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林
摘 ?要:識字寫字教學屬于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內容,對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與習作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我國的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當前的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加上教學內容枯燥無味,難以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字理情理在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深化學生的對漢字規律的認識,從而保證了識字寫字教學的質量與效果。該文主要針對于基于字理情理的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展開分析,希望為有關專業人士帶來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字理情理 ?小學語文 ?識字寫字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b)-0124-02
字理情理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于小組語文的識字寫字教學之中,不僅充分地發掘漢字背后的文化內涵,更可以很好地預防錯別字,而且點燃了學生識字寫字的熱情,從而保證了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質量與效果。以下主要圍繞著基于字理情理的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展開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1 ?運用字理情理,點燃學生漢字學習熱情
傳統的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之中,教師主要采用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并要求學生采用機械式記憶方式來記憶漢字,所取得效果并不理想,長此以往,不僅加大了學生的漢字學習負擔,而且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以及學習特點等,通過圖像的應用向學生展示漢字的內涵,從而深化學生對漢字內涵的理解,強化學生對漢字的記憶。識字寫字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利用字理明確重難點,并通過情理點燃學生漢字學習熱情,從而為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1.1 巧用字理情理學習獨體字
針對于象形字與指事字等獨體字的教學,教師可以遵循“讀音—析形—解義—組詞—書寫”這一流程,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在開展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之中要充分地考慮學生這一特點,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示獨體字,并引導學生對獨體字進行觀察與思考,從而促進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升。
在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以圖片方式向學生展示字的原始圖形,并利用概括抽象圖方式對學生加以引導,從而深化學生對獨體字的認識與理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古體漢字的圖片,使學生對漢字的演變歷史有深入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漢字構型,通過故事以及圖畫等應用,強化學生對的讀音、字形以及含義的掌握,保證了學生的識字學習效果。
1.2 巧用字理情理學習合體字
在學習合體字時,教師可以按照“讀音—分解組合—解義—書寫”這一步驟進行,首先,教師加強學生對字理與情理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領悟漢字規律,從而促進學生的漢字學習能力提升。教師在講解合體字過程之中,先向學生展示生字,在學生掌握了生字的讀音與字音時,接下來教師向學生分析合體字的結構,并引導學生根據字的部件進行識記,這樣一來,既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各個漢字的規律,又可以鞏固學生對漢字的記憶,從而保證了學生的漢字學習質量與效果。
比如,在學習合體字“螞蟻”的“螞”字時,教師引發學生聯想“螞”字和“媽”間的規律。通過對于字體結構的分析,學生可以很快地發現,將“媽”字的女子偏旁替換成為蟲字就是“螞”字,接下來教師告訴學生,媽媽是女性,所有用女字偏旁,而螞蟻是一種昆蟲,所以用蟲字偏旁。采用這種講解方式很快地使學生掌握了合體字的基本規律,既保證了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質量,又可以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提升,實現我國的素質教育的目標。
2 ?應用字理情理挖掘文化內涵
2.1 挖掘漢字內涵,強化記憶理解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之中,對于所教授的每個漢字,要注重挖掘出其中的內涵與文化,點燃學生的漢字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至識字寫字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可以結合每個漢字的內涵,向學生滲透漢字的字理,并充分地挖掘其中的情理,引導學生根據漢字的字理來理解字體內涵,使學生漢字文化底蘊有深入的理解,既加強學生對所學漢字理解與記憶,又突破了識字的難點。
2.2 妙用故事,延伸知識內容
愛聽故事是小學生的特點,在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牢牢把握學生這一特點,通過在教學活動中融入生動有趣的故事,使學生對漢字的來源有深入的了解,激發出學生漢字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家”這個漢字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關于家的來源,向學生講解古人生活的習慣。古代時候,生產水平低下,狩獵是人們主要的生存方式,人們居無定所,四處打獵,隨著獵物數量的增多,古人開始對這些動物進行圈養,其中,野豬是古代狩獵中最多的動物,而古時候人們將野豬稱之為“豕”,“豕”被圈養起來就有了“家”,利用故事加強學生對“家”的構字的理解,使學生對漢字內涵有深入的理解,由此鞏固了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
2.3 整合字詞,強化理解
在學生進行語文閱讀過程之中,教師可以采用“讀詞—重點字理—理解詞義—聯系課文”這一流程進行漢字的講解,首先,教師先引導學生用筆圈出難以理解的字,而后引導學生熟讀課文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對字詞含義進行分析,根據文章內容理解字詞,從而實現字理析詞與閱讀教學兩者的結合,這樣一來,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文章感知能力提升,同時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與創造能力,從而為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障。
3 ?利用字理識字預防錯別字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之中 ,預防學生寫錯別字是非常關鍵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開展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之中,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學習特點等,采用科學方式預防學生寫錯別字。比如,在學習“蚯蚓”這兩個漢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蚯蚓,一種生活在土丘之中的 蟲子,所以蟲加丘,這是“蚯”,此外,教師引導學生聯想蚯蚓的形狀,蚯蚓身體呈現出彎彎曲曲的狀態,所以弓加上一條線,則是“蚓”,通過這種生動形象的識字教學方式的應用,既深化學生對漢字含義的理解,又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很好地幫助學生預防寫出錯別字。與此同時,在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重視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引導學生規范書寫,將每個字都寫得工工整整,比例恰當,從而為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對于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要注重字理情理教學方式的應用,在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之中開展字理情理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深化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另一方面促進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的提升,在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同時,保證了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質量與效果。為此,教師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合理地開展字理情理教學,從而學生的識字寫字學習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趙靜.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有效性[J].中國農村教育,2019(2):111.
[2] 周芬.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與方法[J].中國農村教育,2019(5):59.
[3] 龔仕輝.淺談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3):108.
[4] 王霞.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有效性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146.
[5] 魏惠斌.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6(9):81.
[6] 彭亞寧.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淺談[J].青海教育,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