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云
摘 要:當前,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素質教育也被大力推行,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受到了廣泛關注。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通過問題解決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提高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該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文章首先就解題能力對核心素養的影響進行研究,其次分析目前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時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促進教學的具體建議,以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穩定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解題策略
如今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教育體制不斷變革,就小學數學這門學科而言,如何在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滲透核心素養是至關重要的,如此便可鞏固基礎,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方式,轉換傳統高階數學的學習思維模式,才能在最短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引導學生系統合理的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
一、培養兒童數學方面核心素養的意義
(一)培養兒童邏輯思維
若想對兒童數學方面核心素養加以培養,需要教師實施系統化的課堂教學,因為數學知識呈現出實用性、豐富性以及多樣性的特征,人們可在工作和現實生活的一些事件當中對數學信息加以提取,進而對問題加以解決。所以,對兒童數學方面核心素養加以培養,可以增強兒童的邏輯思維,促使其在實踐當中對所學知識加以運用,進而對現實生活當中的問題加以解決。
(二)增強兒童思維的敏捷性
核心素養可以強化兒童思維的敏捷度,經過專業數學觀點來對問題加以分析判斷以及解決,兒童可從宏觀角度對事物具有的實際特征加以把握。也可從微觀方面著手,從某個方面對事件加以分析,由局部一直到整體來對事物加以認識,培養兒童數學方面核心素養??梢源偈蛊湓诜此伎偨Y當中對未來生活以及學習加以規劃,借助數學思想對事物之間具體聯系加以認識,通過公式以及圖形來對事物具有的真實狀態加以反映。
(三)激發兒童數學興趣
對兒童數學方面核心素養加以培養,可以激發其數學學習興趣,讓其在數學知識進行學習之后,自由選擇解題方式。并且在實際生活當中對數學思維加以運用,進而對解題之后的成就感以及樂趣加以感受,這樣可以促使兒童主動投入到學習之中,提高其學習效率。
二、實現小學教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建議
(一)增強數學教學內的情境設置
設置教學情境是活躍課堂、充分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有力舉措。在小學階段,小學生處于思想煥發、活潑愛動的狀態,數學是一個計算量大而且內容較為枯燥的學科,調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就可以通過引人入勝的情境設置來實現。譬如,在小學階段中學習平面圖形知識時,設置情境為:拿出一個七巧板,直接展示在小學生眼中,讓小學生自己數七巧板中有多少個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數學教師可以將七巧板拿給小學生,讓小學生進行現場的數,如此一來,小學生可以親身現場的體驗,深化對平面圖形知識的理解。情境的設置可以讓小學生將數學問題轉化到目前正在面臨的問題,使得小學生能夠身臨其境,主動地將自己代入情境中去,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思考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一種循循善誘的意味,小學生自然而然地就進入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后,深化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在不知不覺中的就培養了小學生自主的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簡單化數學問題,提高數學問題的理解性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的中的一種就是使得小學數學問題簡單化。在剛開始接觸數學學科的時候,處于懵懂的小學生是茫然的,是一無所知的,他們對于學習復雜的數學是難度較大的。小學數學教師要認真地研究小學數學的知識和問題,努力地探究讓對小學生復雜的數學難題轉化成簡單問題的方法,尋找一條利于小學生理解的數學解決問題的途徑。在化復雜為簡單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循序漸進,將數學復雜的問題進行抽絲破繭,一步步地引導小學生去理解,使得小學生的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路明晰,解題流程合理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不論是在講解知識,還是講解題目,要學會充分地利用化繁雜數學問題為簡單化數學問題的途徑,這樣一來,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地訓練和培養,有助于小學生去理解數學知識和難題,幫助小學生在學習知識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
(三)提高數學教學與小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
在現實生活中,數學知識的運用處處可見,時刻地存在于我們的周圍。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數學老師采用刻板的數學教學方式,一味地照本宣科,抑制嚴重地禁錮了小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而且在講題過程中,嚴重地脫離了實際生活,對于小學生的能力的培養過于的追求高分成績,而忽略了數學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價值性。為此,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從實際生活中入手,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的隨機應變的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銘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應當仔細認真地觀察現實活動中的數學知識運用案例,從生活實際中提取給小學生講授的課程的教學素材,充分地將數學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使得小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將學習的數學知識理論能夠與實際生活充分地結合起來,大大地提升數學科學的價值。
(四)實現互動教學
處于小學階段的小學生的思維開發能力的空間范圍很大,可以打破成年人固有的思維模式,多個角度地去思考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能夠充分地利用這一點,推動互動式教學的實現。在講授課程之中,數學教師要轉變以往僅僅站在講堂上授課的模式,不再一味地站在課堂上給小學生滔滔不絕地講授知識和問題,而是直接地將問題拋給小學生,讓他們自主地思考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再鼓勵小學生自主地發言,講述自己對該問題的看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得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提升數學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如此一來,不僅僅可以大大地提升小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而且推動小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結論
總之,小學生學習好數學學科,對于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今后的發展具有的價值。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地強化對小學數學知識和問題的研究,采取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小學生的潛在的能力,推動小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也帶動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增強。
參考文獻
[1]鄭曉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中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20(11):63-64.
[2]唐海軍,葉娟,張靜.小學低段計算教學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同數連加的解決問題”一課為例[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0,36(0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