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錦平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作為小學生“三生教育”之一的生存教育要引起學校的重視。生存教育如何有效地落實,是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生存能力所需要的身體機能和技能要求,決定了生存教育必然成為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關鍵詞:小學體育;生存教育;滲透策略
小學生的體質呈逐年下降趨勢,這與一切都是圍繞體育達標和中考練習的體育課教學模式和考核機制有著很大的關系。小學生的生存能力是小學生為了“生存”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其中主要包括身心健康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排除營養因素的影響,體育鍛煉已經成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決定性因素。當前國內小學生的生存能力普遍較差,由于傳統和歷史文化等原因,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溺愛程度遠超過其他國家的家長。小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強、獨立性差。這些都是導致小學生存教育相對滯后的原因。
一、體育課滲透生存教育的優勢及內容
根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要求,各地方、學校要依據學習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這決定了體育教學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用適當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這為生存教育內容在體育課堂中的滲透提供了可能。同時,學校給學生安排了大量的課外活動時間,這也為生存教育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而生存技能的掌握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運動技巧、心理索質,因此,兩者具備了一定的兼容性,即可以將生存教育引入體育課程。體育鍛煉是生存能力培養的有效手段之一,沒有體能的基礎,生存教育就缺少保障。通過體育鍛煉,小學生的靈敏性、協調性、技能運用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在處理突發事件時會表現出更有效的化解手段和能力。
二、體育課滲透生存教育的實施策略
1.生存教育以急救、保健理論知識為基礎
生存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健康知識的教育,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例如,劇烈運動時和運動后不可以大量飲水,進餐后不宜運動,等等。這些情況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是會經常遇到的,通過教育,學生就能學以致用。學習心率和血壓的測量知識,可以使日常鍛煉更科學、更安全,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可以在運動的過程中配備一些常用的藥物,并教會學生這些藥物正確的使用方法。
在一次急救知識培訓中,培訓導師介紹:一位觸電人員從觸電到醫院搶救間隔二十幾分鐘,最后搶救成功。通過了解,在觸電人員送往醫院的途中,一直有人不間斷地給觸電者按壓心臟。就是這樣簡單的重復,保住了觸電者的生命。如果大家能夠掌握一些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保命。由此可見,加強運動保健、急救等理論知識的教育很有必要。
2.生存教育以體能和生存技能為保障
優異的體能和健康的體魄是社會競爭中成功的重要因素,沒有健康的身體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全面發展各項身體素質是提高體能的最佳途徑。通過體育鍛煉,使骨骼更加結實,骨質更加堅固;肌肉體積增大;促進青少年呼吸系統的發育;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此外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模擬情境來鞏固這種技能,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對學生跑、跳、攀爬等方面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有能力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離開危險區域。例如,體操技巧項目中的落地緩沖、滾翻等技能是預防學生跌傷、碰傷的一個重要手段;可以通過越野跑、爬山比賽、障礙跑等練習幫助學生適應各種生存環境。
3.生存教育以培養集體主義精神來提升
人首先具有社會屬性,作為一名小學生,同樣需要融入到班集體和學校生活中。學生通過集體活動和與同學之間的交往,積累集體生活的經驗,學會與人溝通和交往,逐漸適應生活環境。
在集體體育活動中,學生既有合作,又相互競爭。例如,球類比賽中團隊之間的交流溝通,體操運動中的保護幫助,接力比賽中的前后順序排列。這種合作、交流和競爭將影響學生的成長。例如,在以小組為單位的體育活動的合作過程中,對一些體育相對薄弱的學生進行鼓勵和幫助,這種體育團隊中不拋棄、不放棄的思想正是現實社會所欠缺的。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對于體育薄弱的學生也是一種激勵,能夠增強學生奮發向上的信心和決心。
4.生存教育以合理評價機制來考核
在常規的體育課堂中,體育成績優秀的學生經常受到關注和表揚。但是這樣的評價機制比較單一,不能體現評價的效果。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要制定一個有效的機制對課堂效果和學生表現進行考核評價。例如,學生因身高、體重等因素產生個體差異,在學習時制定不同的標準,考核時可以實施分層考核。在理論測試中,加入日常鍛煉的知識,著重對緊急救護的內容進行考核。課堂教學中對遵守課堂紀律、保護幫助有效的學生進行表揚。集體活動中,對組織能力強、善于團結的學生要予以肯定。各種考核機制與期末成績相結合,有效評價學生,引導學生自覺以教師的評價為學習方向,有效促進生存教育的落實。
三、結束語
本文從生存教育的背景、體育教學滲透生存教育的優勢、內容和實施手段幾個方面討論了如何在小學體育與健康課中進行生存教育的滲透。生存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教育過程,我們可以借鑒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以及生存教育的內容、方法和手段,特別在評價機制方面,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時,在實施過程中要提高教師生存教育的理論水平、生存技能的實踐操作能力,以便更好地在體育教育過程中滲透生存教育。
參考文獻:
[1]張勇.提高小學體育課堂運動訓練有效性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4(27).
[2]李建新,張偉.立足學生走進陽光奠基未來[J].中國學校體育,2012(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