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花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音樂是小學重要的素質類學科,做好小學音樂教學對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意義重大。因此,教師可以將多樣化創編形式引入小學音樂教學中,利用多樣化創編形式來使音樂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首先分析了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究多樣化創編形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和具體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多樣化創編形式;小學音樂;教學方法
與其他科目不同,音樂本身是一門藝術類學科,所以如果采取傳統的教學形式,很容易導致課堂枯燥乏味,從而影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教師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將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從而激發音樂課堂的活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從而將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調動起來。多樣化創編形式是新型教學方式的一種,將其運用于小學音樂教學中,能夠通過音樂游戲、音樂故事、節奏、旋律、情景劇等多樣化的創編,使音樂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升。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教育中,做好音樂教學十分重要,但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教師教學理念落后。音樂課堂與其他課堂一樣,都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才能更好地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習慣性地采取傳統教學形式,導致教學理念相對較為落后,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會對音樂教學質量產生比較大的影響[1]。其二,教師的教學形式單一。音樂教學與其他科目的教學不同,想要更好地保證音樂教學質量,教師還需要保證課堂的豐富性和有趣性,所以選擇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十分重要,但是當前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多樣化創編形式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導致很多音樂課堂形式單一,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質量都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2]。其三,學生本身問題。在新課程改革中,已經明確提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因此學生本身的學習態度也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但是當前很多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重視度不高,在學習音樂的時候,態度也不認真,這種情況不利于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多樣化創編形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多樣化創編形式屬于新型教育教學方式的一種,通過不同的創編形式,能夠使音樂課堂循序漸進,從而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所以將多樣化創編形式引入小學音樂教學中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以下針對多樣化創編形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進行具體分析:其一,運用多樣化創編形式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音樂是一門素質類學科,在這類學科教學中,除了需要傳授學生專業知識之外,更需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思維品質、審美習慣等進行培養,所以豐富教學內容十分關鍵[3]。將多樣化創編形式引入小學音樂課堂當中,能夠通過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有效的創編,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隨之提升。其二,運用多樣化創編形式更加符合新課改的需求。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師習慣性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學習主動性相對比較差。而新課程改革之后,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多樣化創編形式之后,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也更加符合新課程改革的需求,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其三,運用多樣化創編形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當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環境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教學目的之一,運用多樣化創編形式之后,能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創作,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久而久之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和提升。
三、多樣化創編形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改變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影響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當中,教師教學理念落后屬于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師想要將多樣化創編形式充分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還需要充分改變當前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認識到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5]。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從而利用多樣化創編形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設計的時候,教師需要將學生主體性融入教學目標和教學環節當中,主動去認識和了解學生,指導學生認識自身的音樂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特長、優勢等,從而更好地開展多樣化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班上的學生進行分層,然后根據學生的分層來設計針對性的目標,類似低層目標——讓學生初步感受節奏,并且能夠跟讀節奏等;中級目標——能夠自主地獨處節奏,并且根據節奏進行想象;高級目標——能夠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點和節奏進行合理的創編,并且配合相應的動作幫助記憶節奏等。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教師還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創編形式,從而保證多樣化創編能夠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發揮出比較好的效果,進一步提升音樂教學質量。
2.利用多樣化創編形式創編音樂舞蹈
新課程改革標準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在聆聽一段音樂或者旋律之后,能夠即興創編一些舞蹈動作,隨著年齡的升高,還需要學生參與表演。所以,教師在引入多樣化創編形式開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舞蹈和律動進行音樂創編[6]。通過引導學生感受一段音樂旋律,來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其中的音樂形象,從而正確感知樂曲,并且將學生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引導學生根據旋律來創作舞蹈,鍛煉學生的舞蹈創作能力和音樂素養。
例如,在湘藝版《摘果子》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課件給學生營造一個相對真實的教學情境。類似準備一個摘果子的視頻,然后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給學生播放,讓學生回答視頻里的內容,視頻中人物的心情、動作、神態等。通過這種方式,將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之后,再給學生播放《摘果子》的節奏和律動,讓學生根據音樂拍手或者跺腳,從而更好地感受音樂的旋律。學生在感受旋律后,教師再讓學生結合之前的理解,代入自己的想象來感受樂曲的情感,最后進行即興舞蹈創編。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高,同時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習難度也大大降低,更有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音樂內容,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3.利用多樣化創編形式創編音樂故事
在音樂創編當中,對學生創造能力要求相對較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學習音樂,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7]。所以,在運用多樣化創編形式開展小學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結合音樂來進行音樂故事創編,從而為以后的小短劇創編奠定良好的基礎[8]。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故事創編的時候,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引導學生學會深入認識和理解音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創編出合適的音樂故事,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例如,在《天鵝湖組曲》相關內容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故事創編的時候,可以先給學生進行示范,通過芭蕾舞來給學生展示天鵝的形象。同時將天鵝舞曲進行分段,通過分段講解和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能夠了解每一段音樂講述的內容,引導學生在腦海中想象畫面,更好地理解《天鵝湖組曲》想要表達的內容以及蘊含在其中的情感,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情感感受和表達能力。當學生對《天鵝湖組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后,教師再讓學生根據聽到的音樂講述自己心中的小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人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都不相同,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會出現一個比較離譜和天馬行空的答案,所以教師不應該給音樂故事定標準,當學生主題偏離的時候,可以進行委婉的提醒和引導,讓學生回歸到主題當中來,從而鍛煉學生的音樂故事講述能力。在《小小足球賽》一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配上相應的視頻,讓學生進入場景當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聽音樂時,能夠更有代入感,也更容易完成音樂故事的創編。如果學生參與積極性不強,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問題引導來幫助學生開拓思維,也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也隨之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引入多樣化創編形式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改變教學理念、利用多樣化創編形式創編音樂故事、利用多樣化創編形式創編音樂舞蹈等方式,將多樣化創編形式有效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保證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慶.創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妙用[J].好家長,2017,25(42):34.
[2]剡秀娟.新音樂教學體系在小學課堂中的應用與探索[J].北方音樂,2018,17(15):176.
[3]史童.小學音樂民歌教學對策研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28(1):95-96.
[4]董澤婭.“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J].南北橋,2017,19(9):29.
[5]馬仕勇.創設情境讓課堂多姿多彩[J].小學科學(教師),2019,7(4):125.
[6]孫佳.論小學音樂教學中舞蹈元素的巧妙融合[J].好家長,2017,21(58):62.
[7]陳凌香.整合教學資源 建構高效課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資源整合研究[J].學周刊,2017,44(7):180-181.
[8]費能成.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有效的滲透合唱[J].好家長,2017,37(33):42-4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