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整體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關系到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得到高度重視。文章分析了當前我國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
關鍵詞:中小學;校園文化;問題;對策
一、 前言
中小學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學生不僅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也是發展其學習能力、思考能力、情感能力的關鍵期。針對中小學生的教學,不僅要注重文化課程,也要關注其心理發展。為了給中小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很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學校整體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校園內特殊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因此必須積極做好校園文化建設。
二、 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中小學校園文化反映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風格,它不僅校風校紀、校容校貌、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心理趨向以及人際關系,而且還包括校園建筑風格、設施設備、綠化環境等方面的內容,透射出獨特的校園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一)硬件設施建設
其一,綠化建設。小學校由于生源日益減少,辦公和辦學經費緊張,因此,也沒有必要大量購置高檔花卉林木。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校,應根據當地自然氣候條件和植被狀況,選取身邊的花草樹木來綠化,做到經濟美觀。同時也還可以利用各種節日,比如植樹節等,組織教師、學生和家長,在校園內種植花卉林木,不但節約了資金,而且為中小學校校園增添了綠色。
其二,墻面和道理美化。舊物利用,將教室墻面重新粉刷,對課桌椅重新修補,在特殊的地方,可以繪制海報,具有良好的宣傳效果,同時也使得校園美觀大方。很多中小學校都有一些閑置的舊課桌,由于部分課桌椅已經破舊不堪,維修成本較高,那么可以將這些課座椅重新利用起來,制作花園柵欄,不僅經濟,而且又大方美觀。
其三,加大對校園道路的硬化。為避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校園必須做好硬化。面對資金短缺的現狀,可以采取一些相對經濟的辦法,比如利用一些小石塊、碎磚頭等廢舊材料鋪筑一些校園小道。時間久后,在石塊和磚塊縫隙里長出小草和小花,美化校園。
(二)軟件實施建設
其一,中小學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精神文化是中小學軟件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寓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中求真、求知、求樂。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科技、文娛、體育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基礎,弘揚社會主義文化和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讓健康、高雅、生動的文化活動占領校園文化。為此,可以利用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對中小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無私奉獻等,進行主題教育活動,讓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其二,中小學校園制度文化建設。學校應將教風、學風、校風、校訓上墻,寫于學校醒目的位置。名人畫像、名人雕塑、學校標志性雕塑和勵志名言警句掛于校園適當的位置,時刻督促學生去看看大師們用怎樣的思維方法去觀察、認識世界,讓學生從這些名人身上吸取豐富的養料。建設優美、文明、整潔、有序的校園環境,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實現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有機統一。中小學校制度建設是學校各種活動開展的有力保障,學校不管規模有多小,各種規章制度一定要健全,要使機構有定員,部門有分工,干部有職責,事事有章程。
三、 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校園文化趨于表象化
當前的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很多情況下都只是一種簡單的集體活動,比如組織學生參觀、引導學生開展表演活動等,這導致校園文化未能形成應有的持續的影響力,難以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心理成長等產生積極持續的影響和作用,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當前,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很容易受到網絡上負面信息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就需要積極借助校園文化為學生帶來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幫助學生在思想精神層面實現健康成長。當前的校園文化建設流于表象化,難以達到這種效果。
(二)對校園文化建設重視不足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教學改革,全面發展素質教育。但是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中小學在升學壓力的影響下未能有效推行素質教育。這種情況下,中小學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注重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而忽視了對于校園文化的營造。對校園文化的重視不足,導致中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往往流于形式化、符號化和表面化,難以真正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協調發展。
(三)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系統性規劃設計
校園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學習發展水平以及教學發展目標,科學謀劃,系統性建設和發展。當前我國中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往往沒有做好對應的設計謀劃工作,而是將其簡單為組織學生開展集體活動,最常見的就是組織學生聽講座。這種建設模式下,校園文化整體氛圍難以形成,學生很難受到有益的影響,難以發揮校園文化對學生身心發展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導致校園文化的建設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四、 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分析
(一)提升校園文化內涵和深度
為了達到良好的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效果,就需要結合中小學生特殊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思維發展水平,注重從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引入相應的內容和素材,進一步提高校園文化的內涵和深度,強化對學生心理精神思想的內在正向引導,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心理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校園文化對學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要注意的是,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要避免以傳統應試教育的思想指導工作,要深刻認識到,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建立在學生對文化主動接受認可的基礎上,因此,在建設校園文化過程中,要避免對學生進行生硬的灌輸教育,要注重從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引入對應的內容和素材,增加學生對校園文化的感悟和理解,注重強化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可,進而促使學生將其轉化為自身的精神追求,實現預期的教育效果。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形成的精神文化追求和文化內涵,能夠對師生產生積極作用。為了順利實現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進一步提高對校園文化的重視程度,要引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自覺主動根據教學需要開展校園文化建設,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要注重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學生對校園文化進行學習和感悟,強化學生的精神發展。學校領導要注重從整體上對校園文化進行規劃和設計,引入豐富的資料和素材,配合中小學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積極推行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共同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三)做好校園文化建設規劃 積極整合多種要素
中小學校園文化的建設需要長時間經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為了達到最佳建設效果,就需要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做好整體上規劃和設計,注重從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發展階段出發,從完善校園文化的引導作用出發,對校園文化的建設方案進行設計。不僅如此,還需要根據學生發展需要,積極引入多種有益要素,比如可以建設圖書室、校史陳列館等,還需要積極做好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要注重做好人才建設和發展,要提高老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和能力,注重引導師生共同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作用,也是以校園文化實現對學生身心的健康引導和發展。
五、 結語
近年來,中小學都在大力建設校園文化,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通過建設校園文化,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習行為等產生正向的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在校園取得協調全面發展,提高教學效果,達到良好教學實踐效果,促進中小學學生的整體性發展。
目前,中小學在開展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果,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校園文化建設深度不夠、流于表面化,學校對校園文化的重視不足,校園文化的發展缺乏系統性、整體性規劃設計等。為了促進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實現預期教學效果,就需要結合校園實際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注重進一步深化校園文化內涵,做好校園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促進校園文化,實現有效發展,促進學生的身心實現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楊丹.新時期中小學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與對策分析[J].大眾文藝,2020(6):190-191.
[2]陳炳乾.構建校園文化體系 引領學校特色發展——以甘肅省會寧縣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行動研究為例[J].基礎教育參考,2019(9):13-14.
作者簡介:
黨小麗,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