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軍
【內容摘要】作為一種極具教學實效的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運用案例,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枯燥的內容有了感性的認識,加快了學生對內容的認知過程,有利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推進。本次研究通過調研,旨在提供相關建議促進教學。
【關鍵詞】案例? 初中? 道德與法治? 教學方式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主的教學手段,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十分契合,有利于初中道德與法治建設的教學提升。案例本質上是一種通過實際體驗進行教學的過程,結合實際教學和道德與法治內容,教師只是扮演著課堂設計者的角色,鼓勵學生通過積極的討論來提升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將真實的生活案例融入到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在分析和討論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促進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不僅要傳授相關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從初中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案例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注重教學導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內容非常多,涉及到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法律知識的普及。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趣的教學導入可以提升學習學生對內容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案例選擇過程中,教師應該遵循實踐性極強的原則,選取和學生生活相關的案例并結合教學的理論知識,讓學生迫切認識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在案例中學習知識,獲得個人體驗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達到道德與法治法制教學的既定目標。教學導入是教學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教學導入來滲透教學的相關內容,提升學生對課堂的好奇心,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
例如,在七年級《法律初探》的教學中,通過教學導入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原那坡縣縣長湯某。在2012到2015年期間擔任縣委副書記,濫用職權非法接受屬下和他人財物高達200多萬人民幣,案發后,依據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湯某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讓學生在案例閱讀后思考湯某犯罪的相關問題:湯某犯了什么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在這個案例中湯某的行為帶來了什么不好的影響?接下來,讓我們學習今天的教學內容,法律初探。通過案例進行教學導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大大的激發出來。有利于課堂教學內容的開展。
二、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切合學生的案例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是提升學生對實際生活的感悟,用具體的理論知識來指導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學生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出發點。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應該是來源于生活,并可以回歸到生活的。在生活中通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獲得能力的提升。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通過生活實踐生活相關的案例能突出了生活和課堂的有效結合,讓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效率大大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和學生緊密相關的,突出體現了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和法律意識的樹立,讓學生的生活更加合理。
例如。在學習《服務社會》這一課時時,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開展教學。通過相關內容的教學,讓學生體會服務社會和奉獻社會的意義。在教學內容完成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像去敬老院慰問老人、幫助清潔工清掃街道、做交通的小指揮員等等。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得到意識的培養和能力的提升。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作為案例進行教學把服務社會和致力于公益的意義展開相關的論述,從小樹立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奉獻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勞動,愛崗敬業的良好工作態度。
三、巧妙設計課堂,呈現多化的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體現,應該是多元化和內容豐富的,通過趣味十足的案例來進行教學是提升教學效果的保證。案例的呈現不僅可以通過教師單純的講述和簡單文本的論述,還可以是通過圖片的形式、視頻的形式以及多媒體進行相關情節的播放的等,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帶給了學生多元的體驗,讓案例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多元化的案例教學鼓勵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學習,大大提升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質量。課堂設計是課堂教學效果的保證,也是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激發的保證,在多元化的教學中滲透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內容。
例如,在初中《法不可違》這一課時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手段進行教學。結合實際案例,通過多媒體播放的形式讓學生深入了解:視頻中一個叫小明的人,因為威脅恐嚇和搶劫罪被依法懲處。通過案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守法手法的重要性,強化法不可違的法律思想,違法犯罪是對社會的極大破壞也是不利于社會的安定和諧。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有利于良好社會氛圍的形成。
總而言之,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實施環節中要教師要以學生為出發點,以內容為切入點,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質量。選取合適的案例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保證,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浦頭鎮高漢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