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炫
【摘 要】 2018年4月18日最新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標志著教育進入了一個創新的時代——2.0時代,從1.0到2.0是一次質的飛躍。在這樣新背景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如何運用信息化手段構建高效的課堂呢?這就要積極探索初中物理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途徑與方法。如筆者嘗試運用信息化工具如互動白板等融入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構建集互動性、趣味性、有效性于一體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 初中物理 ?核心素養 ?互動白板 ?新課標
2018年4月18日最新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標志著教育進入了一個創新的時代——2.0時代,從1.0到2.0是一次質的飛躍。1.0關注的是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0關注的是信息素養,這一轉變適應新時代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在信息化2.0這一背景下,如何走向物理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成為一個新的課題。
初中物理課堂如何才能實現這一高度融合呢?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積極探索初中物理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途徑與方法,運用信息思維與信息技術解決課堂教學、學習中的一些問題。筆者以希沃互動白板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為例,結合滬科版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從以下三個方面論述這一論題。
一、運用互動白板,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互動白板淘汰了傳統黑板成為時代印記。互動白板能夠優化課堂結構,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一個新的平臺。下面筆者以希沃白板為例,結合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際,論述互動白板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的應用。
希沃白板是一款由希沃自主研發,針對信息化教學而設計的互動教學平臺。希沃白板最大的特點就是互動性比普通白板要強,實現了課堂互動可視化,是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高度融合的范例。正是這一互動性激發了趣味性。互動白板,讓學生對實踐物理的學習更有了興趣。如希沃白板的游戲環節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很好方式。
如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 4.5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為了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筆者除了用科學實驗讓學生動手實踐,還運用互動白板設計了凸透鏡成像知識匹配游戲。運用“海底世界”游戲模板,把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做成游戲,把凸透鏡成像的五個規律以互通有無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識記。如規律1: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則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2f,f 二、以互動白板課堂活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互動白板的“互動”兩個字就表現出其最大的優勢。初中物理課堂熟練運用互動白板進行教學,利于教師信息化素養的培養,更可以以此構建初中高效課堂。 (一)巧用分類功能,提高課堂互動性 互動白板的分類功能是以動畫的形式展現,有夢幻島嶼、恐龍火山、青青草原、萌狐與小屋等動畫模板可以選擇。如筆者用趣味分類中的青青草原模板,制作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學期 3.1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聲音的傳統途徑分為空氣、液體、固體及聲音的介質、聲速等設置動畫分類,接著讓學生上臺用手拉動相應的模塊進入對應的分類。筆者并把分類設計為競技模式,讓多個學生上臺PK分類。 (二)巧用分組競爭功能,提高課堂趣味性 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效果好。而互動性強的希沃白板可以實現多人臺上互動,這就是以小組比賽的形式開展知識大PK。初中物理課堂可以使用分組競爭和判斷對錯的功能,設計課堂多人互動,在限時競爭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多人競爭的活動中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如筆者在教學滬科版八年級物理:6.5科學探究:摩擦力時,把班級同學分為六組,每次派兩組代表上臺用互動白板進行現場大PK。筆者從摩擦力的定義、種類、方向及滑動摩擦力、摩擦力產生的條件等設置分組競爭。為了關注全體學生,筆者還設置抽簽的方式來挑選上臺PK隊員。 三、以互動白板仿真實驗,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周光召先生在給《科學教育的原則和大概念》一書作的序中寫道:“科學教育不應該傳授給孩子支離破碎、脫離生活的抽象理論和事實,而是應當慎重選擇一些重要的科學觀念,用恰當、生動的方法,幫助孩子們建立一個完整的對世界的理解。”初中物理課程就是科學探究的課堂,就是實驗的課堂。因此,初中物理要在不斷的科學探究中培養科學素養。 但因此條件所限制,并不是所有物理實驗都可以讓學生親手完成。這時互動白板仿真實驗派上很大的用場。如筆者在教學滬科版九年級物理 14.4 科學探究:串聯和并聯電路的電流時,用互動白板設計了一上家庭電路短路模擬實驗。由學生上臺用互動白板完成這一實驗,并動手指出短路的原因、如何糾正電路。 總之,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初中物理課堂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高度融合的途徑與方法。初中物理課堂充分利用現有的現代化信息平臺如互動白板,提升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 楊會玲.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的必要性[J].新課程學習(下),2015(1). [3] 邱基斌.現代教育技術與中學物理教學整合的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6.