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嘉
摘 要:“素質教育”是整個教育系統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中職教育是整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部分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要求的中等職業技術人才,不可避免地成為我們面臨的十分緊迫的重大任務。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我們必須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精準定位培養目標,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辦法。本文試圖通過分析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的教學改革,探討如何將素質教育融入中職專業課的教
學中。
關鍵詞:中職 汽車運用與維修 專業課 教學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U472;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1
“素質教育”是整個教育系統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中職教育是整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部分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要求的中等職業技術人才,不可避免地成為我們面臨的十分緊迫的重大任務。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我們必須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精準定位培養目標,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辦法。本文試圖通過分析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的教學改革,探討如何將素質教育融入中職專業課的教學中。
一、精準把握素質教育的內涵
教育學強調,所謂“素質”,是指在人的先天素質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發展而來的人的主體性品質——人的智慧、道德、審美性的系統整合。在教育中,“素質”有以下特點:其一,“素質”是教育的基礎和條件,強迫一個毫無“素質”的人接受教育,無異于對牛彈琴,難于上青天。因此,被教育者身心得以發展的首要前提就是素質。同時,努力發展和提高被教育者的素質,正是各種類各層次教育的共同目的,否則,各種類各層次教育都失去其存在的價值了。其二,對于稟賦各異的被教育者,其先天素質既有相同點,又各顯差異,人與人之間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素質可能會相對近似,但各顯差異卻是絕對的。每一個不同的被教育者要求接受不同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因材施教,不同的被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其發展取向各顯不同,這就是教育學強調的個性發展。其三,素質有其先天特性,是一種抽象的品質和培養。素質,雖然不等同于能力和知識,但是,其發展和積累與知識和能力密不可分。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尺度,既可以是這個人在適應環境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也可以是這個人在認識和改造主、客觀世界中表現出來的能力。而且,人的素質,可以通過教育和環境的影響得到積累→變化→發展→升華,并非一成不變。
二、在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
措施
1.精準定位培養目標
按照前面所說,在素質教育中,面對各顯差異的被教育者及其各種的教學需求,教師需要因材施教,盡量引導每一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職學生通過學習,充分發展個性。然而,個性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一個基本的素質要求之上,這種基本的素質要求體現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中,應該是以下的綜合能力:自學能力,綜合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想象力和創新力,觀察能力,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實際操作技能,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還應該包括實事求是的作風、相互協作精神和職業道德等。當我們能夠努力去發展和提高被教育者的這些素質之時,就達到了這些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所要求的培養目標了。這與以前的“要掌握某某知識、內容”的教學目標是截然不同的。
2.創新教學方法
本文所指的教學方法,是指為了達到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培養目標,完成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的教學任務而實施的具體辦法。之所以要創新教學方法,就是因為我們面對各顯差異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職學生及其各種的教學需求而精準定位培養目標,使培養目標有所變化。為適應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培養目標的變化,可以將課程內容設計為相應的教學項目,教師在授課中指導學生完成各個教學項目所涵蓋的工作任務,完成任務了,培養目標就達到了。例如,在“汽車傳動系統維修教學項目”中,教師在授課中指導學生完成8個工作任務:①離合器總成的檢測與維修;②離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檢測與調整;③手動變速器總成的檢測與維修;④手動變速器換擋操縱機構的檢測與維修;⑤前驅動橋的檢測與維修;⑥前驅動橋主減速器和差速器的檢測與調整;⑦后驅動橋的檢測與維修;⑧后驅動橋主減速器和差速器的檢測與調整。在“汽車傳動系統維修”教學項目中,選定教學方法時首先要考慮的是教學內容的特點:以維修一個種類汽車傳動系統中的配件為一個教學子項目,每個教學子項目的內容包括同類配件檢測與維修方法的介紹、重點方法的討論、完成各個種類配件檢測與維修,等等;還要考慮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其個性)等因素。于是制定了設置工作任務→自主學習→分組討論→實驗→總結的教學方法。
2.1設置工作任務
設置工作任務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體現。每一個教學子項目學習開始時,根據培養目標,老師結合每一個教學子項目所涵蓋的技能點相應地提出一定數量的工作任務,工作任務包括必須完成和選擇完成的工作任務,以便充分考慮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差異。對于必須完成的工作任務,要求全體同學都要完成,對于選擇完成的工作任務,讓具備相應能力的同學選擇完成,另外,各位同學可根據各自水平選擇完成某項工作任務中的某一部分,循序漸進,最終完成全部工作任務。
2.2自主學習與分組討論
自主學習環節是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設計的。學生根據老師所設置的工作任務去查閱教材、與教學子項目相關的課外資料、項目任務書,對完成各個教學子項目所涵蓋的工作任務提出書面形式的實施方案。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根據各自的能力水平自主選擇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可推薦個別同學的學習方法,但不提倡其他同學照搬,要求各自不斷總結經驗,歸納出適用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上課前,老師有代表性地抽查部分學生自主學習后完成的實施方案,以了解情況,為課堂分組討論做準備。另外,教師可以提倡學生自發組成合作學習小組,指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相互討論、共同協作、共同提高。在分組討論過程中,可以采用幾種形式:由學生互相交流完成工作任務的實施方案;老師提出新的工作任務進行討論,以便引導學生運用新的知識;還可以是學生向老師提問,老師適當引導學生理解。每討論完一項內容后,老師要進行歸納總結。開展課堂分組討論,有利于學生順利完成各個教學子項目所涵蓋的工作任務,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訓練表達技巧,互相學習。
2.3實驗
實驗過程是培養學生觀察、檢測、分析、判斷和維修的能力,發現、分析、排除故障的能力及提高手腦并用,手腦協調的實驗操作過程,也是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培養同學間協作精神的好機會。在實驗前,要求學生對整個檢測、維修過程作剖析,以掌握檢測、維修的原理、方法和實驗中要注意的關鍵步驟。實驗中,老師應指導學生分組準
備每個配件涉及的檢測、維修工具、儀器,相互協作或獨立完成相關配件的檢測、維修,對實驗現象和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討論。還要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對待實驗結果,這是一種職業道德修養,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能是實驗教學環節的又一任務,包括掌握檢測、維修工具、儀器的作用原理和熟練使用這些工具、儀器的技能。要求學生操作規范,確保實驗結果的正確性、準確性。
2.4總結
總結是培養學生積累經驗提高素質的過程??偨Y主要是對實驗的總結和整個教學項目學習的總結。實驗總結包括:實驗過程中發現的故障及其原因、排除故障的辦法、步驟,總結由學生在老師給出相對正確的實驗結果以后進行。對于教學項目學習總結,先由學生根據培養目標和各個教學子項目的具體要求各自作出總結后,由老師進行歸納總結。老師的總結還要包括整個學習過程的講評。在總結中以鼓勵學生為主,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而對各小組的實驗結果進行評比,能在學習過程中引入競爭,同樣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辦法。
三、考核辦法
考核是檢查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如何才能較客觀地評價教學效果,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考核內容分成三部分:①考核學生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在課堂上開卷考試的形式,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為了防止考生在考核中的偶然失誤,也為了能夠考出不同學生的不同素質和水平,考核時要準備深淺程度不同的幾套試卷供考生選擇,每套試卷中試題的難度基本一致,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選其中的一套試卷進行考試。成績的評定是卷面得分乘上試卷的難度系數后確定。②實操技能考核,根據學生在完成各個教學子項目所涵蓋的工作任務過程中的表現(如:對檢測、維修工具、儀器操作的熟練程度,統籌安排檢測、維修的能力,學生與自己比的進步情況),由組長、任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打分。這樣的考核將會對學生的素質進行較全面的評價,但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和水平,真正達到了個性與共性的統一發展,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在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