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野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音樂教育已經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重視。在小學階段,音樂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學生音樂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內容,在音樂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合唱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藝術情操得到熏陶,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合唱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加大對合唱教學的重視,并不斷提高合唱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音樂課合唱教學實踐。
關鍵詞: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
引言
在小學教育階段,音樂作為一門重要的藝術學科,在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綜合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現階段要想提高班級合唱教學的質量,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合唱感興趣,有效提高自然學習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教師應更加重視合唱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唱教學,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的現狀
1.音樂器材的配備
在教育事業不斷的改革的背景下,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漸的顯現,但是在是實際的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中,在音樂器材的配備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盡管目前辦學條件得到了改善,但是卻也存在著器材配備不合理的情況,也就是指音樂器材與課程教學內容不不匹配,從而導致器材的使用率比較低,很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
2.師資的配備
師資的配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質量的高低,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建立一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中在師資配備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很多教師的專業能力不足,也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導致無法開展有效的教學,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學校對教師的招聘方面不完善。
3.教材歌曲教學質量狀況
在當前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新課程更加注重音樂的民族性、世界性和文化多樣性,教材和歌曲的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的歌曲學習是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通過歌曲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優美的旋律和音樂技巧,還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文化,這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
二、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的實踐探究
1.根據教學改革的要求,有效創新教學內容
在合唱教學方法中,想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要貫徹創新和實踐的原則,在實踐過程中尋求創新,使教學內容比以往更加豐富和科學。在實踐過程中,音樂教師的思想和教學方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并采取一些新的教學方式帶給學生良好的“聽覺盛宴”,進而提高班級和年級學生的演唱水平。在日常的音樂課上,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所以教師應該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分析具體問題,最終找到合唱的缺陷并進行改善。
2.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音準能力
許多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唱兩首歌的節奏,會出現一個特殊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他們唱合唱,他們往往能很好地掌握語調,如果他們唱合唱的歌詞,語調水平將顯著降低,研究發現,這主要是因為現階段學生的語調能力不高,容易在合唱中受到其他部分的干擾,會出現跑動音現象,無法達到和聲的合唱目標。由此可見,語調在合唱教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實現部分和諧的重要基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調能力,教師需要做以下三件事。首先是日常教學。學生對熟悉的音樂旋律往往有很高的興趣。教師可以用這些歌曲來教學生如何閱讀樂譜,以激發他們閱讀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第二點是教師在教授學生合唱時可以使用音程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色的三、四和弦等特點,使他們逐步掌握和聲音程演唱方法,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3.在聆聽比較中提高合唱鑒賞能力
在小學,課本上的合唱歌曲都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在學習合唱歌曲之前,應該引導學生欣賞作品。一方面,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例如,帶領學生聆聽并感受模特演唱所展現的合唱和聲之美。另一個例子是運用理性聆聽合唱樂譜的方法,即為學生提供合唱樂譜,同時傾聽學生的內心去閱讀樂譜的方法。在欣賞音樂時,不宜只給學生提供主旋律的單行樂譜,或根本不提供,因為單行樂譜的思維傾向不利于合唱,應培養學生的聲織感。另一個例子,當比較,聽合唱作品,學生應該注意的音樂形象兩部分,這兩部分的旋律趨勢,兩部分的異同,等,可以提高學生的感知和理性分析的合唱作品,,也有利于學生的歌唱聲音和情感。如六年級下冊的《檳榔樹下搖網床》,第一聲部是主旋律,表現了搖網床那種舒服晃動的感覺,而第二聲部則用“唔”它展現了微風輕拂的意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兩部分所表達的情感和特點,有利于學生各部分的配合和表演。
4.豐富歌唱表現形式,陶冶學生道德情操
歌唱教學是有比較強的德育教育功能的,其通過歌曲的藝術形象和學生的審美活動達到感染學生再創造藝術的能力。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升民族素質,培養合格公民的重要任務之一,音樂教學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推動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運用合唱教學的方式,可以有效增進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并且相互之間做好配合,在教學活動中,選擇合理的教材,提升學生感知音樂的能力,最終實現德育教學。
結語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班級合唱教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合唱教學,并不斷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潔.談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合唱教學[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2(2):20-21.
[2]沈愛紅.淺談小學音樂課中班級合唱教學[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3).
[3]王潔.聲樂律動,心隨我動:論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黃河之聲,2016(10).
[4]周雪玉.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