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情況下,國家以及社會都高度關注幼兒園的教學問題,而打擊樂的音樂教學也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打擊樂的音樂教學可以為幼兒帶來音樂上的直觀感受,更能調動他們的音樂情緒,將音樂教學的最終目標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目前,我國對幼兒園打擊樂教學的研究不夠深入,致使幼兒園打擊樂教學面臨諸多問題。因此,幼兒園及幼兒教師都在極力摸尋幼兒園打擊樂游戲化教學的方法與策略,以此提升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以及學習熱情。文章首先簡要分析了幼兒園打擊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隨后又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幼兒打擊樂游戲化教學實踐與探索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打擊樂;游戲化;實踐;探索
一、 引言
國家以及社會越來越關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教學。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由歌唱,韻律,打擊樂,欣賞和游戲五方面組成,每一個部分的教學目的都是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讓他們可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但是目前幼兒園打擊樂的音樂教育教學出現了許多問題,幼兒園與幼兒教師都在極力思索,能夠實現幼兒園打擊樂音樂活動游戲化的實踐及目標。首先將幼兒園打擊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度探索,為解決這些問題,設置游戲化活動,增強幼兒園打擊樂的教學效率,讓幼兒可以在打擊樂的學習之中,激活他們的音樂細胞,也推動幼兒園打擊樂音樂教育的長期穩定發展。
二、 幼兒園打擊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幼兒對樂感不敏感,肢體語言配合不當
幼兒正處于對一些事物理解不深入的年齡階段,所以在幼兒園打擊樂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幼兒不能夠準確理解幼兒教師對打擊樂的講解,導致一些樂感不強,身體協調能力較差的幼兒不能夠融入打擊樂教育課堂,對一些音樂活動不感興趣,極大程度上讓幼兒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因為樂感不強的幼兒,難以跟上音樂的節奏,更不能夠使身體與音樂相融合,合理地支配身體的協調活動,由于幼兒無法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以至于他們對打擊樂并不感興趣,想要使幼兒深入理解打擊樂的意義可謂是難上加難。如果幼兒都不能夠與課堂相融合,不想要去感受打擊樂的美妙之處,幼兒教師也就無法深入進行打擊樂的音樂教學,阻礙打擊樂教學的蓬勃發展。
(二)教師的教學方式無法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
打擊樂的音樂教學目前是幼兒園所關注的重點科目,在各種各樣問題暴露的情況下,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出現了嚴重問題。在傳統的打擊樂的教學課堂,教師只是將一些樂理知識以及打擊樂的基礎講述給幼兒,在幼兒的年齡階段,他們對這些枯燥的知識并不感興趣,呆板的教學課堂更不能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相對沉悶的課堂,讓幼兒無法集中精力跟上教師的步伐,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卻不能夠摸索出更適合幼兒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幼兒在長期以往的打擊樂學習之中,并不能夠真心地去享受打擊樂的音樂魅力。在課堂的教學當中,幼兒教師不能夠貼合幼兒心理,無法找到幼兒感興趣的樂曲模式,讓幼兒對節奏感與韻律感的感受無法增強。例如,在打擊樂的學習之初,教師卻不能夠選擇一些音調變化分明,節奏明朗的音樂,也不能夠與適合的樂器相配合,最終,導致打擊樂的音樂教育課堂逐漸走入刻板的形式,使得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出現偏差,更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無法提升興趣及自信。教師也不能夠緊緊跟隨幼兒的心理變化,不能夠加強與幼兒的溝通與交流,最終使打擊樂的音樂教學,給幼兒留下晦澀難懂的印象。
三、 幼兒園打擊樂游戲化教學實踐與探索的策略
(一)營造游戲化的教學氛圍
幼兒園打擊樂的音樂教育課堂上,應該營造出游戲化的教學氛圍,使之配合音樂的節奏,讓音樂教學課堂帶動幼兒的感官情緒,使幼兒更深入地理解打擊樂的意義,在打擊樂的課堂之中提升興趣自信,并且培養出幼兒的音樂才能與素養。恰當的教學氛圍可以使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事半功倍,不僅能夠讓幼兒深刻理解課堂的教學內容,也可以有效地推動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例如在學習《鈴兒響叮當》這一課程內容時,幼兒教師就可以首先以故事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由于圣誕老人每年都要為小朋友送出禮物,所以他會選擇在每一年的12月份將禮物進行包裝,切實滿足小朋友的愿望與需求。但是小朋友們都將所有的樂趣希望寄予在禮物當中,卻將圣誕老人包裝禮物時的辛苦拋之腦后,以此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學習熱情。就是可以把撒種子,修雪橇,鍛煉身體,包裝禮物等等作為學習擊打樂的一個輔助過程,并且將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完美地配合課堂教學,在這種教學狀態下,幼兒教師就可以放出《鈴兒響叮當》的音樂,將擊打樂的教學氣氛推向高潮。也可以把幼兒分成春、夏、秋、冬四個小組的形式,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有扮演圣誕老人的機會,并且有興趣的完成教師分配的每一項任務。讓打擊樂的教學課堂與游戲化活動相配合,在簡單的游戲過程中深刻體味打擊樂的魅力。幼兒可以根據不同的動作,不同的游戲活動,來熟悉每一種音樂的感覺。在不同的情景之中要選擇不同感覺的樂器與之配合課堂游戲化教學氛圍,幼兒更可以在不斷的摸索改變過程中,找出最適合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音樂類型,去感受四季的聲音,體味音樂的意義。創建游戲化的打擊樂教學課堂,讓幼兒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既提升學習的樂趣與熱情,也感受到音樂符號的跳動,在游戲化活動的開展之中,可以使打擊樂的音樂教學氛圍達到高潮,促進幼兒的學習興趣,全面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以及音樂才能。
(二)以游戲化的方式選取打擊樂教學材料
對于幼兒園打擊樂的教育來說,樂器的選擇是打擊樂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條件。但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打擊樂的教學材料也在不斷地深化改革之中。教師要有獨到的眼光,選擇最適合幼兒學習的打擊樂材料,更能使打擊樂的內容,可以配合游戲化的活動,不斷地將幼兒園打擊樂的游戲化策略深入探究,真正地讓幼兒對學習材料感興趣,對打擊樂的教學課堂有熱情,去開展打擊樂的教學活動,增強打擊樂的教學效率。將幼兒熟悉的樂曲融入打擊樂的教學課堂,可以讓他們對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感興趣。比如在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就可以將幼兒感興趣并且熟悉的動畫片在課堂上播放,然后將準備好的材料放在幼兒們的面前,并且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不同的測試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去探究一些聲音的發出方式。在播放《熊出沒》過后,教師可以讓第一小組用材料去模仿出熊二走路發出的聲音,讓第二小組選擇合適的材料模仿光頭強打槍的聲音,讓第三小組不斷地探索出何種材料才可以發出電鋸砍樹的聲音。讓學生能夠用平常所能接觸到的材料,就可以感受到擊打樂的存在,使打擊樂可以融入幼兒的平時生活,鼓勵學生去探索各種材料能夠發出的聲音,幼兒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已經對打擊樂形成了更為明確的概念。課堂上的探討與游戲設置,可以使打擊樂的教學氛圍變得活躍且熱烈,以此培養學生對打擊樂的興趣和熱情。例如,在學習《年獸來了》這一課程的內容時,就是要讓幼兒仔細聽其中的一些聲音,比如打年糕,炒年菜,打腰鼓,滾元宵,這些聲音都極具特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材料,模仿這些聲音的發出。打年糕的聲音,可以利用木棒敲擊木碗而模仿出來,炒菜的聲音也可以用不銹鋼勺子敲擊盆子來體現,滾元宵的聲音利用黃豆裝載盒完美展現,在敲打模仿的過程中,幼兒也可以進行相應的總結,明確木質樂器與金屬樂器的特征和感覺,將樂器的表現體現得淋漓盡致,讓幼兒在親手實驗的過程中,感受到打擊樂的神奇之處。
(三)將肢體游戲融入于打擊樂教學
相比于各種各樣的樂器,其實人的身體也可以成為一種能夠發出有節奏音樂的樂器,利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如拍手,跺腳等一些具體活動方式都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最終形成打擊樂的演奏模式。所以教師讓幼兒利用肢體游戲來體會打擊樂的節奏與感覺,更能使幼兒可以積極地參與課堂。例如在學習《竹竿舞》這一課程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幼兒用拍手的節奏,體現竹竿舞的表演模式,幼兒在肢體游戲的開展過程中,能夠用最直觀的感受體會到竹竿舞的熱情,親身地參與音樂的律動,能夠對打擊樂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對一些音樂的律動更記憶深刻。教師也可以組織幼兒一同用拍手的律動來演奏竹竿舞的音樂感覺,這不僅可以讓幼兒們都可以融入打擊樂的教學課堂,也可以促使幼兒在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過程中,對打擊樂有更積極的學習目標。將肢體游戲融入與打擊樂教學,這是一種讓幼兒感同身受的教育模式,在游戲過程中不僅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也能對打擊樂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讓幼兒深刻地感覺到,原來打擊樂離他們的生活并不遙遠,不斷體會到打擊樂的概念與意義。
四、 結語
在幼兒園打擊樂的教學面臨瓶頸的情況下,幼兒園以及教師合理地運用游戲化教學配合打擊樂的教學課堂,能夠有效激活幼兒的音樂細胞,并且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游戲化的教育課堂,將打擊樂的教學推向了另一個嶄新的模式之中,摒棄傳統的打擊樂教學模式,推動幼兒園打擊樂教學的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霄霄.幼兒園打擊樂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科教導刊,2018(24):141-142.
[2]葉敏.淺談幼兒園打擊樂的游戲化教學[J].文教資料,2018,802(28):215-216+232.
[3]張虹.探究幼兒園打擊樂音樂活動游戲化策略[J].下一代,2019(5):1.
[4]張海霄.淺析幼兒園打擊樂音樂活動游戲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28):256-257.
[5]盧素凡.幼兒園打擊樂音樂活動游戲化策略[J].考試周刊,2018(78):187-188.
[6]郭笑瀟.幼兒園游戲化打擊樂教學初探[J].報刊薈萃,2018(10):238.
[7]李麗娟,王琪.幼兒園打擊樂音樂活動游戲化策略[J].科普童話,2019(8):131.
[8]蔡愛華.幼兒園打擊樂活動中游戲化策略的有效運用[J].華夏教師,2018,118(34):67-68.
作者簡介:栗娜,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