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敬華 周婷瑋

摘 ?要:該文以上海理工大學人文素養課“電子商務”課程作為實踐對象,在傳統的教師和學生為“傳授知識—接受知識”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中,融入了Seminar教學法中的互動性、探討式、學術性等特點,讓學生從最初的被動接受體演變為主動思考體,以分組探討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和主動思考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課堂上愛走神、愛玩手機的學生來說是個有效的教學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Seminar教學法 ?教學改革 ?電子商務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b)-0086-02
電子商務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雙十一”僅“天貓商城”一天的銷售額就達到2684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中指出中國電子商務一年交易額達31.63萬億元,網絡零售額達9.01萬億;互聯網的發展也推動了跨境電子商務的推廣和實現,2018年我國跨境電商行業交易規模達到了9.1萬億元,跨境電商用戶規模達到了1.01億人[1]。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加大了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也應社會需求而生。
1 ?Seminar教學模式簡介
Seminar教學模式是學生就已經給定的主題進行課外研讀和課堂討論,教師只做一些記錄和點評,它的核心在于,充分挖掘課程參與者的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地進行多視角、多層次的知識互動,從而深化對當前討論主題的認識,實現學術交流的最佳效果[2]。
相比傳統講授的教學, Seminar教學將知識單向灌輸變為師生雙向或多向互動模式,實現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3]。尤其現在,手機的普及讓不少學生出現嚴重的手機依賴現象,單純地進行知識灌輸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厭倦心理,從而成為“低頭族”的一員。采用Seminar教學法,讓他們成為主題討論的一分子,可以對大學課堂手機依賴現象進行有效的防控和治理,建立正常有序的課堂教學秩序。
2 ?Seminar教學模式在課程中的應用——以電子商務為例
人文素養課“電子商務”已開設多年,該課程2學分,36學時,選課人數介于80~120之間,留學生人數占10%,授課以中文為主,在Seminar教學模式引入后,特許中文基礎不好的留學生用英文參與,設定Seminar成績為學生總評成績的30%。其基本執行流程如下。
2.1 Seminar主題選取
學生專業背景、年級、留學生因素導致對Seminar主題選定的難度和廣度都會有一定的要求。除了讓學生對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要點有更清晰的認識,更要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實踐到實際中。作為跨專業平臺課,電子商務涵蓋范圍非常廣,結合現實生活中具體電子商務現象,可探討的題目非常豐富,加上課時量充足。課程團隊從“電子商務”的課程性質出發,制定出以下8個選題。
2.2 任務分配與團隊組合
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并自由組隊。人員的安排視當季度選課人數而定,先報名先分配,任務主題不能重復,考慮到語言問題,鼓勵留學生加入中學生組,鼓勵學生完成英文選題,教師要從邏輯是否清晰、內容有否有創新、格式是否規范,參考文獻是否嚴謹,理論是否充實,專業基礎是否牢固等幾個角度明確考核要求,主題報告時間不超過30min。
2.3 學生自我學習
小組成員在課余時間可以自行約定時間、地點集合對所選主題中比較棘手的問題進行探討,采用問卷調查、文獻查詢、比較歸納等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也可以和教師通過網絡交流平臺進行多層次探討和交流,如有必要,教師也會利用上海高校的“坐班答疑”制度,在答疑或輔導時間集中對該組成員進行指導。
整個研討過程,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態度和參與積極性,研討結束后,教師要對該專題的核心問題進行系統性、條理性的分析,給所有人一個完整準確的認識,并對該主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引出新的研究主題,自然而然地進入下一個主題的學習。
3 ?Seminar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效果及啟示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確定Seminar主題,分配小組任務、協助學生完成主題探討、調動課堂氣氛、制定考核評分依據都需要有一定的功底;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在極短的時間內,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門涉獵廣泛的學科并做出專業性的研究成果,也需要投入極大的精力。但經過這幾年的實踐,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課堂氛圍比較放松,允許大家在符合課堂規矩的前提下暢所欲言,并給予適當的獎勵,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了空前的提高,最明顯的效果是消滅了“低頭族”。
(2)Seminar主題的選擇既具有專業性又具有開拓性,而組內成員的專業背景又使得彼此的交流具有綜合型和開放性,真正實現了多邊互動,對彼此知識面的拓展有很大的提高。
(3)Seminar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富有學術性、倡導研究性的實踐平臺,改變了傳統的學生被動參與的現象,在師生不間斷地互動中,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也會打破教師固有的思維模式,激活教師的研究潛能。
參考文獻
[1] 2019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EB/OL].(2019-08-17).https://www.360doc.com/content/19/0817/18/37788672_855520330.shtml.
[2] 趙敬華.Seminar教學法在“制度工程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8(12):192-194.
[3] 曹玉紅,張光運,孫新,等.Seminar教學法在臨床醫學八年制兒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