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中
摘 要:ERP系統是企業管理中先進的管理理念,屬于控制、信息為一體的系統化應用,給企業內部在控制方面提供輔助決策的平臺、工具。現代社會當中,ERP系統能夠通過先進管理思想、信息技術進行有效融合,在信息化建設當中發揮重要作用,也成為企業在發展中的生存基石。本文主要針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ERP的具體實施方法展開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建設;ERP;實施
前言:對于企業在發展方面而言,信息化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完善的信息化體系,能夠讓企業在發展當中保持有序性、穩定性,讓流程數據能夠保持真實性、完整性,在這些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信息化建設這項工作做好,才能讓企業在經營中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讓企業經營戰略的目標得到有效實現。因此,針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ERP的具體實施,展開分析很有意義。
1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概述
當下隨著世界經濟在一體化進程當中的不間斷加快,中國在加入WTO之后,產品隨之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在世界上的競爭日益激烈,對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加強,能夠讓企業在競爭力、生存能力方面得到有效增強。
1.1 企業信息化建設屬于大勢所趨
當今世界,信息對于資本而言,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既是產品又是原料,能夠和社會生產的所有部門起到聯系作用,對于人類生活所有領域都能起到有效的影響作用。對于國家產業結構在發展方面而言,都在朝著信息經濟為主要方向進行優化、調整,信息化建設在當下可謂是勢在必行。
1.2 企業實行信息化建設是當下競爭的需求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現代化的經濟活動,其本質就是以情報作為紐帶所開展的信息活動。誰擁有的產品,信息含量相對比較大,產品附加價值就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企業之間的信息競爭也朝著更加激烈的方向發展,企業信息工作做得好,企業就可以在競爭當中獲得更加有利的優勢,占據先機,信息可以更好的幫助企業走出當下的困境、實現有效的飛躍。
1.3 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體現出的優勢
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能夠讓企業在決策、工作中的效率得到最有效的提高。企業進行具體決策的過程,本質上就是針對信息進行輸入、優化、轉換的一個實驗過程,這些都需要信息作為基礎,相關信息掌握的越精準、越及時、越有效,具體決策過程當中思維的廣度、深度就會越大,決策也就越容易獲得成功。企業所實行的信息化建設,能夠給企業當中的各個部門、管理層在溝通當中提供有效的脈絡、紐帶,有利于管理信息實現有效的調整、反饋、控制,讓管理活動可以沿著既定的方向目標實行有效前進。同時,對于信息能夠更加有效、全面、準確、及時的進行使用、加工、收集,能夠讓企業管理在機構上實行靈活運轉,在工作效率上得到有效提高。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現:
第一,信息系統中的快速性,可以為企業在決策當中的科學性提供有效的信息化知識,對于企業在核心競爭力方面,亦能夠起到有效的增強作用,對于市場化競爭的需求能夠予以更好的適應;第二,對資金流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流動的速率,能夠起到有效的加速作用,讓企業資金在利用中的有效性得到有效實現。能夠讓企業在庫存率方面得到有效降低,讓占用資金得到有效節約,讓生產資料得到有效節省,讓生產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讓企業勞動的生產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第三,讓企業服務時間得到有效縮短,讓企業客戶在滿意度上得到有效提高,對于企業客戶的需求進行及時、有效的獲取、實現,按訂單進行生產,對業務進行迅速擴大,對于業務范圍進行延伸;第四,對于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的水平,能夠起到提高、理順的作用,讓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的規范化,亦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實現[1]。
2 企業在實行信息化建設時ERP的具體實施方法
2.1 對數據庫管理系統進行建立
ERP對于管理而言,屬于一種非常嚴謹的系統,要想讓其在性能的穩定性、數據處理時的及時性與精準性上得到有效保障,企業中的各個環節所提供的數據,就必須在精準性、完整性方面得到有效的保障。企業中的基礎數據對于ERP具體實施運行,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確保ERP當中各個模塊實現有效運行的基礎。ERP針對數據進行處理時,基本上就要依賴這些基礎數據來開展工作。因此,企業需要針對這些基礎數據,在重要性方面予以充分的認識,組織相關工作人員,使用各種類型的輔助類軟件,針對基礎數據進行有效的完善、整理,之后通過相應接口把數據信息向數據庫中進行傳送。
2.2 對于物資編碼實行科學合理的編制
ERP的具體實施、運用,與企業在物料編碼中的工作息息相關。要想讓ERP能夠在企業當中得到有效的運用、實施,就必須針對物資建立起科學有效的編碼制度,針對企業所涉及到的所有物資實行有效編碼。當下我國大部分的國有企業,都會涉及到物流種類、規格相對比較復雜的情況。因此。針對物資在實施編碼制度時,一定要按照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其次,企業經常會有一些新物資到庫,但是編碼卻沒有及時進行確定的狀況,要想對企業業務不造成影響,就要讓編碼在全部能夠確保完整的前提之下,針對這些新物資實行臨時編碼,企業可以按照臨時編碼對物資在流通方面進行預算,等到數據全部上傳完成之后,再由專業編碼人員針對這些臨時編碼數據實行有效審核,讓其在編碼中擁有唯一的標準[2]。
2.3 在生產流程中建立起和ERP相互適合的管理模式
企業在對ERP進行具體實施、運行時,針對與ERP不能匹配的生產流程,在管理方面進行有效的調整、優化,建立一套能夠和ERP進行相匹配的生產流程進行管理。企業當中的各個部門應該按照ERP具體任務,對相關生產工作進行有效組織,各個部門對于生產有關的技術應該進行及時、有效的準備,按照相關要求對生產工作予以開展,然后按照生產者所反饋的生產具體情況開展工作,還要及時登錄ERP,對生產的結果進行有效查看,對于檢查合格的產品要及時入庫,再由庫管進行打印,把相關數據全部交由到財務部門進行核算。
2.4 企業高層領導對于信息化的建設理念要予以深入貫徹
信息化屬于企業中的一種文化,也是全員需要參加的一種文化。信息化項目的建設,其本質就是企業在管理中實現改革的一個過程,隸屬于領導者工程,各級領導全部參加才是項目具體能夠成功的保證。因此,企業領導對于信息化建設在理念方面必須予以深入的深化、貫徹,把企業信息化的戰略與其在實際發展當中的具體戰略實行有效結合,把企業信息化建設、管理制度進行有效整合。從公司發展治理的角度,對于企業財務在信息化發展方面予以有效發展。對于企業高層領導而言,需要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支持,例如:相關實施機構要具備有關領導人員,定期、不定期的通過口頭、書面的形式,向上層機構對工作成果進行有效匯報。此外,企業還可以設立其專門的組織或者部門,對ERP系統在具體建設當中進行有效強化、同時,對于決策系統在建設方面要予以有效的關注,讓信息系統在決策支持能力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3]。
結束語:綜上所述,對于企業而言,ERP系統建設關乎全局、意義深遠、責任意義重大。企業內部思想一致、戰略協同,對于企業而言是其成敗的關鍵。具體實施過程當中,需要做到持續改進,對流程進行創新,要求全員參加,讓資源實現共享,讓風險得到降低,讓效率得到提高,讓信息得到集成,讓業務得到增值,進而實現相應的管控目標。最終能夠達到ERP系統,更好的為企業在管理、經營中實施服務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強. 試論企業信息化建設與ERP的實施[J]. 財會學習, 2020, No.246(01):227+229.
[2]應潔. 企業ERP實施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 財會學習, 2020, No.258(13):200-201.
[3]邢楠林. 論紡織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與ERP的應用[J]. 紡織報告, 2020, No.436(01):53-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