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罡
摘要:傳統文化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不但可以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發揚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本文圍繞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的必要性展開闡述,以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為案例,希望對高職傳統文化教育有效性的提高以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職業教育;傳統文化;包裝策劃與設計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211-02
一、前言
人們的普遍認為職業教育更為注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側重職業技能教育,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在職業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教學可以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可以更好地彌補技能教育模式在思想觀念教育部分的短板,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在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的職教課堂中,需要融合傳統文化教育,塑造高職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在包裝專業教學中滲透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二、包裝專業融合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高職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是培養包裝相關從業人員的重要陣地,在包裝專業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包裝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提升包裝專業建設內涵。隨著中國包裝業的快速發展,包裝設計要得到長足的發展,必須深挖現代設計的文化內涵,而傳統文化是個巨大的文化資源寶庫。
我國高職建設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但是高職的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建設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缺乏與企業的聯姻,沒有完全與市場接軌,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包裝專業的建設作用尚未完全明晰。培養具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包裝人才,可以進一步推動包裝專業的特色化。通過挖掘傳統文化教育與包裝職業教育之間的內在聯系,研究并發揮包裝專業在文化傳承機制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推動創意文化產業和包裝專業自身特色化的可持續性發展。
許多高職院校為了迎合技能型人才市場的需求,大幅度的調整和改革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調整課程設置,強化專業實踐能力。這樣,在短期內確實是增強了高職學生的職業技能,強化了動手實踐能力,但是短期效應并不能滿足社會對包裝專業人才的長足需求。無論是機關還是包裝相關企業歡迎的都是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具備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意識的人。片面強調應用性,重視職業技能的培養,雖然學生可以較快地適應工作崗位,但是缺少了職業素質,沒有寬容的心胸和健康的心態,沒有豐富的人文修養,這樣很快也會被社會所淘汰。從長遠的人才培養發展前景來看,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更應注重職業素養,主要體現在社會觀念與精神取向的影響上。
三、包裝專業融合傳統文化的主要形式
高職教育的核心是職業教育,可以通過貫穿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將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引入專業教學課堂。高職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面臨許多壓力和挑戰,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可以幫助他們在遇到不好的情緒的時候可以及時調整,有自己的判斷,安然度過困難,為未來的職業道路尋找到方向,增添在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動力。
在職業教育中貫穿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結合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精神的根和物質的本,我們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與行為準則無不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可以成為激勵高職學生在職場中奮發進取的精神動力,幫助高職學生樹立堅強的意志,勇于面對挫折,在職業道路上創造新的人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傳統文化不僅可以塑造包裝專業人才的職業素質,還可以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二)培養職業基本技能
掌握傳統文化知識和技能是包裝策劃與設計從業人員必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在傳統文化包裝設計中,對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至關重要。只有熟悉掌握傳統文化知識,才能更高效地進行傳統文化包裝設計。傳統文化作為固態或動態的留存,首先我們要熟悉掌握傳統文化知識,其次要提高傳統藝術鑒賞能力。這樣,在進行傳統文化包裝設計的時候才能游刃有余,得心應手。
(三)培養可持續發展的素質
傳統文化教育,潤物細無聲,相對于專業技能它的即時性作用不是十分明顯。但是,傳統文化作為一種可持續性發展,對于包裝從業人員乃至每一個中國人都是大有裨益的。在職業教育中,對于傳統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廣度都要有所拓展,有所延伸,宣導傳統文化,我們要正本清源。
四、包裝專業貫徹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
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無時無刻不呼喚著職業教育方法的創新。在實踐中探索和發展傳統文化教育,是高職緊扣時代脈搏,創新職業教育方法的重要手段,也是包裝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一)改革包裝課程體系,注重傳統文化教育
就高職教育特點而言,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培育高職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通過知行合一的方式將其內化于學習實踐當中,為以后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部于2014年發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把傳統文化教育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教育責無旁貸的時代擔當,教學相長,如何結合傳統文化教育教學,取決于專業教師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如果包裝專業教師僅從專業知識層面教授本專業課程,忽視文化傳承的價值,學生是不可能具備文化傳承的責任意識。在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不少高職院校對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刪減了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基礎設置與授課學時,以適應當代社會的技能人才需求。當前,改革創新傳統的教育教學思維,把技能與飯碗等列,把技能與素養分列,片面強調職業技能課程。事實上,專業技能與人文素養是一個人的一體兩面,一個真正有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的人是不會缺乏謀生的能力的。在職業教育中,僅僅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畢業生能快速適應工作崗位技能需求,但是缺乏職業發展后勁。作為教育者,我們需要認真深入地思考,如何讓包裝專業回歸專業教育本位,如何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深化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
傳統文化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結合,應從專業領域著手,在職業崗位中提煉教學素材,拉近傳統文化與高職學生的心理距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切實存在于的我們的生活與學習當中。只有將傳統文化與實際聯系,才會更具有說服力與號召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包裝專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今后可能會從事的專業崗位與專業方向,挑選相應的實踐教學案例進行講授,有效地融合傳統文化教育與職業教育。
(二)創新包裝教學方法,強化傳統文化教育
高職學生對公共基礎課以及傳統文化課程不重視,甚至感到厭煩,不僅是由于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同時,教師對于課程教學與專業缺乏聯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思想觀念和情感認同的綜合體現,將傳統文化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不僅能夠極大地豐富包裝專業課程,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對社會多元化思潮的免疫力,在洪流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結合包裝專業課程教學,可以充分引導高職學生自主思維,挖掘自我探究能力,創新包裝教學方
改革傳統的包裝教學模式,深入探索有效的傳統文化教育方式,是實現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責任的實踐途徑。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結合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增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增強文化自信。在專業教學中結合傳統文化,普及傳統文化,專業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和責任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專業教學的授課方式是否有效也至為關鍵。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灌輸式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相對于今天面對著各種現代信息誘惑的高職學生而言,這種授課方式愈來愈顯得不適應。改革包裝專業授課方式,創新包裝教學方法勢在必行,采用多種授課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通過辯論與討論等教學形式,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開拓包裝教育途徑,融合傳統文化教育
課外教學也屬于專業教學活動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在包裝專業教學課堂之外也可以接受傳統文化熏陶。相對于職業教育來說,高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是培養的重要目標。在專業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可以結合包裝工藝制作、包裝技術展示、包裝模型展覽等實踐教學方式,通過課內課外的教育模式展示和體現高職院校的教學特色與教學風采。當今是互聯網的時代,高職院??蓜摻ǜ黝惥W絡互動平臺,通過各種網絡技術手段與線上傳統文化資料來承載傳統文化教育的具體內容,向學生更全面,更真實地普及傳統文化教育。
在包裝專業課程教學中,專業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資源平臺搜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整體或是某一思想相關的教學案例進行輔助性教學,這樣可以將教學內容更為立體地呈現和展示出來。在教學案例的選取過程中,需要注意兼顧材料的兩面性,從正反面進行文化趨勢利與弊的分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音視頻等教學資源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習印象,豐富課堂教學張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度,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五、結語
核心素養下的職業教育需要充分且深入地認識到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高職院校應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專業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深入挖掘、提煉傳統文化精髓,促進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培養的同步進行,實現職業教育的優質發展與學生綜合人文素質的全面提升。對于培養個體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需要承擔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將傳統文化深嵌到包裝職業教育中,可以提高包裝學子的綜合素養,培養更多的優秀包裝人才,使中國文化綿綿不絕,生生不息。
★基金項目:2019年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項目“職業教育與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結合研究——以包裝策劃與設計專業為例”,項目編號:SK2019-016。
參考文獻:
[1]田雪.傳統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教學探析[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3(18).
[2]焦巖.傳統元素在包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