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魯 韓飛坡 朱全 郭家偉

摘 要:基礎實踐環節是本科教育尤其是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關鍵。針對機械類的基礎實踐教學環節,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辦法等方面,結合我國的高等工科教育,逐步由傳統工科向新工科方向發展的趨勢,提出了一些改革辦法。目的是讓應用型本科的學生,在完成實踐課程的學習的同時,能夠結合實際的工程,在與時俱進的完成新工科高等教育發展要求下,結合理論基礎,向各專業課方向發展,起到知識體系的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基礎實踐;教學研究
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是旨在通過專門訓練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因此,機械類工科在實踐環節的教學尤為重要,既有較強的理論基礎教學,又有實踐性很強的實際操作即解決問題的環節。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高等工科教育,逐步由傳統工科向新工科方向發展,非常強調多學科交叉的。在這樣的前提下,應用型本科機械類基礎實踐環節對學生結合理論基礎,向各專業課方向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本研究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根據實踐教學經驗,結合新工科發展要求,提出了機械類基礎實踐環節的教學研究思路,旨在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一、課程體系探索
機械類基礎實踐課程體系一般大致分為3種體系,如表1所示。
對于機械專業,相關的基礎實踐環節課程基本較為完善,它的特點是由基本能力向綜合能力逐步提升。但由于各個環節完成的任務時間較為分散,任務各不相同,不能形成有效統一的系統性的實踐教學。同時,由于就業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企業更需要的是與實際工程實踐能力密切相關的綜合性人才,即應用型人才。因此,機械類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完成實踐課程的理論及實訓任務學習,還要從各實踐課程學習中,掌握企業實際工作崗位需求,力求從實戰出發,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
對于近機類專業,相關的基礎實踐環節課程基本滿足要求。但需注意的是,近機類專業的學生除了要掌握本專業的知識以外,還要重視利用機械實踐環節用于解決近機專業方面的工作實際問題。比如說工業工程的學生在了解了相關機械產品的加工工序及每道工序的工作情況后,可以用專業所學知識建立車間工序管理模型,用以優化車間工作效率等。
對于其他工科類專業,必要的基礎實踐環節課程有利于其專業類課程知識的基礎性學習,有利于鍛煉工程訓練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為全面完成工科學科系統性學習打下基礎,不單單是知識的學習,動手能力的鍛煉,更是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工科問題的實踐基礎。
二、基于學生實習的實踐課程內容的優化
針對實踐類教學內容的層級,引入教學內容的時機,工科機械類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幾個內容:金工實習、下廠實習、畢業實習和學科競賽等環節。
(一)金工實習
金工實習一般安排車工、銑工、鉗工、拆裝等環節的理論教學和實踐。對于工科不同方向的專業,要考慮其專業后續課程的系統性,應適當調整各專業的金工實習的教學項目,使之充分適應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般的,對于機械類專業,應充分利用資源,使學生對常規的機械加工各主要工序有感性和理性額認識,除上述一般安排的教學環節之外,還應根據各校實際情況,增加諸如數控加工、焊接加工、鑄造、熱處理等環節的實踐教學,即分類為金工實習A。對于近機類專業,至少應保證一般性的實踐環節,即金工實習B。對于其他工科專業,可試學生實際情況,適當降低部分環節的難度,如車工環節做簡單理論知識認知即可,但還需根據專業方向,定義不同的教學內容,即分類為金工實習C、D等類別。
(二)下廠實習
下廠實習一般安排在學生專業課程大部分已學習完畢時期,多數在大三專業課學習階段開設。主要通過下到基層工廠,使學生在車間結合課堂里的專業課知識,有效的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更高效地使知識融會貫通,利于消化吸收。同時,在車間里,可以學習到課本以外的相關知識,如安全生產、設備維護等實踐性較強的方面,這些恰恰是學校課堂教學所不能真正開展的,但在日后學生投入到工廠中時又特別重要的內容。這一階段,可以在進入工廠前,給學生安排一定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在車間有目的的發掘知識點,做到有的放矢。
(三)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一般安排在學生畢業學期,是一個重要的承前啟后的關鍵階段。一方面,是對于學生之前的基礎、專業課的學習的綜合運用的演練;另一方面,是對于學生在本科學習階段最后一個環節——畢業設計的提前準備。這一時期可以結合學生即將開展的畢業設計的課題,讓學生帶著思考,系統性的深入實習崗位,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為后續的畢業設計打下良好的實踐基礎。
(四)學科競賽
學科競賽是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提出的,應得到大力提倡,鼓勵學生大膽參與。這一環節的活動,可以更加提升學生解決問題,探索方法的能力,還能對動手能力,分析能力,總結能力得到強有力的鍛煉。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大膽的提倡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地和別的院校、科研院所、工廠等部門的廣泛交流。
三、機械實踐環節授課方法的優化
機械類實踐環節的授課優化是從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下達任務項目任務式的任務以及工程訓練和職業技能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優化。
(一)突出重點、強調獨立自主的動手能力
每個課時的教學都應有教學重點和難點,任課教師要做到了然于胸,備課時設計好講課的次序和時間安排,突出重點和難點。重點和難點內容往往難于理解和掌握,對此任課教師一定要耐心指導,把難掌握的知識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使學生容易理解。對于顯而易見的常規理論性知識,可以結合專業課所學內容做簡要的回顧,而對于實操性較強的環節,教師有針對性地精心指導和講解,重點指導應用性,技巧性的實踐知識。如車工的機床可實現的加工能力的展示等。在教學中,教師還應當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鍛煉,鼓勵學生勇于實際操作,在實踐中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動手環節,可以了解學生對于課程的掌握情況,再據此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使學生盡可能較好地掌握所學內容。
(二)項目任務式的實踐任務教學
教學過程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教學的教學內容,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布類似“項目任務”式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強烈的任務感進入課程的學習。并且,可以視任務的大小,引導學生組成一個個不同層次的項目團隊,協同分工,通力合作。從任務的分析、分配、執行、總結各個環節,強調每個人的執行力的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工作能力,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融入團隊打下基礎。同時可以極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結合工程訓練和職業技能相結合
按照職業技能培訓的方式方法,逐步引導學生從事正規的工程訓練培訓,在實踐學習的同時,可以兼顧國家大力倡導的復合性“雙證”人才培養。在本科學歷的證書取得的同時,可以取得國家認可的各專項技能鑒定證書,為學生就業、深造等后續從業生涯添磚加瓦。同時,也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應用型人才。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當前多數院校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培養綜合性的應用型人才,考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應加大課堂考勤、課堂表現、實際操作成績、項目任務、實習作品的得分率。任課教師要對這些方面加以重視,并通過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由于實踐性課程的特殊性,理論考核應作為輔助,主要考察學生的實際操作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所考察的題目應緊扣工程實際問題,把握當前工科行業尤其是機械行業的熱點,切合應用型教學的特點。使得學生在課程中所學,能夠在畢業后立即銜接到工作中去,真正體現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適用性。因此,在考核中還可以引用實際工程項目中的考核辦法,例如自我驗收、指導教師評價、再引入公正的第三方評價人員,如其他專業課教師、工廠技術人員等三層次的考核機制,更加模擬實際的工程實際,能夠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工程實踐的魅力,不管日后是走上什么崗位,對車間工程都有一個扎實的實踐基礎。
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對于平時實踐學習表現較好的同學,其模擬的項目任務可以升級為工程中實際的課題任務,以提高應用型教學的實際價值。當然,可以和工廠的技術人員溝通,選取較為基礎的,認為可以適合本科在校生實際解決的課題。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工程實際問題,體現校企合作的優勢,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從實戰的角度來充實學習環節,更加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結語
以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目標,文章從工程力學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優化以及考核方式改革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著重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實現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胡虹.應用型本科院校金工實習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32(01):89-91.
[2] 李軍霞,姚云峰,王會霞,王勇.獨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中金工實習教學改革與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23):67-69.
[3] 方濤,于捷,尹桂敏.機械類基礎課實踐環節的探索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228-229.
[4] 李明,夏松,秦海波,馬銳,屠魯培.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J].電子世界,2018(23):63-64.
[5] 秦錄芳,孫濤.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訓中心建設的對策研究和探討[J].甘肅科技,2010,26(16):182-184.
[6] 孫玉萍.金工實習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0(01):115-117.
[7] 袁前勝,錢波.基于執業資格的應用型工科實訓教學模式探索——以西昌學院為例[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0(01):96-99.
作者簡介:黃魯(1984- ),男,江蘇江都人,工學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回轉支承研發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