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泓斌 陳奕成 陳虎威
摘要:國防教育,是國防建設和鞏固的基礎工作。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的軍隊是人民的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強化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凝聚強大力量,實現強軍夢!”這不僅是對新時期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的明確指向,而且是對國家安全發展和民族振興的戰略思考。新形勢下做好全民國防教育工作,要以習主席的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切實把國防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質量效益,不斷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強大精神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本文就新形勢下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形勢;國防教育;思考
引言:
近年來,我國國防教育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出全面部署,強調要“深化國防教育改革”,這就對國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級國防教育領導機構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要求,從思想認識、組織實施、制度保障等方面,切實加大改革力度,努力開創全民國防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新形勢下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的思考
(一)?深化全民國防教育思想,推動民國防意識建立
《國防教育法》中規定:國防教育是國家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因此,必須使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深刻認識到,建設強大的國防,既要大力加強軍隊現代化防衛力量的“硬件”建設,又要全面加強全民國防意識的“軟件”建設,使其在保證國家戰略發展機遇期的同時,充分發揮“軍民一家親”的優勢,使其在保證國家戰略發展機遇期的同時,增加軍費投入,增強全民國防意識。因此,在推進國防教育工作的實踐中,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從“教育觀”向“建設觀”轉變,切實走出一條“工程化”推進國防教育工作的新路子,確保“軟環境”建設得到“硬工程”,這是深化國防教育改革的思想保證。
(二)?深化全國國防教育機構體制建設,增強國防教育組織保證
總體上看,全國國防教育機構體制建設狀況,主要是省軍區、軍分區、人武部,由于缺乏軍地協調、上下聯動等瓶頸性障礙,客觀上造成工作常常停留在省軍區、軍分區、人武部“內部循環”中,無法有效跳出“地方作戰”。為此,必須按照《國防教育法》第六條“國務院領導全國國防教育工作”的規定,加強地方各級國防教育領導機構建設和制度建設。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全國軍地協調、上下銜接、資源共享的機制,同時,國家機構發揮合力,指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國防教育法》,建立統一的、全國一統天下的地方各級領導機構,形成深化軍民融合加強國防教育的組織領導體系,這是深化國防教育改革的組織保證。
二、新形勢下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具體措施
(一)強化領導作用
領導層的重視度決定了工作強度。全面國防教育工作的閘門開,要認真組織好各級領導干部的學習活動,利用縣(區)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和國防教育報告會等機會,對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思想進行深入學習,不斷深化認識,增強抓好全民國防教育的政治自覺。目前,我國國防教育工作展開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個以縣(區)、鄉(鎮)領導、企事業單位主管、村(社區)干部為主體,覆蓋全區的國防教育領導骨干隊伍。并且實行國防教育的年度安排、檢查考核、分析評估、情況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有效地加強了全民國防教育宣傳力度,增強組織對工作開展的關注度,提高全國國防教育工作展開效率。
(二)凝聚各方力量
全面國防教育工作過程中,我們應該凝聚各方力量,充分調動黨政軍群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打好國防教育的合奏。一是由黨委進行集中統一領導。縣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把國防教育作為黨管武裝的重要手段,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通過黨委會議、黨管武裝述職等形式,統一部署安排。二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縣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國防教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計劃、部署、推進同步進行。各級國防動員委員會和國防教育委員會應當加強組織協調,保證其同頻共振。三是發揮部隊機關的領導作用。各縣(區)人民政府要積極主動地與黨委、政府有關部門溝通,及時提出加強國防教育的意見和措施。四是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級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各企事業單位,要積極發揮執法監督和民主監督作用,適時開展國防教育執法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提出加強國防教育的意見和建議。五是發揮社會各階層的力量。充分發揮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的作用,以各種形式組織開展國防教育。
(三)完善學校育人工程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是全社會最活躍、最活躍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立德樹人”是國防教育的根本任務,應以青少年為主體,抓住學校教育這個主戰場。一是加強學校國防教育設施建設。應研究制定學校國防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并與標準進行比較,充分挖掘國防教育基地、民兵訓練基地的潛力,完善教學設備,健全教學場地,確保學校基礎設施完善,基礎條件良好。二是編寫配套的國防教育教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國防教育的形勢任務,組織專家學者編制權威有效的國防教育教材,區分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等不同層次的對象,制定不同的目標要求,形成分層推進、系統配套、通俗易懂的體系。三是把教學內容納入考試范疇。近年來,我國學生的素質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在各方的推動下,體育考試也被列入考試范疇,一時掀起了健身熱潮。同樣,國防教育也應該受到廣泛的關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國防教育知識納入考試范疇,最快速地提高我國學生國防意識。
總結語:
近幾年來,我國國防教育的形勢和任務發生了很大變化。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這對國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民國防教育的展開,直接影響我國軍民國防意識的形成,對于促進我國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國國家、社會、人民應該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全民國防教育的展開。
參考文獻
[1]杜長富, 田明宇. 新形勢下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的幾點思考[J]. 國防, 2012(09):57-58.
[2]劉行. 試析新形勢下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的幾點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5, 000(005):P.11-12.
[3]劉書才. 深化和改進全民國防教育的幾點思考[J]. 國防, 2003, 000(003):13-14.
[4]吳嘉明. 新形勢下加強國防教育重要性的幾點思考[J]. 赤子, 2017, 000(014):109-110.
作者簡介:紀泓斌(1997-),男,漢,廣東汕頭,武警警官學院,本科,主要研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