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小玲
【關鍵詞】中醫特色;健康教育;社區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47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079-02
1.1研究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本社區進行2型糖尿病治療的患者中任意選擇60例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將他們分為兩組,各30例患者。對照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齡為34-68歲,平均年齡在(52.3±2.1)歲,男患者19例,女患者11例,病程為3-12年,平均病程為(5.6±1.7)年;觀察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齡為32-70歲,平均年齡在(55.8±2.6)歲,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病程為2-10年,平均病程為(6.3±1.2)年。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齡、病程等臨床信息比較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30例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一般管理,管理內容包括:(1)用藥指導:社區醫護人員需要為糖尿病患者詳細介紹使用藥物的具體方法和劑量,叮囑患者每日按時服藥。(2)并發癥預防:告知糖尿病患者可能產生的并發癥,要求患者每周都要測量自己的血糖,通過飲食、鍛煉等方法來預防并發癥的產生。
給予觀察組30例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中醫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詳細的管理內容包括:(1)情志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長期通過藥物來控制病情,會出現焦慮、緊張、煩躁等負面情緒,也有的患者存在無所謂我行我素的消極情緒。進而都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社區醫護人員在診療活動中、在家醫團隊下鄉時、都需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增加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治療的依從性。提高生活質量。尤其是中醫師通過望診切脈過程與患者近距離交流接觸,增加患者心里滿足感,軀體舒適感。從而被患者認可與接受。(2)健康教育:為了提高社區2型糖尿病的治療依從性,每月26號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積極邀請患者參與其中,請區醫院專家來為患者講解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并發癥的種類與防控、按時服藥的重要性等十余項授課題目,醫務人員以情景劇形式把所講知識穿插在節目中,讓患者和社區其他居民通過觀看節目,找出其中的問題所在,加強知識掌握從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時根據不同季節不同體質進行中醫養生指導。(3)患者和居民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通過團隊電話詢問家醫人員,家醫團隊醫護人員會及時耐心的為患者進行解答,疑難危重的病例及時請教上級專家。并通過醫聯體進行網上轉診,網上轉診成功后優先進入診室就診。出院后通過當地村醫進行家訪追蹤監測血壓,血糖等各種情況,同時進行中醫攝養指導。三醫聯動,及時溝通。(3)飲食管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必須要養成飲食規律的習慣,要有熱量的概念,針對不同體力勞動的人給予不同的飲食指導,根據中醫體質辨識。制定中醫的食療方。(4)運動管理:根據年齡、體質請團隊的骨外科醫師給予設定運動處方,給糖尿病患者傳授簡易八段錦等協調身心的功法練習,同時也為患者進行簡單養生穴位的指導應用。
1.3效果觀察
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不同的管理干預后,社區醫護人員對患者的自我照顧行為評分進行對比。自我照顧行為中共包括五項:用藥情況、飲食情況、運動鍛煉、血糖自檢、足部護理等,每一項的滿分為10分,分數越高,則說明患者的自我照顧行為越優秀。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利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算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觀察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照顧行為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糖尿病患者的評分,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調查結果
3 討論
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中醫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后,在很大程度上讓更多的患者和居民了解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和并發癥預防方法,提高了患者對糖尿病的重視程度,也讓許多患者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了基本的自我照顧行為及中醫治療養生理念。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
綜上所述,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中醫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效地控制了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發展,減少了并發癥的產生,增加了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應用。
參考文獻
程秀俊.中醫特色健康教育對社區2型糖尿病治療的影響[D].安徽醫科大學,2019.
吳貞.中醫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0):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