班會可采取三到四種方法進行,如活動體驗法、情感陶冶法、小組討論法、分組辯論賽法,不論采取何種形式,一定要新穎、要有效,要適度。
1.PPT課件要新穎,要有年輕人的朝氣,要有時代的氣息
主題班會開始的第一張臉是PPT,本次的主題班會中,教師把湖南衛視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倒計時3、2、1用動畫的形式映入學生的眼簾,引起學生注意的同時,又提醒學會我們的班會很重要。接著再導出從色彩搭配、框架的形式上都切合了學生特點的正式課件,恰到好處的配音、學生分享后的鼓掌聲、PPT課件二維碼的分享均做了調整,效果不錯。在主題班會的演示文稿設計上,我堅持三個原則:其一,視覺沖擊代替語言或文字的啰唆;其二,文字宜少不宜多,盡量曬關鍵字、詞、句;其三,重難點突出,圖文并茂、一目了然。
2.導入形式要有甜味、要耐人尋味,要能激發學習興趣
導入環節就好比一項產品的廣告詞,是同學們對主題班會的第二印象,有創意的導入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的動機。以本人的實踐經驗,我一般采取個人或名人的故事導入法、視頻沖擊法、問題的懸念法,讓學生嘗到“第一口”的甜味,激發學生往后探索的興趣。
3.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要恰到好處,為用而用,不能流于形式
隨著科技的發展,今天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智能信息化手段,咱們職業學校的主題班會也一樣需要智能手段來“變活”。在本次的《我們都是追夢人》的主題班會中,先后采取了問卷星、藍墨云班課、二維碼共享等信息化手段,一是學生喜好的上課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機;二是方便的信息的收集及數據的統計;三是實現了無紙化課堂,節能環保;四是引領主題班會課向新時尚發展。在學生講述名人故事環節,到底哪位同學先講述?在預設的課件里采用搖號方式進行,讓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在主題班會結束環節,采取學生掃描課件二維碼的形式,克服了傳統的U盤拷貝、QQ文件傳送模式的繁瑣,同時能讓學生及時地對知識進行鞏固,對問題繼續進行思考、探究、提升。
結語
作為班級德育管理主陣地的主題班會,主要是德育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習慣行為、價值取向等內容為主題而進行專題教育,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在新時代應有的責任感、自信心和創造力等,讓主題班會課真正走進學生的心、深入學生的腦、植入學生的行,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這是每位德育教育工作者一直的所思、所期、所行。
參考文獻
[1]李敏.主題班會創新構想[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04).
[2]戴小梅.主題班會的作用及其設計初探[J].班主任,2005,(08).
[3]張銳.主題班會形式綜述[J].教學與管理,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