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標準的發展與改革,國家和教育部門對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培育越發重視。這就要求高職在校生的學校教育要與職業素養進行聯系,職業素養的核心內容包括職業素養標準與職業評價體系。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的主要區別就在于高職院校的目的是培養專業型和技能型的人才,重在實踐能力的培育,實現專業學習與職業發展的零距離對接,保證學生長期的職業生涯發展。基于這種狀況下,校企合作是新型的實訓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實訓教學存在著顯著的成效。為此,將校企合作與職業素養的評價體系指標進行有機結合,分析現如今職業素養評價體系的現狀與意義,構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校企合作 ?高職 ?職業素養評價指標體系 ?酒店管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b)-0242-02
隨著國家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活動提起重視,各職業院校逐漸重視高職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開始對傳統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職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在現代高職院校的教育之中,校企合作模式在日漸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以此達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有機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對高職學生的專業素養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不在單純地注重理論成績,職業素養成為用人企業挑選人才的重要考量保準之一。該文通過對酒店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狀況進行分析,為校企合作背景下學生職業素養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提出合理的建議。
1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體系的現狀。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教學中,學校每年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測評,摒棄傳統的文化課成績作為核心的思想,更加注重學生德、智、體等方面的綜合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行業的需求,用人單位在進行人才招聘的時候,往往會更加注重單科成績或者文化課總成績,而忽略學生的綜合成績,這與高校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
1.1 專業課成績和實踐能力是企業的關注點
每個企業都有著自己的專屬業務,為此在進行人才招聘的時候,往往會更加注重直觀的專業課成績,進而是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因此,對于其他課程的成績沒有太多要求。
1.2 綜合測評成績優秀的學生未必受到企業的青睞
大多數企業更加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因為在他們之前的招聘經歷中,綜合測評成績優異的學生,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績并不一定很突出。成績一般,但專業技能強的學生能夠更加適應崗位的要求,進入職業角色較快。
1.3 綜合測評體系內的邊緣化學生
通過綜合測評的評比有利于學生養成競爭意識,良性競爭促使學生不斷地完善第一、第二課堂內容,專業課程的不足可以通過第二課堂的加分來彌補,該項制度的形成,將文體活動的學生愛好者的重心放在第二課堂的發展上,以此來增加綜合測評的分數;然而對于學習興趣不足,又無心與校園文化的同學,將會處于邊緣化,綜合測評體系在教育過程中起不到促進作用。
2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體系的作用。
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發展現狀之下,高校應該根據學生的長期發展以及企業的需求,對傳統的測評體系進行改革和創新,建立一套符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發展的職業素養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就業發展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2.1 基于校企合作的職業素養評價體系,幫助高職學生樹立職業發展目標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專業人才素養需求的增加,用人單位更希望學生能夠符合行業的發展要求,建立校企合作的職業素養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從職業發展的角度進行日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學習,促使學生思考行業需要的人才標準,自身素養如何提升,才能夠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崗位技能需求,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規劃。
2.2 基于校企合作的職業素養評價體系,幫助高職學生實現與工作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共同制定的職業素養評價體系,既符合學校的教學現狀發展,又能夠滿足企業工作崗位的技能需求,將高校與企業之間的距離拉近,實現學生與職員的零距離轉變,讓學生更早地適應工作崗位,并為日后的發展積累經驗。
2.3 基于校企合作的專業素養評價體系,符合現代高職院校的職業特色
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區別就在與前者更加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培訓,保證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工作技能發展。但是現在的高職學生培養體系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沒有實現與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無法體現高職院校的“重實踐,重技能”的特點。
3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則
3.1 導向性原則
該評價體系的根本目標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引導學生樹立的職業發展目標。在此目標指引下,日常學習中注重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均衡發展,提高就業的競爭力。
3.2 激勵性原則
在構建該體系的時候,為了保證學生能夠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與專業技能,學校和企業應對學生們的階段性成績給予肯定和獎勵,讓學生層遞式地實現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3.3 評價多元化原則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評價體系,對與學生的評價體系應該是多元化、全方位的。在參評人員占比上,學校任課教師、企業職工、學校管理人員、企業管理人員應該都參與進來。有豐富經驗的雙方教師共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符合企業發展道路前進。
4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體系構建的內涵
校企合作前提下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體系,是在學生專業知識素養的前提下,融入企業的員工職業素養評價體系,這種全方面體系的構建,有力與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增加和自身職業的可持續發展,還可以解決高職院校教育與企業工作需求脫節的問題。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學院學生職業素養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是每一個職業員工都應該具有的職業道德,也是職業員工的第一要求。
(2)禮儀禮貌。作為酒店管理專業,需要經常與客人進行交流溝通。禮是內容,儀為形式,作為服務行業,禮儀不可少。
(3)服務精神。達到服務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為服務對象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為此個性化服務需要具有創新精神。
(4)團隊精神。酒店行業是一個需要團結和諧的團隊,住宿業涉及衣食住行游購娛各個方面,因此需要各部門人員的專職配合,更好地滿足服務對象的要求。
5 ?結語
基于校企合作的職業素養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學校應該貫徹“學生是主體,一切為學生”的理念,讓學生在校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還能夠保證與酒店企業的實際工作情況相對接,從更高的眼界來看待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長期職業發展。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評價體系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一直處于動態變化的過程中,需要社會、學校、企業的發展,對評價體系進行完善,從而保證學生的職業素養發展能夠更加符合工作需求,增加就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王振洪.確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系統格局[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33):23.
[2] 劉永平. 理工院校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的調研[D].華北電力大學,2012.
[3] 胡亞倩.淺談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創新[J].才智,2019(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