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蓓蓓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學的重要方面。但是識字教學是枯燥無聊的,而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又是比較活潑好動、貪玩的并且接受能力比較低,所以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效率并不是很高。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措施,提高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識字效率。基于此,對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的現狀以及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中滲透趣味性的措施進行了分析,以期望對提高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趣味滲透
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而識字教學又是學生能夠學好語文的關鍵。可見小學語文中識字教學的重要性。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唯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識字教學中,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的效率才會真正得到提高。因此,在小學低段識字教學中進行趣味性滲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方面
1.教學觀念落后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一般而言,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課堂上,老師將自己視為識字教學的主導者,而學生則是接受者,師生之間的關系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系。老師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有效的尊重。并且在這種關系之下,學生對于老師具有一種懼怕心理,在識字的學習過程中,即使遇到問題也不敢和老師溝通請教。并且,在傳統的識字教學過程中,老師習慣從教的角度出發展開識字教學,師生之間的溝通過少,課堂氛圍嚴肅,氣氛沉悶,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識字教學的效率自然得不到有效提升。
2.教學形式單一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雖然很多老師具有高水平的知識素養,但是其教學素養卻有些匱乏。在識字課堂中,很多語文老師都是采用灌輸式的學習方式,將漢字的寫法、意義等如同填鴨般地教給學生,學生只能被迫地接受知識灌輸,機械地進行識字教學,長此以往,學生自然就會感到乏味無聊,教學的效率也會逐步下降。
3.教學目標不明確
新課標對小學低段的識字教學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老師培養學生的語文識字素養,培養學生主動進行識字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進行識字學習的積極性。然而很多語文老師對這一教學目標仍然沒有準確的理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注重學生學習漢字的數量和速度,這樣不符合新課標改革的要求,會嚴重削減學生進行識字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生方面
1.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具有活動好動、貪玩的性格特點。這就造成了這些小學生很難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并且由于年齡的原因,這些小學生并不能理解識字學習所能夠帶來的好處,所以學習的主動性自然也很差。除此之外,這些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自我控制能力和探究學習意識都是比較差的,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學生自然也就缺乏學習的動力。
2.學生識字能力較差
因為年齡的緣故,學生的接受能力并不是很強,并且小學生的心理心智正處在發展的重要時期。所以,小學生雖然識字比較快,但是忘記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而且隨著識字數量的增多,小學生很容易就將這些字弄混。并且我國的漢字數量本身就多,而且形近字、多音字的數量也不在少數,同一個字在不同的環境中具有不同的意義,這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是比較難,因此說,小學生的識字能力是比較差的。
3.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所以,這一階段也很難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傳統的小學低段識字課堂中,很多小學生都沒有提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鞏固的習慣。即使部分學生有時候會進行預習和復習,也是在家長或者是老師的要求下進行的。然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識字教學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識字教學的效率也不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中趣味滲透的措施
(一)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改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在識字教學中滲透趣味性的前提條件之一。唯有改變老師的教學觀念,趣味性識字教學才不會流于形式,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提升。首先,要幫助老師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讓老師明確開展識字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識字的數量和速度,還是為了培養學生識字的主動性和探究性,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其次,還要明確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地位,扮演好識字課堂輔助者的角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后,老師必須和學生成為朋友關系,這樣師生之間的溝通才會得到加強,課堂氛圍才會活躍,趣味性教學才能夠有效地滲透到識字教學過程中。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識字《金木水火土》一課的教學時,這幾個字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都是獨體字。因此,老師在開展這一節課的教學時,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不能僅向學生講述這五個字的讀音、寫法以及意義,還需要為學生拓展一些獨體字的概念。同時,老師還需要加強和學生的溝通,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獨體字的興趣,為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進行趣味性滲透提供良好的條件。
(二)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營造良好的識字氛圍,讓識字環境符合學生的特點也是在識字教育中進行趣味性滲透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老師可以利用這些現代的技術塑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比如,在進行一些識字教學時候,老師可以根據字的意義或者形象,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片供學生觀看,讓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豐富有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這些字有一個具體的了解。通過這種方式則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漢字的理解,進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不僅如此,還可以在識字教學中有效地進行趣味性的滲透。
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教材識字課文中《“貝”的故事》一文的教學的時候,對于題目中的漢字“貝”老師就可以在網上搜索關于這一漢字的演化歷史和古今所代表的不同意義的視頻或者圖片,然后展示在多媒體平臺上讓學生觀看視頻或者圖片,這種形式相較于老師利用板書或者口述的方式講課來說趣味性更強。
(三)開展游戲化教學方式
眾所周知,游戲是最能吸引小學生興趣的形式。如果想要提升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的趣味性,那么開展游戲化教學是必不可免的。比如老師可以開展尋找卡片的游戲,或者是通過讓學生指自己身體部位的形式來識字。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口耳目》一課的時候,如果老師想要開展尋找卡片的游戲,那么老師就可以制作一些漢字的卡片,將含有“口、耳、目”三個字的卡片也放在其中,然后讓學生開始尋找卡片比賽。而通過指自己身體部位的游戲則更加簡單,當老師讀到漢字“口”的時候,學生則需要用手指指到自己的嘴,漢字“耳、目”也是一樣的。
(四)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
增加小學低段識字活動的趣味性還需要充分揮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是比知識更加重要的東西,并且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活躍,想象力豐富,在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漢字的形象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大膽地說出學習到的漢字像什么東西:還可以根據一些漢字的結構,讓學生充分想象,說出以前學過的類似結構的漢字。通過這種方式在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的同時,有效提升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的趣味性。
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姓氏歌》一文時,就有提到“你姓什么?我姓張。什么張,弓長張。他姓什么?他行李。什么李,木子李”,而其中提到的兩個姓氏“張”和“李”分別是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思考之前自己學過的一些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漢字,并鼓勵學生勇敢地說出來,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姓氏歌》一課學習的趣味性。
(五)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在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滲透趣味性的重要條件。在識字習慣中,最重要的莫過于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及時鞏固。唯有課前做好預習,學生才能知道自己對什么字比較陌生,課文中哪些字又是比較難以理解的,這樣在課上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夠做到有條不紊地學習,而課后及時地進行鞏固,則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自己學到的漢字,防止出現“學得快,忘得也快”的現象。通過這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學習漢字的效率也會有效地得到提升,進而為趣味性教學方式的滲透打下良好的基礎。
比如部編版小學語文《場景歌》一課中,就出現了很多難寫的漢字,例如“一只海鷗,一片沙灘”中,海鷗和沙灘的筆畫很多,學生難以記住,通過課后的鞏固則能夠及時地加深學生對于這兩個詞的印象。而且這節課中還出現了很多的量詞,比如“只、片、艘、條”等這些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提前預習的。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場景歌》教學的效率,為趣味教學方式的滲透提供基礎條件。
(六)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語文是來源于生活的,和生活息息相關,想要在小學低段識字教學中滲透趣味教學方式就必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老師可以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教學場景,將漢字教學融入生活場景中。比如在學習《春夏秋冬》這一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教學過程中所處的季節讓學生答出是四季中的哪個季節。然后在校園內找出能夠代表這個季節的事物等,以此將“春夏秋冬”的教學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
參考文獻:
[1]張正兵.論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滲透[J].語文天地,2015(24):33.
[2]任海燕.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策略探討[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8):5.
[3]馮長蘭.一橫一豎皆有趣,一撇一捺總關情: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J].教師,2019(6):38-39.
[4]李永曉.淺談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實踐[J].課外語文(上),2017(8):40-41.
[5]馬莉.寓教于樂,輕松識字: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6(22):2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