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俠
摘要:通過分析我校建筑專業群現狀,遵循中、高職學校建筑類專業發展的規律,從實踐中思考我校建筑類專業群建設思路與目標。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專業建設和發展方向,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 專業群;建設思路;建設目標
一、專業群現狀
我校建筑工程學院現有建筑施工、工程造價、室內設計、市政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管理、環境藝術設計6個建筑類專業,其中,建筑施工專業主要為建筑行業培養一線施工管理人才,即能夠將工程圖紙轉化為物質實體的“實用型”人才。建筑施工專業是我院建筑類專業群的核心專業,通過建筑施工專業的建設,可輻射帶動工程造價、建筑裝飾、市政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管理等相關專業發展。
二、 建設思路
為深化內涵建設,提升辦學水平,按照創建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的標準和要求,以建筑施工(省示范)專業為核心,以工程造價(省重點)、建筑裝飾(省重點)、市政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管理等專業作為支撐,以建筑施工組織與管理(省精品課程)、清單計價(省精品課程)、建筑施工技術作為專業群的基礎平臺,形成施工與造價貫通、建筑與藝術相結合的專業結構體系。以學校“十三五”專業建設規劃為指導思想,重點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升辦學能力,主動適應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圍繞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團隊、實訓基地、社會服務功能、競賽競爭力、質量保障體系等建設,整體提高專業辦學水平和管理水平,建成示范專業群。
三、建設目標
1.總體目標
“依據市場需求設置專業,針對崗位能力開發課程,圍繞工作任務訓練技能,瞄準崗位標準實施考核”的改革思路,進行專業建設。以建筑施工專業為核心,建成辦學實力雄厚,專業特色鮮明,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養質量優良,社會聲譽好,能滿足建筑行業發展需要并帶動相關專業發展的省級示范專業群。
2.具體目標
(1)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建設
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力求專業群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更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及產業鏈的崗位需求,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既能實現群內資源共建共享,又能體現產業崗位細化的前瞻性。按照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總體要求,協同推進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積極探索定向培養、聯合培養、訂單培養和“現代學徒制”等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整體推進專業群評價模式改革,系統制定專業群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廣泛吸收行業企業參與質量評價,積極探索第三方評價。按照確保學生職業能力、人文素質、職業素養整體提升的要求,以“基礎模塊+專業模塊”的形式,注重群內相通或相近的專業基礎課程和相關或相近的專業技術課程建設,系統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加強專業群內專業課程內容整合,實時引入行業企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標準、新設備、新工藝、新成果和國際通用的技能型人才職業資格標準,動態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深入開展項目教學、現場教學、案例教學、模擬教學,“學中做,做中學”,真正實現“教、學、做”合一。
加大工學交替力度,加強建筑裝飾專業的學生實際設計能力與談單技巧。2022年止,二年級以上工學交替由一周逐漸延長至一個月。拓展設計公司企業數,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增6家校企合作單位,拓展學生實訓平臺與就業質量,根據市場需求設置課程,加大設計人才的培養與輸出。
按照人社部第三批一體化課改試點建筑施工專業一體化課程開發工作進度安排,2020年完成和完善《施工圖交底》、《建筑材料取樣》、《建筑施工測量》、《施工過程質量檢查》、《施工過程安全檢查》、《工程資料記錄與整理》、《工程量計算》等一體化課程的課程標準、學習任務設計、教學活動策劃、學生工作頁、信息頁、數字教學資源、課件等教學資料。
完成本專業群核心課程建設,建立完善課程體系,進一步推進一體化教學改革。爭取2020年一體化教學方案落實,省級精品課程達2-3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6門網絡課程;2021年工程造價專業達到省級示范專業,專業群內各專業達到網絡資源共享。
(2)實踐教學條件建設
整合校內實踐教學資源,建設專業群實習實訓基地。專業核心技能的訓練項目都有對應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學生有對口的頂崗實習,根據專業特點,按照“理實一體”原則,建設真實仿真的項目教室、現場教室等。繼續加強和擴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廣聯達軟件公司開展合作將原有造價軟件實訓基地升級改造,2020年并新建廣聯達軟件實訓室1個;新建招投標模擬實訓室1個;2020年新建施工模擬現場1個,在原有基礎上新建3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021年實訓基地為企業培訓人員年平均達110人次。完善基礎教學設備,根據專業要求完善機房電腦配置,擴大畫室規模。2021年底升級專業機房配置,配合虛擬軟件,進一步完善實訓設備。籌備工藝美術室建設,聚集展廳,軟裝工藝實訓,展品陳列等功能。
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則,建設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的遴選與建設,要與實踐教學體系配套,滿足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需要。2021年校外實訓基地達到5家,“一師一企”落實到位,堅持產學研相結合,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2021年訂單培養合作單位達3家。
(3)教學團隊建設
以核心專業帶頭人為引領、群內其他專業帶頭人為骨干,建設一支高水平、專業優勢互補的專業群帶頭人隊伍。著力把核心專業帶頭人培養成熟悉產業(行業)發展趨勢、能駕馭專業建設、具有較強綜合協調能力的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隊伍建設。采取培養、引進、外聘等多種方式,建設一支在專業群建設中發揮中堅作用、滿足教學需要、相對穩定、資源共享的專業骨干教師隊伍。骨干教師應具有雙師素質,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能主講2門及以上專業課程(其中至少1門為專業核心課程)提高師資隊伍質量。
2021年底雙師型教師達到90%,加強一體化課程教學團隊建設。加快培養既能講授理論知識課,又能指導技能訓練和生產實習的一體化課程教師。注重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不斷提升教師企業實踐能力、一體化課程開發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教學質量高、結構合理、示范性強的優秀一體化課程教學團隊。
參考文獻
[1] 《基于“相似論”淺談藝術設計類專業群建設思路》[J]. 劉源 教育教學論壇 2013(27)160-161
[2]《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專業群建設之路》[J]. 陳海 江蘇教育研究201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