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對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文化自信的建立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想要達到這些目標,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本文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并對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希望能夠為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8-0006-02
引 言
全球化時代,多元文化對學生的思想觀念、文化素養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國家對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繼承和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能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語文學科是與傳統文化聯系較為密切的一門學科,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探討了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意義
首先,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時,通常會以故事、詩詞等方式進行,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進而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高中語文教材中包括豐富多樣的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章,能夠從語言、情感、內涵等多個方面讓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從而激發其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1]。
其次,有助于緩解多元文化對學生的沖擊,特別是一些負面的沖擊。教師有選擇地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讓學生吸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內容,從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抵消多元文化沖擊產生的負面影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蘊含著我國古圣先賢的傳統美德、為人處世態度等,這些都是學生思想、精神世界發展的食糧,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最后,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能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其建立起文化自信,使其秉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來學習、繼承、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文化自信的建立,高中生會主動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并且將發揚傳統文化當作自己的責任。高中生是未來中國社會發展的主力軍,這對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將會起到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2]。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現狀
1.傳統文化滲透程度有待加深
從當前的教學情況來看,雖然多數語文教師認識到了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性,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部分教師單純地通過讓學生誦讀和記憶古文及古詩詞的方式進行文化滲透,并未對這些古文或者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予以深入的挖掘,導致傳統文化的滲透程度不夠深入。還有部分教師在開展古文教學時,側重于讓學生翻譯文章、記憶文章中的重難點詞匯和語句等,很少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章所傳達的思想感情,這也是傳統文化滲透程度有待加深的一個方面。
2.學生無法擺脫對工具書的依賴
高中語文教材中涉及傳統文化的內容,通常是一些古文、古詩詞等,在學習這些文章時,學生習慣于依賴工具書理解文章的內容,很少自主進行思考和探究。工具書雖然方便,但容易讓學生形成依賴心理,不利于他們對古詩文的深入理解[3]。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會趨于僵化,在傳統文化繼承的過程中,難以利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創新和發展。
3.缺乏傳統文化滲透氛圍
只有在相應的氛圍中,學生才能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而語文課堂是滲透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如果缺乏傳統文化滲透的氛圍,必然會影響學生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雖然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章,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方法比較刻板,不利于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例如,部分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將重點放在了字、詞、句等的釋義講解上,導致學生感受不到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滲透也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策略
1.有意識地滲透傳統文化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滲透傳統文化,對古文或者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予以深入的挖掘。教師在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古詩文的精髓,引導學生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章所傳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傳統文化觀念等,在此過程中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民族價值觀等的了解和認可。
例如,在教學《師說》一課時,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還要引導學生從文章表達的“從師求學”的觀念向我國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尊師重道的傳統予以引申,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加深傳統文化的滲透。再如,在教學《鴻門宴》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引申,引導學生對《史記》這一鴻篇巨制進行了解,再由此引申到我國的歷史文化發展中,讓學生對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從而實現傳統文化的深度滲透。
2.幫助學生擺脫對工具書的依賴
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幫助學生擺脫對工具書的依賴。當然,我們并不否認工具書的存在價值,但提倡教師引導學生正確地、適度地使用工具書,防止其形成過度依賴乃至懶惰的心理。在學習古文、古詩詞的等文章時,在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學生應先進行自主思考,或者與同學進行交流探討,在他人的啟發下找到正確的思路,進而理解文章的內容,而翻看工具書應當是最后的選擇。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在提升傳統文化滲透效果的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在繼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進行創新,進而為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3.營造滲透傳統文化的氛圍
高中語文教學是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而要想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教師就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在相應的氛圍中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4]。在創設情境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教學《逍遙游》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文章所描述的場景用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對文章的內涵、所要表達的主題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還能讓學生更深刻地感悟到莊子廣博的精神世界,以及率真、豁達的情懷。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對莊子的思想有一定的認識,從而加深其對我國古代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同時能對學生人生觀的樹立產生正面影響。
此外,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引用我國古圣先賢的名言警句,或者將這些名言警句懸掛于教室之內,從而營造傳統文化滲透的氛圍。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古詩詞大賽、傳統文化寫作比賽等,這樣不僅能營造傳統文化氛圍,還能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這對傳統文化的滲透十分有益。當然,傳統文化氛圍的營造還可以在全校范圍內進行,這樣整個大環境都會充斥著傳統文化氣息,學生自然也會對傳統文化給予關注,學習時也會時刻注意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
4.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
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而且這些作品將質與美完美地結合到一起,具有非常好的代表性。以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為例,這些古詩詞均是流傳百年、千年的佳作,是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種載體和構成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可以深入挖掘這些古詩詞中的傳統文化,從而達到將傳統文化滲透到課堂教學中的目的。例如,高中語文教材中王安石的詩作《元日》中就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這首詩生動地展現了我國古代春節的傳統習俗,教師可以讓學生比較現代和古代春節習俗的差異,從而加深學生對古代傳統的春節文化的認識。
5.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學習
高中語文教材中雖然有很多的古典文學作品,能夠讓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但是這些作品的數量畢竟有限,單純依靠這些作品的教學來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是不夠的。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學習,將一些教材之外的優秀的古典文學作品當作傳統文化滲透的素材,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在課外進行古典文學作品的閱讀,或者是組織一些與傳統文化滲透相關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在課外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從而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例如,在教學完《蘇武傳》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漢書》中一些比較著名的篇目,并了解漢書的編撰過程、作者生平經歷等,這些都能擴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其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其傳統文化素養,為其以后成長為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者和發揚者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 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緩解多元文化沖擊、幫助學生建立文化自信都有重要的作用。針對當前傳統文化滲透的現狀,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有意識地滲透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擺脫對工具書的依賴、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學習等方式來更好地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為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獲得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蔣莉莉.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08):77-78.
黃俊瑜.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J].中學課程資源,2020(03):23-24.
李元香.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分析[J].科技風,2020(08):75.
陶忠德.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做法[J].課程教育研究,2020(08):41.
作者簡介:陳鳳舉(1965.8—),男,河南許昌人,中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