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生蘭
摘 要: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高速發展,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和改進。人們在不斷的反思和探索中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高效教學方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現行的教學環境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知識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數學;應用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日漸暴露弊端,這一現狀驅使教育者們開創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模式作為一種高效優質的教學模式,對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有積極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這一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邏輯能力,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設計課前活動,布置學習任務
課前活動的主要內容是教師根據學生基礎準備學習資源,布置學習任務,學生根據老師的指示自行預習。在每個模塊開始前,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準備PPT或者其他教學資料,在教學資料中強調重要的概念和例題,幫助學生規劃重點,減少學生的課外準備時間,并且讓他們在課前就能理解課上的重要內容。另外,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學生個體差異準備一部分輔助學生預習的學習資源,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學習習慣,在不斷的學習中養成數學應用意識并搭建起新舊知識過渡的橋梁。在這種學習模式的指導下,學生可通過課前的充分了解使課堂效率達到最高,從而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到數學必修一中的探究鋼琴與指數曲線時,在課前,老師可以提供資料,引導學生體會函數是描述客觀事物變化規律的數學模型思想,例如炮彈的射高與時間的變換關系問題和南極臭氧空洞面積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問題。對于老師課前提出的問題,學生可以有所了解而不一定要完全摸透。另外,老師課前應該布置幾個小問題,例如初中學過哪些函數?它們的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分別是什么?并在上課的前幾分鐘抽查,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
二、教師組織課堂,學生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是高中數學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鐘,羅列出本堂課的重點難點,增強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第一,教師可以采用集中講授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法。在集中講授的環節中,教師系統地講解全部知識點,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各個數學問題,而不是只針對某一個知識點重復性地講解。針對個別同學的疑惑,教師可以在課后進行輔導,讓他們進行更合適的習題訓練。針對數學基礎不一樣的同學,教師可以進行個別性的輔導。第二,除了課堂講授外,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把教學內容分成幾個模塊并分給各個小組,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和解答。最后可以設置一個小組展示環節,教師再根據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輔助講解,完善學生的學習成果。
例如,在講到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應整合知識點,展示重難點并通過一些經典的例題加以強化,增強學生對該知識點的記憶。在這一節中,刻畫平面的三個公理是立體幾何體系的基石,是研究空間圖形和進行邏輯推理的基礎,空間問題解決的重要思想就是:化空間問題為平面問題。對于組內問題討論,教師可以選擇幾個經典的高考題目分給各個小組,限制時間,最后再讓各個小組進行展示,老師在一旁進行補充說明或者修正。
三、創設開放環境,營造自由氛圍
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最大的不同就是開放性的教學和自由的氛圍,翻轉課堂模式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站在長遠的角度,翻轉課堂的深入實施將會使當代高中生變成“好學、好問、會學”的學生,而不是不會舉一反三的學生,這也是目前我國素質教育所提倡的人才培養模式。如果學生是祖國的花朵,那么教師將是勤勞的園丁,想要改變種花的方式,提高花的存活率,自然不能要求花,還得仰仗辛勤的園丁。因此,想要提高翻轉課堂的效率,自然不能從學生身上去找不足之處,應從教師身上尋找提高效率的方法。教師應根據每個班學生的特點創設科學的數學環境,讓學生在自由的學習氛圍中拓展思維,提高數學能力。
例如,在蘇教版“圓的方程”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為了檢驗學生對圓的一般方程形式的掌握情況,給出了以下的方程式:x2+y2=4,x2+(y-1)2=9,(x-2)2+y2=16。針對上述方程式,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已知圓的一般性方程,如何求圓的半徑和圓心坐標?再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通過小組合作開展探究得出結論后,鼓勵學生舉一反三,發現圓一般方程的規律。利用這一模式可引導學生在開放性的數學環境中積極探索,主動學習。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模式作為新型高效的數學教學模式,必將會成為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會是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為了達到翻轉課堂的教學目的,高中數學教師應積極探討該模式的應用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提高對翻轉課堂的認識,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數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