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統編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提出:要將課外閱讀納入教學計劃,并且在統編教材中設置了“我愛閱讀”“快樂讀書吧”和“和大人一起讀”等特色欄目,期望可以激發教師重視課外閱讀,引導學生走向課外,培養學生養成“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良好習慣。廣大一線語文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應認真研讀部編語文教材,營造溫馨氛圍以激發閱讀興趣、立足課內指導以教給閱讀方法、認真研讀教材以科學推薦書籍、優化小組合作以擴展閱讀深度,進而使課外閱讀得以常態化、有效化,有效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統編版;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指導策略
課外閱讀一直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關聯教材和外界的重要途徑,歷來是一個熱門話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要求,廣大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提出較為明確的指導意見、數量要求和評價意見。但是,受限于各種主客觀因素,導致當前學生仍然存在“少讀書、不讀書”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統編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提出:要將課外閱讀納入教學計劃,并且在統編教材中設置了“我愛閱讀”“快樂讀書吧”和“和大人一起讀”等特色欄目,期望可以激發教師重視課外閱讀,引導學生走向課外,培養學生養成“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良好習慣。因此,這就要求廣大一線語文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應認真研讀部編語文教材,轉變閱讀教學理念,強化課外閱讀指導,進而使課外閱讀得以常態化、有效化,有效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采取以下課外閱讀教學指導策略。
一、 營造溫馨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閱讀興趣對于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學生并非天生不愛讀書,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引導,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營造溫馨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沒有感興趣的書,針對這一現狀,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建“微型圖書館”,可以積極發動教師、學生和家長為班級捐書,將自己的注意讀物帶到班級來,也可以從學校圖書館借閱一些優秀課外讀本,進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書籍。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每周安排一個固定時間,帶領班級學生在“微型圖書館”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進行閱讀。在書籍擺放上,不用刻意安排專人看管,以開放式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接觸到課外書籍,為學生創設一個溫馨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與書為伴,樂于閱讀課外書籍。當然,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教師,這就要求教師應經常和學生一起在“微型圖書館”進行閱讀,共同享受課外讀書的溫馨時光,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二、 立足課內指導,教給閱讀方法
課堂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陣地,教師在課外閱讀教學指導過程中必須始終立足課堂,針對教學內容和心理特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精讀、略讀、批注等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順利掌握閱讀方法,進而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融合起來,以鞏固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效果。例如,教師在開展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牛和鵝》閱讀教學時,可以先指導學生共同學習和提煉出文本中涉及的批注方法,嘗試在課堂上細讀文本并進行批注,表達自己的閱讀思考。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學會運用課堂所學到的批注方式閱讀同類文本《牛的寫意(李漢榮著)》,進而使學生得以在課外閱讀實踐中實現學法遷移。此外,不同文本,其閱讀策略是不盡相同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立足統編教材文本特點,有機穿插課外閱讀指導,引導學生進行技法遷移。例如,教師在開展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閱讀教學時,當學生初步學會閱讀童話文本之后,可以積極鼓勵他們閱讀經典童話故事《小紅帽》,進一步鞏固閱讀童話文本的方法,并且合理開展想象、朗讀、表演等方式來提升閱讀效益。
三、 認真研讀教材,科學推薦書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這就要求必須教師應幫助學生不斷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不僅和學生接觸最為頻繁,而且鮮明體現著編者的教育理念和設計理念。有鑒于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認真研讀教材,然后立足教學內容和具體學情,注重課外閱讀教學,為學生推薦優秀書籍,從而為學生順利開展課外閱讀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在開展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葡萄溝》閱讀教學時,在帶領學生閱讀文本之后,學生們紛紛表示出對葡萄溝這一祖國美好風景的喜歡之情。教師可以借此機會說:“孩子們,其實在我們中國像葡萄溝這樣漂亮的地方還有很多,你們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和父母一起閱讀《沙漠綠洲》《火焰山腳下》,去感受一下祖國美好風光的獨特魅力?!边@樣,學生在內心很自然會接受和認同課外閱讀,并且在行動上有效落實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積極組織學生相互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同時互通有無,互相分享閱讀體會。例如,教師可以將周三的早會課確定為好書推薦時間,每次安排二到三個學生上臺將自己喜歡的書籍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進一步增強課外閱讀效益。
四、 優化小組合作,擴展閱讀深度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真正的主人,進而有效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注重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合作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恰好和新課程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日益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例如,針對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寓言主題推薦的《拉·封丹寓言》,教師可以為學生選擇以狐貍為故事主體的《佃農、狗和狐貍》《貓和狐貍》《狐貍和半身像》,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閱讀,共同使用課堂所學寓言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首先,教師可以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為小組布置具體學習要求,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與交流,進而推動學生深入思考。在此基礎上,由各個小組推薦一個代表,將小組學習心得在課堂上進行發言,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不斷拓寬學生課外閱讀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學生課外閱讀思考能力。
五、 開展閱讀評價,增強閱讀熱情
教師在指導中高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應重視開展閱讀評價,以便增強學生自主閱讀的內驅力,以便使學生課外閱讀熱情更加持久?!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閱讀方法、習慣和興趣,同時也需要關注學生的閱讀范圍、選擇和質量。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教學評價時應同時關注這幾個維度,具體采取以下幾個方法:第一,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應該說,過程性評價和終極性評價二者之間是一種密不可分、互為因果的關系,終極性評價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較為容易,但課外閱讀更加注重學生自主閱讀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應更加注重開展過程性評價。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應注意檢查學生的讀書筆記、摘記、閱讀卡等書面材料,然后定時、定主題地對學生課外閱讀過程進行有效監控。第二,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應該說定量評價是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評價的底線,應嚴格按照新課標要求只增不減。但是,教師還應在定量評價的基礎上引進定性評價,充分發揮二者的配合與引領作用。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外閱讀記錄情況,重點考察學生的閱讀態度,對學生課外閱讀進行合理評價,評出“閱讀之星”,只要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給予這個榮譽稱號,無須過于限制評定人數。
六、 鼓勵自主閱讀,培養閱讀習慣
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并獲得良好的成效,但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仍然深刻影響著師生,使其過于重視課堂閱讀教學而忽視課外閱讀,進而導致小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根據相關調查結果表明:目前許多小學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質量。鑒于此,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開展課外自主閱讀,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什么是良好的閱讀習慣呢?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不是單純地讀完一篇文章就算完成,而是學生的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積極思考,能夠從根本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所要表達的含義,從中得到一定的收獲。首先,應指導學生學會靜心閱讀,并且學會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尋找問題,進而深入思考問題,最終產生情感共鳴。其次,教師還應要求學生逐步養成多動筆的習慣,將閱讀到的一些優美詞句記錄下來,并且將自己的感想寫下來,加深理解。最后,小學語文教師還應加強家校聯系,引導學生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七、 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在全國范圍內的普及應用,為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指導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教師必須堅持新課程教育理念,主動和編者、教材進行深入對話,營造溫馨氛圍以激發閱讀興趣、立足課內指導以教給閱讀方法、認真研讀教材以科學推薦書籍、優化小組合作以擴展閱讀深度,從而有效落實新課程教學要求,不斷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吳美珍.讓閱讀之花競相開放:結合新部編教材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20(5):79.
[2]趙麗娟.“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相結合的閱讀模式探討[J].新課程研究,2019(8):118-119.
[3]周霜.統編教材背景下課外閱讀指導策略談[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8):49-50.
[4]俞雪金.統編版教材背景下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策略點滴談[J].新教師,2020(7):41-42.
[5]徐建華.部編版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9(10):46-47.
作者簡介:
陳麗麗,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市高殿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