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霄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現代化的不斷創新,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日益廣泛應用和深入,對教育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育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突破了傳統教育模式,形成教師、學生、教學材料和教學方式的新組合,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豐富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它最具直觀性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充分發揮其優勢的同時,必須注意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在此基礎上,重點研究了信息技術在中學音樂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對應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音樂教學;中學課堂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視。中學音樂教學已經不單單是教會唱歌就可以了,更應該體現“質”,因此,應該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而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主要以老師講授為主,不能充分發揮學生認識的主體性。由于信息技術教學的直觀性、靈活性、新穎性等優點,使課堂變得圖文與聲像并茂,教與學變得豐富多彩,它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信息技術手段,信息技術改革已成為教學改革的一種必然趨勢。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很多優勢,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采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目前,信息技術教學在我國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和闡述。
一、信息技術在中學音樂課堂中運用的意義
(一)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提高音樂教育質量
目前,課上教育是中學音樂教育的主要形式,課堂教學質量取決于學生掌握音樂實力的和水平。通常中學音樂教育主要采用音樂理論課和排練課,信息技術起著很好的輔助作用。比如,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技術的教師可以直觀地將音樂知識轉化為視頻或音頻材料,這樣學生可以輕松接受。
(二)信息技術教學符合音樂教育高質量教育的要求
高質量的音樂教育需要學生培養自己的審美意識和良好的自學能力,在中學階段,高質量的音樂教育培訓要求學生能夠獨立識別和分析旋律簡單的歌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可以有效地傳遞教學信息,還可以依靠信息技術技術平臺實時掌握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三)信息技術的有效使用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設計現代教學理念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教育材料優化課程設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另外,信息技術的使用要求教師掌握各種現代教材,懂得當今教育思想,憑借教學實踐提高教學技能。
(四)信息技術教學可以進行藝術創新,培養學生創造美
傳統的中學音樂主要使用基本的音樂知識和基本的音樂技巧。大多數中學的這種“雙基”音樂課程導致了教師只使用教科書,學生只會機械模仿的現象。而信息技術、信息網絡的情境可以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學習或協議流動學習,以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要作用及其自由度。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欣賞美的水平和想象力的能力,也有助于他們創造美的發展。
二、信息技術在音樂課中的使用策略
(一)營造音樂氛圍
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極力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感到好奇,從而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對某一特定事物感興趣的中學生會更積極,所以我們需要創建能夠吸引學生的教學情境。正如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那樣,學生學習音樂的動機是興趣。我們應該使用科學支持的教材創造聲樂教育環境,增強音樂的時空效應,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行為。
(二)喚起學生的興趣
利用信息技術支持中學音樂課的教學,呈現自然和美麗的圖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當我們聽到歌曲《鐵匠波爾卡》時,我們創建了與教科書中的音樂內容相對應的信息動畫,并將它們放在家庭中。首先,要有幾名學生在舞臺上表演,以展示他們心中的鐵匠形象,然后隨著音樂進入教室。同時將準備好的視頻放給學生觀看:太陽在視頻中慢慢升起,森林非常平靜,鳥兒開始唱歌,小動物在草地上玩耍,他們似乎陶醉了,好像他們自己此刻變成快樂的動物在玩耍。當我們展示第二次這首歌時,我們要求學生把想象中的內容與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討論,學生在音樂和之前圖像靈感的迸發下,慢慢地模仿拉鐵和拉風箱的動作。學生的表演充分體現了他們的創造力,表現出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全班氣氛非常活躍,學生邊玩樂,邊學習的目的已經實現。
(三)與現實生活接觸
聽音樂主要是指器樂,聽戲曲,聽聲樂等,體會從古代到現在各種音樂的音色和特點。教師如何教會學生最好的音樂識別效果?使用信息技術,例如學生在電視中播放著名交響樂團的視頻,學生能夠非常直觀地看見表演的規模,并體會到音樂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即便學生們不懂得各種樂器的基本特征,但可以從視頻中聽到各種樂器的聲音。比如說我們在學習《義勇軍進行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備放映不同版本的現場表演,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現場直播,以及奧運冠軍頒獎的合唱團現場。讓學生感到這些不同版本之間的區別,教學效果好絕對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聽音樂,還必須拓展他們的視野,并豐富了他們的知識。
(四)激發學生反饋
音樂欣賞是中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傾聽和感知音樂,使學生了解和欣賞音樂,提高他們欣賞美、表達美、創造美的能力。它對拓展學生的視野,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情感,增強音樂的審美力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
該讓學生與音樂作品有廣泛的接觸,以便他們能夠更快地提高他們欣賞音樂的能力。學習音樂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提高他們的修養。
展望未來,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它必將成為未來教育的主導。未來音樂教育模式豐富多彩,但其發展進程的主要特點無論如何,都將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智能化教育。中學教師只有加強教育質量,不斷加強和促進音樂教育信息技術的合理傳播,在匯集和收集實踐教學經驗的同時,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才能讓學生真正從中受益,信息技術是提高中學生水平和質量的一種先進方法。
參考文獻:
[1]楊俐嘉.信息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利弊分析[J].兒童音樂.2011(02)
[2]溫虹青,溫桂生.論中中學音樂教學中“度”的把握[J].江西教育科研.2012(06)
[3]陳明彥.信息技術電腦音樂系統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技術.2010(02)
[4]楊萍.試論信息技術技術與中學音樂教學的有效融合[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2)
[5]張瑞.淺談中學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