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福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科學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初中語文作為重要的文化素質課程,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特性展開細致研究,從而制訂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方案。語文教育是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教師需要深入了解課文的知識體系架構,并挖掘出其中重要的信息,針對其中的難點、重點采用差異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本文中,筆者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展開研究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新課程改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落實,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內容已經(jīng)難以適應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教育工作者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及時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摒棄落后、枯燥、傳統(tǒng)的教育手段,并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以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又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滿足初中語文教學的各項要求,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多元化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多元化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所不同,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以書本指導教學為主,而是更加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多元化教學以多元化教學思想、多元化教學手段,要求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特點,并針對學生的特點量身定制教學方案,擺脫傳統(tǒng)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積極引入聽、說、讀、寫等情感認知方式,讓學生掙脫傳統(tǒng)思維的束縛,使學生在深層次理解問題的同時,對知識進行靈活的遷移,而最終讓學生在情感、學習能力及知識理解等方面均有所突破,讓學生能夠形成系統(tǒng)化的學習思維,促進學生多元化發(fā)展,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此之外,多元化教學的意義在于采用全方位的教育形式,讓教學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并注重對學生思維和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采用多元化教學,將有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是非觀念,培養(yǎng)學生正情感的認知。在多元化教學下,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并激發(fā)自身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開展自主學習,根據(jù)所學知識開展深入探究,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問題研究
1.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不高
就目前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初中語文缺乏有效教學手段,一些教師仍然沿用比較傳統(tǒng)的書本式教學,導致課堂教學氛圍不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雖然很多時候教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較為單一,沒有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對教學觀念進行優(yōu)化,僅僅通過簡單的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學習,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語文學科為例,經(jīng)過相關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很多學生認為語文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知識內容重復,課堂氛圍枯燥乏味,且缺乏趣味性,這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語文教學作為一門考驗學生綜合素質的學科,需要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注重對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2.語文課堂學習效率不高
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僅關注課堂教學效率,忽視了教學過程,導致班級內學生的成績差距較大,一些學生成績表現(xiàn)優(yōu)異,而一些學生成績不佳,班級內學生的成績兩極分化嚴重。
語文作為一門素質教育學科,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特性對教學活動進行優(yōu)化,同時要求教師轉變自身的應試教育思想。當前的語文教學缺乏主觀能動性,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但當前語文教學中最明顯的問題是教師沒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很多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例如,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礎語文知識外,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語言交流的訓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這一方面在現(xiàn)今教學中還有所欠缺。這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無法很好地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教師不注重引導,學生不能很好地調動自身的學習積極。
三、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分析
1.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需要充分挖掘學生的興趣因子,采用多元化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在多元化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點來優(yōu)化自身教學方式,并通過充滿趣味的教學方式來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生活化的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等,都可以改變傳統(tǒng)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需要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又要與學生相互尊重。教師應以鼓勵的形式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并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友誼,從而挖掘學生學習的內動力,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
2.摒棄傳統(tǒng)應試思想
新課程改革以來,新的教育理念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科學化的引導,激發(fā)學生興趣,這也是教育改革的突破點。初中語文作為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尤為重要。教師首先明確語文教學的目的,不能以應試教育的目的來要求學生,而應及時轉變自身教學觀念,結合素質教育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而不是單純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技能的強化訓練。語文教師應在教學中抓住語文知識的精髓,如課文理解、詞匯解析,甚至寫作教學都應該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探究,讓學生挖掘語文學科蘊含的規(guī)律,而不單單是依靠訓練來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的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不同,教師應采用差異化教學方式,不斷優(yōu)化教學手段,從而給一些語文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提供幫助。
3.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首先,教師應活躍教學氣氛,提高學生興趣。教師應在課堂上引入多媒體技術,將書本內容導入多媒體設備,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任何課程的學習中,學生一旦失去學習興趣,必然導致學習質量下降。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相應的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同時讓學生發(fā)揮學習的自主性。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方法的應用,找到適當?shù)那腥朦c,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來引發(fā)學生思考。除此之外,教師應積極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制作精美的課件,在其中插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樂、圖片及視頻,這些都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深入學習語文知識。
其次,采用差異化教學手段。語文教學涉及的知識點很多,不同知識點要求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摒棄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選擇適合的教學手段。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搭配豐富的動畫、視頻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而在文本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僅依靠多媒體設備,而應該采用引導法開展教學,如合理提出疑問、注重科學引導、巧妙在其中挖掘學生的閱讀興趣等。而針對個別題型的訓練,教師可以適當加強練習,如增加題型訓練,或者強化學生的解題思路等。總之,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差異化教學手段,并開展合作交流教學、分組教學等形式,通過互利互助的形式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在身心方面都發(fā)生著重大改變,而針對學生開展多元化教學,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強化學生的情感認知,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健康的引導。
【參考文獻】
洪海燕.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剖析[J].學周刊,2019(31):55.
石作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探究[J].學周刊,2019(31):57.
劉妍.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16):193.
趙雪梅.淺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教學策略[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870-872.
吳育華.有效引領 優(yōu)化教學——教學做合一引領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優(yōu)化[J].華夏教師,2019(25):81-82.
崔靜.挖掘內涵,豐富情感——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73.
胡風花,王羊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基礎教育論壇,2019(17):49-50.
張艷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分析[J].名師在線,2019(33):55-56.
徐愛朝.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面臨的瓶頸和攻破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