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東萍
【摘要】歌唱是一種情感的表達與抒發,對于語言能力尚待發展的小學生來說,歌唱更能夠表達他們的心情,但當前音樂歌唱教學中不少學生卻不喜歡歌唱,甚至部分學生產生排斥心理。基于此,本文就小學三年級音樂歌唱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小學音樂;歌唱教學
歌唱是一種表達的方式,也是一種能力,但提升歌唱能力必須具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而當前小學生在音樂課堂教學上卻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表現不積極、不喜歡課堂音樂等等。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再三被強調,如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綜合素質,一直成為每一位音樂教師思考的課題。因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解決策略提出了一些淺見,以就教于方家。
一、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一)缺乏自信,不敢大膽展示
筆者長期觀察發現,不少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非常喜歡唱歌,并且常常利用歌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但在音樂課堂上,他們卻很少主動參與歌唱活動。究其原因,他們缺乏自信,不敢大膽展示自我。比如,有的學生天生性格內斂、羞澀,在眾目睽睽之下不敢表演;有的學生則是因為在平時唱歌時,被其他同學或朋友嘲笑,導致在課堂上不愿意表演;還有的學生則認為課堂是一個嚴肅的地方,對學生的性格具有束縛力,導致學生不喜歡在課堂上唱歌和表達。這些原因導致音樂課堂難以活躍起來,教師對學生的歌唱能力也無所適從。
(二)缺乏情感,過于注重技巧
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學生在唱歌的時候缺乏情感,一味重視唱歌技巧的應用,從節奏、音高等來看,都很正確,但唱出來的歌聲卻沒有味道;不少學生在歌唱流行音樂或網絡歌曲時,能夠很好地抓住歌曲中的精髓,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卻缺乏情感。這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所導致的,比如,進行大量的讀譜訓練,卻忽視了學生對音樂的感性認識。當學生過于注重歌唱知識時,音樂中承載著歌唱者的情感、思想與精神就會不由自主地忽略音樂中的情感,導致學生唱出的歌聲缺乏內涵。
(三)缺乏唱功,沒有掌握方法
正如前文所說的,有的學生在唱歌時會被其他同學或朋友嘲笑,因為這些學生唱歌走調、音準較差、有些地方的連接不順暢等等;教師在教學時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像對節奏的掌握、讀譜技能的訓練。而在學生歌唱出現問題時,通過一遍遍演示來糾正學生的唱法,但卻很少給予學生唱功方面的指導和鍛煉,導致當前學生缺乏練習方法,唱功較差。
二、小學三年級音樂歌唱教學的策略
(一)豐富歌唱活動,營造寬松氛圍
教師在開展歌唱教學時,可以設計豐富的歌唱活動,營造寬松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歌唱熱情,這樣,學生的表達欲望才會被調動起來;另外在活動氛圍的烘托下,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通過活動會轉移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減少緊張感,有利于促進學生大膽開口歌唱。如,在練習《游擊軍》這首歌曲時,筆者組織了不同的活動,先為學生播放《少年游擊隊》中的相關片段,并配以《游擊軍》這首歌,帶動學生的熱情,然后要求學生每人一句,跟著電影中的片段歌唱,一些羞澀內斂的學生也敢于在電影聲音的掩護中大膽唱出自己的部分,在學生掌握唱法后,又以班級作為“戰場”,鼓勵學生模仿游擊隊中的隊員,一邊唱歌一邊躲藏和掩護,學生的興趣即時被調動起來,課堂氛圍也更加寬松,許多學生也敢于大聲歌唱了。除了配以電影畫面或設計游戲活動外,教師還可以將音樂與舞蹈結合起來設計活動,鼓勵學生歌唱。豐富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最終促進了學生歌唱水平的提升。
(二)增強聽覺體驗,促進感性認識
眾所周知,聆聽能力是小學生在學習歌唱時需要發展的重要能力,也是基礎能力。但不少學生沒有經過系統練習,因此在歌唱一些難度較高的歌曲時就會遇到困難。因此教師在開展歌唱教學時,除了鍛煉學生的讀譜能力,還要重視學生聽辨能力的培養。在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增強學生的聽覺體驗時,教師可以將繪畫與音樂融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對音樂的感性認識。如在教《美麗的朝霞》時,可以這樣鍛煉學生的聽辨能力,比如要求學生利用線條起伏表示音高,利用顏色表示音樂形象,利用線條粗細表示力度,利用圖形表示聽到的節奏,最終在歌聲中用線條、顏色、形狀畫出美麗的朝霞。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畫出了不同的朝霞,有的顏色艷麗,有的線條柔和,有的形狀可愛。這些朝霞不但是學生通過聆聽音樂畫出的作品,同樣也是學生心中情感的表達。像有的學生認為這首歌曲充滿朝氣,因此應用的顏色就會艷麗。教師再引導學生練習這首歌曲時,就可以要求學生按照圖畫的表達進行歌唱。通過這種策略,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聽辨能力,還促進了學生對音樂的感性認識。
(三)明確練習方法,培養歌唱習慣
對于學生唱功基礎薄弱的問題,在開展歌唱教學時,我們可以明確歌唱練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習慣。如果把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對歌唱技巧的應用稱為軟件,那么正確的歌唱姿勢、呼吸方式則可稱為硬件。學生只有在具備了硬件之后,再進行軟件的練習,才可以提升歌唱水平。像許多唱歌走調的學生在調整呼吸方法之后,就可以唱出優美的歌聲。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練習方法,鍛煉學生的唱功。以《大海啊,故鄉》為例,這首歌曲要求學生能夠流暢、圓潤、舒展的歌唱出來。在這首歌曲的A樂段中,整個聲音是偏弱的,但許多學生在歌唱時表現出來的卻是虛,這就說明學生在氣息方面的運用較差。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要引導學生了解鍛煉氣息的方法,像在做仰臥起坐的時候數數,在平躺的時候將書本壓在小腹上感受變化;當然,有的學生會覺得仰臥起坐很累很枯燥,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模仿小狗喘氣,感受唱歌時正確的呼吸方式。教師為學生提供有趣的練習方法引導學生練習,使學生通過肌肉記憶培養良好的習慣,最終有利于促進學生唱功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以及對策就小學三年級音樂歌唱教學進行了探究。歌唱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音樂水平的提升,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筆者期待本文可以為小學三年級音樂歌唱教學提供有益的啟示,使學生在歌唱學習中提升能力,培養習慣,促進學生在優美的歌聲中放飛音樂的翅膀。
參考文獻:
[1]朱雅琳.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的方法及應用[J].學周刊,2020(15).
[2]陸麗芳.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J].北方音樂,2020(08).
[3]蔡念彤.小學歌唱實踐教學現狀分析與研究[J].黃河之聲,2020(07).
[4]孫菲.豐富體驗,快樂歌唱——淺析小學中高年級歌唱教學難點突破的策略與方法[J].中國民族博覽,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