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蕾
摘要:在體育教學中,有很多的教學理念被提出,游戲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遞進式教學法,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找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究其根本,筆者認為就是要體現出學生在體育課堂中主動學習的能力,有效的達到課堂效果。筆者觀察到,高中生心智較為成熟,體育課累積的信息相對比較多,安全防護意識比較強。我市高中體育課堂采取選修課模式進行,學生可憑借自己對選修課程的興趣進行選擇。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中的主體性是指學生在主體意識指導下,主動參與教育活動的能動性。學生在體育課上不止是運動時間的積累,還要有“自主鍛煉”習慣的養成,還要有“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不局限于學,是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進行自主生長的前提。
關鍵詞:高中體育;自主生長;應對策略
課堂教學的價值在于生長,進行生長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課堂教學是體育教學的基本形式和中心環節,在體育課堂中進行學生自主生長理念并不是傳統對體育課堂的刻板印象中的“自由活動”模式,而是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探究,真實體驗。課堂以自主學習進行生長目標的達成。面對應試教育的沖擊影響,家長和學生對高中的體育課程不夠重視,讓高中體育課堂在嚴峻的形式下面臨著挑戰。筆者就我市現有的一些高中體育課堂現象進行了一些考察調研,結合了相關信息的理論學習,學習探究,總結歸納出一些原因,找尋解決措施,旨在為我市高中體育課堂學生自主生長的發展、完善提供相應的借鑒與參考。
一、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的現狀
1.教學形式單一。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多媒體運用的廣泛,學生的眼界變得寬廣,自我認知能力也變得更高,形成了思維活躍、興趣廣泛、崇尚自由的特點。傳統體育注重更多的是身體鍛煉,適應學生發展而變化的心理體驗未及時跟上,這與學生追求豐富多樣形式的體育鍛煉需求相脫節。容易引起被動學習,應付課程,不夠重視。從而導致身體素質降低,課堂隱身生逐漸增多的現象。
2.主體地位未得到體現。在體育課堂上,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體現出來,部分體育老師為了達到一些簡單的教學目標,課程設置輕視難度,讓學生產生了體育課如同在玩的錯覺,從而懈怠了課堂,也和學習掌握運動技能相違背。還有部分常見的課堂教學,比如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時,在動作要領、時機運用雖然進行了講解,但是真正教學中,動作的學習難度大,對籃球興趣不夠認知不強的同學對時機把握理解費勁,動作的學習成了盲目性,雖然課堂滿足了教師的教學要求,但是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
二、自主生長在高中體育課堂中的重要性
1.培養學生自主生長是當今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在體育教學中,改變在教學中的一種狀態: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讓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從被動去學變成主動會學。從某種意義上,就是在課堂中自主生長的萌芽,其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一節課的成效。在健美操課程上看到,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一種方向引領的方式,在基礎動作的教學完成后,將隊形創編,音樂選擇,動作調整等部分交給學生手中,以團隊形式分組創編,最后達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2.在高中體育課堂培養自主生長能力有利于適應未來社會需求。我市高中體育課堂的豐富性讓學生盡量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減少課堂厭倦心理,使得學生個性發展。體育課堂可以提供更多的合作、互幫互助機會,讓學生發揮主動能力的同時還會注重協同發展。自主生長讓學生感受體育課堂的氛圍,讓學生輕松釋然,建立良好的身心狀態。在校園中建立積極樂觀的狀態,和諧友愛的氛圍,努力拼搏的精神,都能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三、如何確保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自主生長
1.教師合理提供課堂時間、空間,使得學生的自主生長的環境健康產生。體育教師在計劃某項教學內容時,不止是要考慮學生是學什么,還要注重學生學會什么。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練,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總結經驗讓自己得到更好的結果,這樣的學習方式更有說服力,減少學習的盲目性,增強課堂的有效性和學生的積極性。體育課基本部分主要分為學練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和圖片形式,讓學生把握主動權,主動觀察、探究、學習,精簡把握傳授“學”的部分。在“練”的部分中,教師通過為學生設置體驗部分,探索部分,解惑部分,展示部分,每個環節相輔相成,為學生創設出前所未有的自主生長空間、時間,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2.互動交流,和諧共生。互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種對話方式,也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之所以強調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不是教師的“一言堂”,主要在于學生之間有更好溝通的關系和語言,能夠將更真實的想法展現出來。合作對話、互相解惑、展示自我,都可以成為學生在課堂中自主生長的進行。而教師依舊在整個課堂中處于一個“潤色”作用,將個別問題個別解決,共同問題共同解決。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生生之間互相交流的平臺。
3.生長反饋,形成良好的自我認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自主生長單的制作,可以從情緒、思考、技能接受意愿、動作達成情況、對自己的滿意度等方向進行一個記錄。以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周期時間為一次反饋時機,通過練習、展示、實踐等方面進行評價。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體驗的過程,也是能力的檢驗和提升。
四、結語
教育即為生長,生長是需要有空間,使得能夠自己去獨立學習的時間,學習是一件慢的事情,要有一個自有空間。讓我們養成學習的能力。發揮潛能,尊重天性。重新審視一下教學環境,做一些真真實實的研究來切切實實為一線教學服務,不斷總結經驗讓自主生長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更多應用,給學生創造出更多創新自主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杜希真. 簡析自主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教育,2015(11).
[2]徐海平.自主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雜志,2013(3).
[3]劉倩. 讓學生在“魔法數學”的世界中自主生長[J]. 小學教學參考,2019(10).
[4]曹國慶. 讓學生擁有自主生長的美麗樣態[J]. 江蘇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