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歷史的教學主要強調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以往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多采用一言堂的方式進行,師生之間很少有溝通與互動,因此學生難以對課程產生興趣。新課改之后,中學的教學課堂有了極大的變化,尤其重視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這就是所謂的“讓學課堂”,即教師讓學生自動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與愛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讓學課堂”;構建策略
一、 引言
“讓學課堂”是近些年來興起的一種教育方法,它強調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重視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并通過設置具體的教學情景的方式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以提高學生對所學學科的興趣。這與傳統的“一言堂”式的教學方法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它也被廣泛地應用于小學和中學的各個學科上。文章以這種教學方法為導引,分析其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二、 “讓學課堂”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所謂的“讓學課堂”,就是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在初中歷史的教學當中,如果始終堅持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是很難提起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的?!白寣W課堂”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小組合作學習能力,通過把課堂歸還給學生,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相關歷史問題、相互進行講解,從而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讓學課堂”對于老師的定位也和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在課堂上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學生有任何不懂的問題都可以向老師請教,老師也對最后的問題的答案具有判定權。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學時間往往占據著整個課堂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時間,學生只需把兩件事情做好即可——聽講和做筆記。部分教師根本不給學生保留課上提問的時間,以致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許多學生因此失去了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強行的知識灌輸給他們帶來了無盡的學習壓力和記憶壓力,使得他們認為歷史就是對這些枯燥無味的歷史事件和知識點的死記硬背,絲毫沒有任何有意思的地方?!白寣W課堂”之下,老師的教學時間大大縮短,一般而言,一節課四十五分鐘,老師只會講二十五分鐘或者半個小時,剩下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課堂消化,以及和老師的溝通互動。同時,“讓學課堂”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歷史老師可以選擇一節不太難的章節,然后選擇一些平時學習良好的同學進行講解,老師充當學生在下面聽講,同時指出他在講課之時出現的一些問題,這樣做既可以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強化他們對這一章節知識內容的理解?!白寣W課堂”之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式教學,讓他們沉浸在歷史的情景下,可以提升他們對歷史事件的感觸。比如,在教學到“美國南北戰爭”這一課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林肯總統,然后發表解放宣言,底下的同學就扮演黑奴,可以自由地對“總統”進行提問。
三、 “讓學課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營造歷史學習的氛圍
歷史氛圍的營造對于一堂成功的歷史課來講十分重要。以往的初中歷史課教學以理論知識為主,這讓學生感到十分的枯燥和乏味。因此無法提高他們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愛好。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營造歷史氛圍,可以很好地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
營造歷史學習的氛圍,首先要求老師改變以往刻板的教學方法。為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歷史事件講述之時穿插進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以此來豐富課堂教學。歷史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一些細節,而細節都是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歷史小故事體現出來的,在初中歷史課堂上,這些歷史故事雖然不重要,考試也不會考,但是它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十分重要。一些初中歷史老師會模仿類似《百家講壇》的形式,這種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其次,營造歷史學習氛圍也需要學生的參與。“讓學課堂”的精髓在于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因此對于一些歷史知識點的教學,必須要以學生是否理解為判斷標準。對于一些較難理解的知識點,例如,俄國的十月革命,以及之后的戰時共產主義和新經濟政策,這一塊的知識點會涉及很多的政治經濟學內容,這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講是非常難以理解的,這時如果再繼續以往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背誦這些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歷史意義,那是很困難的,并且即使是記住了,到考試的時候由于并不明白其中的內涵,對于相關題目也很難下手。對于這些知識點的教學,如果學生確實難以理解的話,可以暫時跳過,然后再利用一些課余時間或者是選修課的時間進行講解,因為在非歷史課的時間,教師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講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將這些難以理解的知識講解出來,這樣的目的就不在于要求學生記憶一些歷史知識點,而是以提高他們對這些歷史事件的了解和興趣為目的,在這些場合,教師可以以同學生的交流與互動為主,通過學生提問,教師解答的方式進行,或者直接采取大學課堂上經常采取的研討會的形式進行,這樣教師可以十分清楚地明白學生的難點在何處,并且做出針對性的解答。
(二)豐富歷史課堂形式
傳統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形式單調,而且主要以老師講解為主,因此很難做到真正地“讓學課堂”,為了提高學生在歷史課堂中的參與度,必須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
互動教學法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這一般在大學課堂之中應用頗多,但是在擁有繁重教學任務的初中和高中應用率還不高。相比于語文、數學、外語等主課來講,歷史教學壓力并不大,并且歷史課趣味性強,許多學生對一些歷史故事和歷史事件也多有了解,因此方便課堂上的互動。
提問是一種很好互動教學方式,為了防止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唱獨角戲,適當地在課上提問顯得很有必要。比如在講到“后漢”和“三國”這段歷史之時,由于有許多學生都看過《三國演義》,因此對這段歷史有些許了解。教師在上課之前,便可以提出如下問題:“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關羽、諸葛亮這些人物與正史當中有什么區別?”“在三國英雄當中,你最喜歡哪個歷史人物,為什么?”通過這些提問,老師與學生之間便可以展開討論,豐富課堂環節。
在某些歷史課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相關視頻、影片的方式,來吸引學生關注,以此提高他們對于這堂課的學習興趣。比如關于“抗日戰爭”,可以在教學前播放“南京大屠殺”的相關視頻資料。
(三)利用歷史故事進行教學
歷史故事是歷史教學當中的非重點內容,但是對于提高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大的幫助。通過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穿插歷史故事的講解,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并且,在教師講解歷史故事之時,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時間讓學生展開討論,以發揮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思考,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利用歷史故事進行教學,可以采取教師講解、課堂播放相關視頻以及在課堂進行模擬化教學等手段。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PPT等現代化信息設備輔助教學。利用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許多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開始進入各大中小學的校園之內,比如,現在已經基本普及的多媒體化教學,在初中歷史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們若能充分地利用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并能做到將其與傳統課堂教學相聯系,將會大大方便課堂上關于歷史故事的教學。
例如,利用PPT的課件展示,將各種有趣的歷史事件用連環畫的方式展現出來,能夠更好地加深學生的印象。例如,關于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這一課的講解,如果單憑課本上的內容的話,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但是這一課中的歷史事件較多,所以很容易做成連環畫的形式。這樣,通過這些很有趣的、故事性很強的連環畫,學生對這一課的理解就會更為直觀易于接受。
利用多媒體,還可以放映一些相關的歷史紀錄片或者是歷史電影,這樣在之后的課本教學之時,學生便有了一個對于這個歷史事件的基本印象。比如,電影《最長的一夜》,講述了二戰時期盟軍諾曼底登陸的故事,這個故事在歷史課本中只是簡單地提及了一下,但是這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事件,而且充分揭示了戰爭的殘酷性以及和平的來之不易。電影就能很好地體現出這種思想感情,所以學生觀看這些電影對自己了解歷史知識大有裨益。
此外,在具體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改變教學方式,利用各種活動進行歷史故事的教學,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與學生的參與度,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
比如,對于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歷史事件,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歷史課堂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這一課的理解。比如,《文成公主入藏》這一歷史事件就很適合學生進行角色扮演。
關于歷史故事,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舉辦相應的歷史大講堂,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對于歷史的興趣愛好。例如,學校可以開設相應的選修課,對于一些歷史老師來講,一些在歷史課上沒有時間講的有趣好玩的歷史故事,便都可以在選修課上講,而且選修課都采取自愿的形式,感興趣的學生自然會來報名聽課,因此課堂氛圍都很好,這也充分實現了“讓學課堂”的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宗旨。這樣,通過選修課和正式歷史課之間的結合,初中的歷史教學成績一定可以得到極大的改善。
四、 結語
總之,在如今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學的重點已經不在學生的考試成績與排名,而在于他們對歷史知識本身的興趣上。初中階段是學生接觸歷史的開始,千萬不能因為過于重視考試成績,而扼殺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通過構建“讓學課堂”,將本來屬于學生的課堂還給學生,可以充分提高他們在歷史課中的參與度,進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他們對歷史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朱翔宇.初中歷史“讓學課堂”模式的構建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9,141(3):14-15.
[2]宋從兵.初中歷史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122-123.
[3]宋立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5:172-173.
[4]李文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2):23.
[5]崔郁柏.開卷考試模式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9(82):162-163.
[6]馮靈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淺析[J].教育科學:引文版:72.
作者簡介:高靜汶,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