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佰順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課程標準實現了創新變革,獨立思考能力是新時期下創新創造思維發展的基礎所在,更是展開深度學習的根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論是對于社會建設發展還是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全面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展開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探索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獨立思考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5-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21
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下,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在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的前提下,還要求能夠注重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社會經濟發展下的人才需求標準。對于小學數學而言,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基本學習能力發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數學學習相對抽象復雜,同時受到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的長期影響,導致無法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因此,當前要教師要明確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全面梳理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現狀,進而采取學生都喜聞樂見的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教學活動主要是一個教學的雙向過程,即教師發揮主導性作用,引導學生展開對學科知識的獨立探索思考。因此,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滿足教學目標的探索中,必須能夠實現對數學學科的創新發展、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以及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助于達到這些目標。
(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利于數學教學的創新發展
數學學科作為基礎性、綜合性學科,在課堂中所能夠傳授的知識內容較為有限。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把數學教學的重點都放在課堂中,會采取各種教學方式將數學教材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然而這一過程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雖然最大程度地達到了教學目標,但是其忽視了對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的培養,導致學生的數學知識局限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而實現對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能夠給學生最大的學習限度,讓學生能夠動腦筋展開數學基礎知識、數學思維能力的探索,這大大開拓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視野,有利于數學教學的探索創新。如具有獨立學習能力的小學生能夠在課后展開數學知識的探索學習,由此豐富自己的數學知識,推動自己展開更深層度的數學探索,為更長遠的數學學習提供一個方向。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求學校教育活動能夠實現對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和學科素養的培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社會實踐中的各項創新創造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由此激勵學生數學思維的活躍程度,使得學生能夠成為數學學科的主動者而非被動者。而興趣是學習最大的老師,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所展開的各項數學活動更加豐富,對于自我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也更加全面。
(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利于教師個人能力的提升
教師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要想通過小學數學課堂實現對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提升,其必須能夠發揮教師的專業技能,確保以最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來引導展開良性的課堂教學關系。對此就要求教師能夠通過不斷改變完善自己個人能力的方式,使得自己能夠站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前面,帶動數學創新,而非是被動地在數學教學改革巨輪下跟著跑。如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其必須能夠不斷迎接教育方面的挑戰,能夠隨著小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不斷展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實踐,實現自我創新。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現狀
根據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可知,在我國現有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由于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教學改革目標的變化,使得既有教學活動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存在一定問題,對于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帶來一定的制約。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影響因素
第一是教育體制的問題。誠然我國現如今越來越重視教育活動,根據社會發展展開了教育改革工作,也由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歸根究底未能夠改變我國的應試教育考核模式。學校教育不論是采取怎樣的教學方式,制定怎樣的教學目標,在現實中仍舊重視升學率、家長仍舊重視學生的成績。因此在此觀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即便是采取再多的教學創新活動來實現學生的獨立思考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數學考核成績若是無法得到提升,則教育改革活動在社會較多群體面前仍舊是無效的。、
第二是教學課程體系的問題。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考核方式仍舊是考試為主,這種單一的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的考核和評價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帶來很大制約。如在課堂中教師原本想要采取翻轉課堂的形式展開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但是一段時間后教師發現,學生在課堂討論中雖然表現很活躍,但是真正考核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時,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發展不足,數學基本掌握不齊全。由此,教師對于翻轉課堂這一教學創新模式就敬謝不敏。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存在的不足
第一是小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主體性不夠,導致其在課堂中雖然思考了,但是都是跟著教師的思路思考的。其思考能力、思考方向帶有很明顯的教師痕跡。如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采取的是以自身為主體的方式,學生的主體性不足。例如,在展開分數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明白“1”等于“3/3”,就強調學生通過背誦的方式,讓學生知道“3/3、4/4”等分數是等于“1”的。可以說在這種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被大大忽視,其所能夠展開的自我思考有限,對于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應用效果也大大受限。
第二是小學數學課堂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高,數學思考的參與度也不高。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發現,教師往往是在課堂中拋出問題,學生產生互動,由此激發學生展開獨立思考,完成數學問題的探索。但是事實上可以發現,在一個小學數學課堂中,同教師構建其互動關系的學生數量僅占課堂總學生數量的一半不到,另外的一半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渾渾噩噩,一會跟著教師走,一會跟著其他學生走。長此以往,導致學生的數學獨立思考能力不足,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夠全面,在展開中等數學學習中表現吃力。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提升的優化措施
由上文可知,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面臨著較多的影響,其發展也存在著較大的短板。因此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實現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創新探索,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獨立思考能力。
(一)實現教育體制的創新變革,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雖然我國的素質教育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舊需要注意當前我國教育活動中所存在的不足。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提升而言,要求能夠逐步改善我國現有的應試教育模式,改變單一化成績為教學情況、學生能力發展的考核評價指標,通過導入過程性評價體系的方式,導入多元主體的考核評價指標,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架設在一個重要的地位,讓小學數學課堂、數學教材、數學教師所展開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能為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一路亮燈。
(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環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其根本就是要突出數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第一是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確定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同小學生構建良性互動的課堂環境。如在小學數學圖形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微課的教學模式,讓小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圖形的性質,同時也將對數學問題思考和探索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微視頻的內容學習,發現問題并且提出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第二是要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如此才能夠發揮興趣的引導作用,讓小學生能夠展開獨立的數學探索思考活動。
(三)借助多樣化課堂教學活動,實現獨立思考能力的應用
小學生數學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重點還在于學生能夠不斷展開數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實踐練習。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提出一個數學問題,讓學生展開獨立思考,結果學生還沒有開始思考,教師立刻就報出問題的答案,這對于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升并不具有積極意義。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開展課堂學習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體,能夠暢所欲言,實現獨立思考探索活動。如展開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拋出一個路程的相關理論,要求學生分組展開對路程公式的應用分析,通過私下的數學資料收集,提出關于路程公式三個變式的應用題收集,并且展開課堂討論活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受到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影響,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存在著許多問題。要想保證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必須從數學教學資源、教學創新入手,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創新的數學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參與數學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要求能夠發揮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在課堂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從而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推動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小清.試析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5(9).
[2]朱景巖.新教學理念下利用數學教學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18(S1).
[3]陳修戶,陳娜.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8).
[4]劉秀麗.探究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黑龍江科學,2017(11).
[責任編輯 胡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