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揚
摘要:一部音樂作品的產生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連,《漁光曲》這部作品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產物,此作品不僅歌詞膾炙人口,而且曲調悠揚婉轉,旋律十分優美。本文將以《漁光曲》為研究切入點,詳實闡述此作品產生的社會環境,深入剖析其傳遞的音樂思想,從音樂風格、曲式結構、演唱處理三個層面進行深入探討,了解此作品的藝術構思以及在演唱中應加以把握的著重點,并嘗試提出增強《漁光曲》作品演唱成效的有效路徑,以期為演唱者和欣賞者提供些許有益的思考。
關鍵詞:《漁光曲》;作品背景;音樂思想;藝術構思;演唱處理
中圖分類號:J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15-0075-01
一、引言
作為一部電影的《漁光曲》具有非常重要的劃時代意義,開啟了我國現實主義電影時代的先河。該影片緊緊圍繞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刻闡述了現實環境的黑暗,以感人肺腑的影片效果促使世人引發警醒的深思。與此同時,與此影片同名的歌曲應運而生,作為一曲歌曲的《漁光曲》在曲調和節奏上得到精心設計,其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漁民的悲慘生活演繹得淋漓盡致,以便于讓受眾產生心理和情緒上的共鳴。
二、作品《漁光曲》的背景及音樂思想
《漁光曲》出現的時間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與該作品同名的還有一部影片,無論是歌曲,亦或是影片,均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該作品誕生于中國而臨“三重大山”壓迫的關鍵時期,當時中國人正處于非常艱難的生活環境中。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這種社會環境激起了很多文人志士的愛國情懷。此作品的作家為安娥和任光,他們都是左翼作家的代表人物,以中國漁民的現實生活為重要題材,從此切入,將漁民群體艱難困苦的生活加以闡述和描繪,從大眾群體的現實生活中取材,更能夠與處于此種境遇下的受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同時,《漁光曲》很好地傳遞了作曲家的真摯情感,尤其是表現了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漁民懷有的深深的同情。
在《漁光曲》中,欺壓和剝奪深深影響著中國勞苦大眾,該作品從某個困苦的漁民家庭切入,描繪了這個家庭在當時社會境遇下的生活變遷境況及其悲慘遭遇,從起初的破產至最后的生死關頭,他們長期處于內外剝削、壓榨的艱難環境中,不僅要而臨外患,還要遭受著內部資本家的壓榨,這種生活用“水深火熱”來形容實不為過。《漁光曲>不僅作詞真實且接地氣,而且旋律較為婉轉凄涼,將這個年代下的漁民悲慘生活體現得淋漓盡致,既真實詮釋了當時漁民的遭遇,也將最使人動容的悲慘生活藝術化,使作品充滿著藝術氣息。
三、《漁光曲》的藝術構思及演唱剖析
(一)音樂風格
不同音樂作品的風格獨具特色,其依據所要表達的情感選擇與作品相契合的音樂風格。《漁光曲》以想象鮮明的特點,很好地展現了自身所具有的音樂風格。該作品歌詞十分接地氣,而且具有相同的節奏長線,在旋律方而把控得恰到好處,給人一種委婉且凄慘的感受。其中,歌詞中有一段描寫漁船在大海上航行的景象,此種音樂風格將漁船在大海中與風浪搏擊的情形再現受眾的腦海中,不僅增加了悲慘的意蘊,而且使得作品具有了獨特的魅力。
(二)曲式結構
《漁光曲》是并列單三部曲式結構,單一調性G大調貫穿始終,4/4拍,旋律較為委婉,起伏不大,節奏規整,半分解音型多填充在長時值的旋律音,織體較為輕薄,音樂風格輕淡。古典和聲語匯,和弦簡潔明晰,體現出音樂語言的呈示型陳述特征。就《漁光曲》的曲式結構而言,該作品非常重視不同樂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很好地詮釋了音樂內容,具有很強的代入感,給受眾帶來思想和情感層而的共鳴。
(三)演唱處理
演唱處理是音樂作品演繹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需要非常專業性的處理技巧。《漁光曲>傳遞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漸進性,需要很好地把握演唱節奏,而且演唱情緒也很重要。該唱段的旋律具有舒緩的特點,演唱者應充分考慮到戲劇情節的發展,對氣息做充分的調整,嚴格控制音色和音量的比例,情緒根據音樂的發展層層遞進,演唱時要保持音量平穩發出,氣息托住,位置掛住,采用滾動式的演唱方法,將沉重、悲傷的情感詮釋出來,以表達出對處于當時境遇下勞苦大眾的深深同情。
四、結語
每一部音樂作品都具有一定的社會背景,是一定時間段內歷史與現實的重要寫照。《漁光曲》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并列單三部曲式結構、以及在演唱過程中特殊的演唱處理,將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加以呈現,將作品蘊藏的對處于當時時代背景下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之情加以傳遞,旨在讓受眾產生心理和情感層而的共鳴,使其感受到在“三重大山”壓迫下勞苦大眾生活的艱難和困苦,從而更能夠讓受眾感嘆新形勢下生活的美好。《漁光曲》在我國音樂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是我國歌唱片發展的良好開端,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馮瑩.論《漁光曲》的曲式結構及演唱處理[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02).
[2]劉俊,淺析江南舞蹈素材在創作中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和運用[D].北京:北京舞蹈學院,2014.
[3]韓凌,電影插曲《漁光曲》的作品及藝術構思分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 (10).
[4]蔡昕悅.沙飛攝影崽想發展的脈絡分析——以《漁光曲》和《被迫離境》為例[J].青年記者,2019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