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
【內容摘要】英語的應用范圍很廣泛,不論還是將來從事的是否是數學相關的業務,語言能力將伴隨學生一生成長。我們可以看到,信息技術也廣泛應用在教育行業,改革了教學方法、減少了教師負擔,同時教學形式也變得豐富多彩,傳統教學擺脫了以往的枯燥和乏味,學生學習開始高效而靈活,教學面貌煥然一新。如何才能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這就成為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 課堂教學? 提高策略
引言
那么“有效”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可以理解為有沒有進步或者發展。由此引申,教學有效性的意思就是在限定的教學時間內,學生有沒有進步或者發展。如何才能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那我們就要先來分析目前初中英語課堂存在的問題,需要什么改進。筆者并非討論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由來,而是著重探討怎么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這是我們課程建設的關注點所在。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在實地走訪的基礎上,筆者了解到許多初中學生并不覺得上課有趣,而且覺得課堂是枯燥無味的。或者自己不想認真學習,也不知道學習英語對自己未來的巨大幫助。教學活動由兩個主體構成,就是教師和學生,如果要使得課堂不枯燥無味,那么這兩個主體都需要發生改變。很多學校表面上都號召“趣味課堂”,但是真正做到的卻很少,許多學生根本不重視,沉溺于低頭搞小動作,教師教學也十分的枯燥無味,只能是沒有效果的。
二、做好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設計
許多初中英語教學的教師重視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他們只是模仿教材的順序,在這個書本的模板上,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或者講幾個語法,有點照葫蘆畫瓢的意思。筆者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發現高效的導入設計能夠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學生不只是要學會課本知識,教師不能只關注作業本身,要學會尋找資源,挖掘一些新穎的、趣味的導入設計,讓學生學得輕松,逐步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一是游戲導入。利用一些小游戲,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或者是和教學內容掛鉤的游戲,這樣效果更好。
二是質疑導入。挖掘孩子們的好奇心來幫助他們完成教學任務,初中生處于獨特的心理階段,如果他們發現問題時,一般都會很好奇,想要自己去探索了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預設問題來提升課堂效果。
三是情境導入。因此教師在講授英語的課程時,不要籠統地一筆帶過,可以建立一定的英語情境,只有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夠真正提過教學實效。如果照著課本講例題,雖然這樣看起來很有邏輯性,也有利于學生系統復習,然而沒有課堂環境,沒有講解那些書面上看不到的、現實中又需要遵循的知識,導致學生一片茫然。
四是遷移導入。部分教師制作水平有限,甚至照搬照抄網絡課件,不能為本班學生因地制宜。還有的教師在課件制作中,側重于書面文字堆砌、插入大量音像視頻,未能明確規劃教學目標,使學生感到“不知所學”。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利用遷移導入,來讓學生適應新知識的獲取需要。
三、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趣味性
1.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班級里多舉辦草坪會議、壩壩會、學生活動,讓學生給自己提意見,收集他們的看法,從而改進我們的英語教學工作,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在回到辦公室以后,把這些提出的問題,一一分析整合數據,利用統計表制作出來,可以看到問題的分布情況。除了走訪學生以外,可以根據學校的需要,多開展一些競賽活動。樹立典型的班級形象,發揮先進模范帶動的作用,在整個班級都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2.利用高效的提問提高教學有效性
教授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思考,鍛煉學習思維,老師更多的是充當引導者的角色。比如,教師可以采用提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學會思考。在每節課開始以前,教師要把這些備課的要點熟悉,提前準備好可能出現了問題,注意這些問題的質量和高度,要循序漸進、有條不紊,使得學生可以有效思考。
3.注意提煉自身的語言
日常教學中,有些教師習慣于簡單的播放課件,但只是停留在精美的幻燈片播放,并沒有針對性的講解,試圖以新媒體取代講課,所以這樣的結果就是把幻燈片演示了一遍,學生跟著教師觀看,腦海里的印象不深,教學效果偏低。教師必須要自己思考,因地制宜,發現本班的特點,提前判斷好教學重難點,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減少重復啰嗦的話語,達到精講的目的,留著更多的課堂時間讓學生鍛煉思維能力。
4.做好課堂教學反饋
目前,大部分教師對信息化教學都知曉,QQ、微信、釘釘教學也是隨處可見。在許多中小學的外語課堂中,教師利用投影儀進行教學,但卻不能建立互動的、直觀的語言環境。部分教師對新媒體教學存在偏見,認為這會讓教學程序更為復雜。
許多教師不及時更新信息化教學知識儲備,在教學中經常遭遇突發的技術問題,如電腦故障、網絡中斷等,發生這些教學突發情況,就在于教師對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和應急措施缺乏訓練。
我國教育行業由各類學校構成,分布在基礎教育、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等不同的領域。初中英語教師在學校里的教育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教師的反饋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質量。傳統教學的弊端已然凸顯,教學課程要實現改革,教學反饋便是為基礎。不斷升級的現代信息技術,縱深推進了現代教學改革,使信息技術和教學理念自然融合。近10年以來,各行各業的信息技術日趨成熟,要實現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已經具備了物質條件。然而,日益提升的信息技術與一線教師教學能力滯后出現了矛盾。教師在課堂教學后,必須要做好這方面的調查研究,讓學生能夠說出自己的意見,根據學生的反饋意見來改變教師課堂教學策略。
四、不斷提高作業的質量
什么是高效的作業呢?其實就是這種作業可以讓學生主動完成,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耗費時間短,學生壓力小,從而使學生愛上作業,愛上這門學科,讓學生在作業中獲得樂趣,提高能力,全面發展自己。對作業量增減的依據是不同學生的發展水平和對其發展的要求。教師必須提高這種作業的質量,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可以完成,并且完整地記住了知識點,不要做一些作業量大、效率低的書面作業。
結束語
過去,我們經常聽到老師被比喻為“園丁”,教師熱情耐心的澆灌著祖國的花朵,照顧每一朵不同的花,就像在生活中照料每一位學生。這種關系模式下,學生是緊緊依賴教師的。然而新時代的來臨,初中英語老師必須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初中英語教師還要注意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同時讓教學形式也變得豐富多彩,傳統教學擺脫以往的枯燥和乏味,最終學生學習開始高效而靈活,實現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
【參考文獻】
[1] 劉書紅.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5):71-72.
[2] 張小錄.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 甘肅教育,2019(13):129.
[3] 董梅. 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 課程教育研究,2017(47):115-116.
[4] 張平安.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 學周刊,2017(07):51-52.
[5] 李想. 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D]. 東北師范大學,2010.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羅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