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正是一個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時期,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如果學生一直只能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和督促下學習,那么學習中會出現一些問題。語文學科是小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很適合用來培養學生高年級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對小學語文高年級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析,并針對現有的情況提出一些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策略
隨著年級的增加,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是學生越來越需要具備的一項技能。在學習時,學生不能一味地依賴于老師的授課,要多加入自己的思考,把老師的課上教育與自己的課下學習相結合,以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但是小學生并不具備這種能力,因此教師要在他們培養學習習慣的時期有意識地給他們灌輸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為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在期間要充分發揮語文老師的引導性和教育性,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語文。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隨著學生的年齡和教育水平不斷地提高,他們已經具備一些基本的自主學習意識,但是自主學習探討能力不強,特別是自主學習的效果并不明顯,這為他們學習帶來了一些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重要。
1.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課堂上,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制訂一定的學習計劃,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在課下時就按照自己制訂的學習計劃進行學習,并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計劃,以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而且課堂的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能夠更好地配合老師的授課速度,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對學生語文學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2.有利于學生參與到課堂上
學生有了自主學習能力之后,學習會顯得非常輕松,在課堂上對老師的講解和提問也更加游刃有余,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老師的授課,積極對課上的問題進行探討,不僅提高了課上的教學效率,還能給學生一個開拓思路的機會。語文學科是一門需要思考的學科,當學生有了自主學習能力之后,在課堂上也能提出自己更多的想法,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屬于自己的學習語文的意識,也能讓他們體會到語文學科的魅力,使他們熱愛學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高年級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小學語文高年級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工作還是要靠教師的不斷引導,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這種意識,而學生也要積極地配合教師的工作,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1.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參與者,因此,教師應該響應國家新課改的要求,放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占據主體地位,而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2.減輕學生的壓力
小學時期教師不放心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課下時會安排一定的作業,但是小學生做作業效率并沒有教師想象中的高,因此很多時候教師留的作業對學生來說是超負荷的,這樣,學生就很少有自己的學習時間,也就沒有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且平時課下作業留得太多,分走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小學時期語文學科留的作業基本都是抄寫的作業,打基礎固然重要,但是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更重要,不能給他們留下一種語文的重點就是抄寫東西的錯誤印象。所以適當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也能有效提高上課效率,提高學生語文學科的專業素養。
3.強化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
教師在學校一定要起到好的引導作用,但并非是主導作用,小學生對一些習慣的養成很快,如果教師總是起著主導性的作用,會使學生產生依賴性,也就很難再去適應自主學習。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要有意識地讓他們學會自己分析,自己思考,自己質疑,并且能夠和其他同學一起商討關于問題的不同看法,并且整理哪種看法是最正確的。
本文對小學語文高年級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和現在小學語文課堂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并針對現在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部分對策。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的一項基本能力,不僅是小學時的語文學習,對今后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強化教師在學習中的引導作用,逐步提升這個學校的語文自主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育蘭.自主探究學習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2):71.
[2]江蓮蓮,郭文敏.《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導學單的校本化設計與使用研究》課題調查報告[J].魅力中國,2014(2):162.
[3]王麗君.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前置性作業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旬),2017(5):256.
[4]于永華.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5):120.
作者簡介:陸志才(1975.12—),男,漢族,籍貫:江蘇丹陽,學歷:本科,單位:江蘇省丹陽市新區實驗小學,職稱: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學習力課堂。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