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亭羽
摘? 要:在任何教育階段語文都是其中的重要學科,初中語文也是一樣,在中考中也占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所以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們課堂學習的有效性,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師工作中的重點內容。本文主要從轉變教學方式、設計教學活動、革新教學理念三方面入手,簡要分析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方式;教學活動;教學理念
所謂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就是在初中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轉變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來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既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又能夠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發展,促進學生們課堂學習效率及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對此,筆者立足實際教學經驗,對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進行簡要分析,供各位同仁參考、交流。
一、轉變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氛圍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語文的教學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講授,在黑板上板書教學重點,學生在臺下搖頭晃腦、昏昏欲睡,課堂學習氛圍沉寂、死板,“教”“學”效率均不佳。所以,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善于轉變教學方式,學習先進的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形象化、生動化,給予學生們課堂學習的新鮮感,在優化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學李白的一首思鄉詩《春夜洛城聞笛》時,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只是帶領學生們了解詩人的信息、古詩的寫作背景、古詩的現代釋義等。但是,我在教學中就引導學生們在古詩的朗讀中注意節奏,學會抓詩句中的重點詞,注意讀音的輕重和速度的快慢,并且給學生們做示范,一邊讀一邊輕輕地在講臺上敲打節奏,指導學生們模仿練習,還可以請班上語文朗讀水平比較好的學生領讀,其他學生一起在桌子上給她打節奏,在輕重緩急的節奏中,引導學生們共同感受古詩句中的內涵,理解詩人的情感。古詩朗讀方式的轉化,很好地優化了課堂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并進一步幫助學生們記憶與掌握了古詩內容。
二、設計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要想實現高效課堂,就要盡可能地利用好課堂教學的45分鐘,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既能完成教學目標,又能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收獲,達成教書育人的目的。但是人都有惰性,學生們在課堂上不能一直保持十足的學習熱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立足初中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多設計一些趣味性強、有吸引力的課堂活動,來調動學生們的參與熱情,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愚公移山》這篇古文時,在帶領學生們掃清生字、生詞障礙,完成文章釋義和重點詞語、語句的解析之后,我會引導學生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白話文式復述,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們上臺進行情境表演:1名學生進行旁白講解,其他幾名學生分別扮演愚公、愚公之妻、河曲智叟、操蛇之神等,讓參與表演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語言、語氣、動作、神態等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表演。這樣的表演情境創設,能夠給予學生們眼前一亮的感覺,躍躍欲試地都想要參與表演,既調動了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又很好地提升了學生們的課堂學習效率,一舉兩得!
三、革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唱“獨角戲”的時候居多,一般只是關注自己在課上完成了多少教學目標,交給了學生們多少語文知識,但是卻容易忽略學生們學到了多少、掌握了多少,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更缺少對學生需求的關注。對此,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我們就要革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學會適時地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們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學習。
例如,在教學《被壓扁的沙子》這篇課文時,我沒有直接進入主題教學,而是要求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文章閱讀,并討論“是介紹沙子的知識嗎”“題目是《被壓扁的沙子》,內容卻是恐龍滅絕的原因,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是否偏離主題了?我們換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會不會更好”“在探究恐龍滅絕的原因時作者的觀點是什么?他的觀點以什么為依據,又是怎樣推論出來的”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們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得出答案,并在最后進行組間答案展示,由教師進行總結。這樣的學習方式,很好地優化了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促進了學生們合作意識的提升,并有助于學生們主動探索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激發。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全面實行的今天,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其必然結果,同時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想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就必須注意教學方式及教學理念的轉化,以激發學生們的語文學習熱情,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來,形成愛學語文、學好語文的良性學習狀態,以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姜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策略[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5):32-32.
[2]胡紅麗.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24):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